• 4星|张宏杰《曾国藩传》:从屡试不中到操办幼童留美


    曾国藩传(张宏杰新作)


    曾国藩的一生,从祖上三代说起,重点是平定太平天国,最后一件大事是操办幼童留美。
    作者写过好几本曾国藩相关的书,我看过其中一本《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作者说这本书有一些内容跟以前写的几本是重合的,算是一个汇总。
    作者是畅销书作家,以前给我的感觉是比较会讲故事,但是历史学功底稍逊。这本书的扉页上介绍说作者读了一个复旦大学的历史学博士,现在是清华大学博士后。
    本书读后感觉依旧是畅销书风格,在向专业学者靠拢,故事不如以前有趣了,书中多了许多资料来源。但是跟真正的学者写的书比如尹沛霞《宋徽宗》、李硕《南北战争三百年》比起来,历史学功力还是差了一些,资料的引用以现成出版物为主,一手史料几乎没提及。历史学学术水平我评3.5星。
    讲镇压太平天国战争的内容,缺对应的地图,我是对着地图看这部分内容的。
    对历史细节的还原程度,跟《南北战争三百年》比起来差了不少,比如刚开始兴办团练的时候,军饷怎么来,教官哪里来,如何训练新兵,这些细节完全没提到。
    以下是依照书中内容整理的曾国藩主要大事:
    1:曾国藩父亲屡次考秀才不中,道光十三年(1833年),44岁的时候跟23岁曾国藩一起考中了秀才。1838年曾国藩考中进士,并且成绩优秀,成为翰林院庶吉士。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升任礼部右侍郎。
    2:咸丰二年(1852年)曾国藩赴江西主持乡试,路上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回家守孝,年底收到咸丰的命令,要求他兴办团练保卫地方,曾国藩就此开始兴建湘军。
    3:咸丰七年(1857年)曾国藩父亲去世,曾国藩请求在家守孝三年,同时向咸丰诉苦要求有地方督抚的权限,否则湘军的军饷太困难,结果咸丰看到太平天国已经不行了,顺水推舟同意曾国藩守孝三年。
    4:咸丰八年(1858年),太平天国再度崛起,胡林翼向咸丰奏请由曾国藩出山带领湘军支援浙江,咸丰同意了。
    5:曾国藩继续他的战略,沿长江逐步推进,围攻安庆三年后终于攻克。然后派曾国荃围攻南京三年后终于挖地道炸开城墙攻陷南京。围攻南京期间曾国藩一手提拔起来的江西巡抚沈葆桢公然截留本应支援曾国藩的军饷用作本地练兵,最终跟曾国藩公开闹翻。
    总体评价4星,非常好。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
    1:所以被“悬牌批责”为“文理欠通”是一件很难堪的事情,相当于被全省示众。这一下,曾国藩不光在湘乡出了名,还在全省出了名。P7
    2:朝考中三甲中选的比例很低。结果曾国藩在这次考试中发挥得异常出色,居然取得一等第三名。道光皇帝亲自阅卷审核时,读了曾国藩的文章,非常喜欢,改为第二名,授翰林院庶吉士。P11
    3:艰难的科举过程还塑造了曾国藩独特的人生哲学,那就是“尚拙”:崇尚笨拙。P12
    4:曾国藩升官迅速的第三个因素,是中枢有人在背后帮他的忙。这个人是谁呢?就是道光年间最重要的大臣——穆彰阿。穆彰阿在道光年间是最得宠的大臣,任军机大臣达二十年之久。P36
    5:后来曾国藩在统率湘军时,在朝中又遇到过一个特别支持他的权臣肃顺。正是在肃顺的建议下,曾国藩才当上了两江总督。但是曾国藩跟他,也没有建立私交,后来慈禧发动政变,肃顺被杀,在他家里查到很多私人书信,但是里面没有曾国藩写的。慈禧因此十分信任曾国藩。P39
    6:然而,这两次挑战“大名大位”者,让他的人际关系网出现巨大的破洞。因为琦善门生故旧遍天下,赛尚阿更是人脉广阔,曾国藩打破了“官官相护”的潜规则,成为官场上的异类。案子审完之后,许多人与曾国藩拉开距离,甚至不再往来。P63
    7:曾国藩是理学家,在他眼中,儒学是天地间唯一的真理。因此,在曾国藩看来,如果太平天国起义成功,中国将陷入巨大的蒙昧。这是他决定挺身抵抗的根本原因。P89
    8:江为挚友,吴为恩师,但曾国藩忍心按兵不动,致使江、吴先后兵败自杀,作为省会的庐州、武昌也迭遭沦陷。此时的曾国藩承受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但从战略上看,曾国藩这两次抗疏拒旨,则为造船、购炮与练兵赢得了时间,使湘军免遭轻进覆灭之灾,为日后彻底战胜太平天国积蓄了基本力量。P105
    9:湘潭之战,湘军水陆不足万人,与三万之众的太平军做殊死战,前后六天,十战十捷,以少胜多,毙敌近万,太平军逃散者也上万,太平军精锐林绍璋部几乎全军覆灭。P110
    10:对于湘军军官,曾国藩更是采用高薪养廉的政策。湘军中级军官,每月的纯收入可达一百五十两,一年就是一千八百两。正规军中的高级军官一年还不到一千两,中级军官只有三五百两。湘军中级军官的收入,是正规军同级军官的三倍到六倍。湘军高级军官收入更高。P115
    11:曾国藩痛于“败不相救”现象,制定了“将必亲选,兵必自募”的原则,也就是说,他挑选他认识和欣赏的人做营官,营官再去挑选自己信得过的人去做统领,这样一层层挑选下去,直到普通士兵。P116
    12:曾国藩选人,有一句话叫“选士人领山农”。“选士人”,就是军官都要用没有打仗经验的读书人,而不用那些有经验的绿营军官。清代国家正规军的军官多是武人出身,大字不识几个,文化素养很低。而湘军的将领大多是知识分子,在可以考证的湘军179名将领中,书生出身的达104名。P118
    13:曾国藩决心改掉绿营这个习惯。通过靖港之战,曾国藩更明确了“兵在精而不在多”的道理。作战首在勇敢。湘潭之战为什么胜利?是因为塔齐布是员猛将,他身先士卒,带起了士气。所以曾国藩决定,凡是临阵脱逃的将领,不管你当时有什么理由,都立刻打发回家,永远不再录用。P124
    14:从此之后,曾国藩还为湘军立下这样一条规矩:一旦某军统帅战死,除非本部有受拥戴的继任将领,否则必全军遣散回乡,另行招募成军。这样一来,部下打仗的时候都会全力保护自己的长官。因为只有保住长官,你才有个人发展的机会。P125
    15:咸丰皇帝的军事原则是直指根本,再伐枝叶。曾国藩的想法恰好相反,是先剪枝叶,再伐根本。曾国藩从全局出发,根据地理形势,认为必须沿长江从上到下拿下几个重要节点,最后再解决南京。P137
    16:咸丰哪里知道,曾国藩在家里,日思夜想,就等着出山的一声召唤。大喜过望的曾国藩不再提任何条件,立刻出山。这次出山,曾国藩的朋友们惊讶地发现,曾国藩变了,变得他们几乎不认识了。P164
    17:在太平天国战争之中,双方战略战术均有可圈可点之处,太平军的得意之笔是围魏救赵、指东打西,用这个计策多次解了南京之围。而这一次安庆之战,湘军在巨蟒缠人式的攻城法基础上,又创造了“围城打援”的战法。P180
    18:有人比较曾国藩和胡林翼,认为曾国藩不如胡林翼“忠纯”。确实,在胡林翼的心中,国重于家。他一生立身行事很少虑及家族和亲人,为朝廷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相比之下,曾国藩的“杂念”要多很多。P181
    19:江南大营的失败,标志着咸丰皇帝战略思想的彻底失败,也标志着清代旧军事体制的彻底失败瓦解。事实证明,要消灭太平天国,只能按曾国藩说的“先剪枝叶,再拔本根”,从上到下一步步来。P184
    20:安庆的战功,多隆阿与曾国荃贡献最多,多隆阿某种程度上作用更大。曾国荃通过这一战也对多隆阿非常佩服。咸丰十一年(1861)九月,他在给曾国藩的信中说:“多公才智胆略冠绝群雄,实可将四五万人。”但是在战后论功行赏之时,正如曾国藩所预计的那样,曾国荃所获却是更多,P192
    21:一句话,叫左宗棠和鲍超不要急于援浙。他在用当年王有龄、何桂清逼死罗遵殿的办法,来收拾王有龄。于是左宗棠、鲍超等在浙、赣边境勒马观变,咸丰十一年(1861)十一月底,李秀成军攻破杭州。P202
    22:在奕诉和慈禧的联合主政下,曾国藩得到了坚定的支持,进入一生中难得的顺境。何桂清集团被彻底拔除,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巡抚全部成了曾国藩的嫡系。为了让湘军尽快建功,朝廷对曾国藩几乎是言听计从,P208
    23:曾国荃他们几个人在城外走了一整天,也没能周览金陵城墙的全貌。这一下曾国荃傻了眼。安庆城墙不过“九里十八步”,他们修了七十里的长壕和长墙来围困。南京九十六里,还不得修七百里的长壕和高墙?那岂不是要和秦始皇一样修起一道长城? P211
    24:按照官场传统,曾国藩是沈葆桢的“举主”。沈葆桢应该感激涕零并大力回报,不想沈氏却在此时做出了断饷之举。沈葆桢之所以这样做,第一个原因是他和曾国藩对江西巡抚这个职务的认识不同。P215
    25:曾国荃百计尽施,攻坚战、偷城战、地道战、间谍战,想尽了一切办法,皆不成功。眼看着三年快要过去了,在这三年时间里,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在江浙各地进展都非常顺利. P219
    26:也就是说,李续宾围九江的时候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李续宾的处理手段是不放城里人出来。一方面可以导致城中因饥饿内乱,另一方面怕太平军的家属趁乱逃出。你可以参考他的办法。由此可见,曾国藩的残忍,比他弟弟有过之而无不及。P241
    27:左宗棠如此对待曾国藩,可谓恩将仇报,实出乎常情常理之外。其实左宗棠一生于朋友之道不屑于用心讲求,先后绝交的朋友不止曾国藩一人。他和郭焘嵩、李鸿章,沈葆桢也无不闹翻。P254
    28:要裁撤别人的陋规,曾国藩首先就要裁撤总督衙门的陋规。在曾国藩之前,两江总督每年可收的陋规浮动于十万两到三十万两之间。而曾国藩拒绝了其中的绝大部分。同时如前所述,他也拒绝任何昂贵的礼物。这在当时的督抚当中,是非常罕见的。P269
    29:同治七年(1868),曾国藩“剿”捻回任再督两江后,为家中女人们制了个工作日程表:早饭后,做小菜点心酒酱之类,然后再纺纱或绩麻;中饭后,做针线活儿;晚上,则做鞋子。如此辛苦的总督府家眷,恐怕大清天下找不到第二家了。P270
    30:地方官的一项固定支出,就是给京官送冰敬、炭敬。曾国藩做京官多年,深知每年冬天那笔炭敬对京官们来说意义何等重大。曾国藩所送的对象,主要是湖南籍的京官。这笔钱,每年至少三千两。P272
    31:曾国藩在“后路粮台”建有一个“小金库”。盐运司送的“缉私经费”,上海海关,、淮北海关等几个海关送的“公费”,就是曾国藩这个“小金库”的金钱来源。而其用途,则主要供曾国藩官场应酬打点之用。以上我们所说的各种官场应酬支出,都是出自这个小金库。至于曾国藩的养廉银则存放在布政使衙门,主要供自己家庭开支所用。P275
    32:曾国藩的幕僚出幕后官至出使大臣5人,军机大臣2人,尚书2人,大学士2人,侍郎3人,北洋大臣1人,总理衙门大臣1人,总督16人,出任总督30人次,巡抚28人,出任巡抚50人次。P307
    33:接下来曾国藩又查问,既然天津城内迷拐传闻如此之多,吓得家家闭户,那么肯定有很多人家的孩子被拐走了。他又查各官府的档案,看看有没有百姓前来报案。然而,一家也没有:P338

    全文完


    2018左其盛好书榜,没见过更好的榜单

    2018左其盛差评榜,罕见的差书榜

    2018读过评过的400多本书

    本号810篇书评的索引与书单

    想跟小编讨论请移步知识星球

    更多毒舌书评参见我的公众号:左其盛经管新书点评

  • 相关阅读:
    使用Apache搭建个人用户主页
    Linux搭建ftp服务器,并建立本地用户与虚拟用户
    Linux搭建FTP服务器,并建立匿名用户登录
    用虚拟机安装RHEL7
    基于OpenStack构建企业私有云(5)Neutron
    基于OpenStack构建企业私有云(3)Glance
    基于OpenStack构建企业私有云(1)实验环境准备
    基于OpenStack构建企业私有云(2)KeyStone
    python--003--百分号字符串拼接、format
    python--002--数据类型(set)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uoqs/p/10318878.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