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杂想


    不是一个文艺青年,写不出什么辞藻华丽诗词歌赋,也写不出什么形散神不散的优美动人的散文;也不是一个评论家,不能对自己接触过的一些东西进行评价。唯一能做的就是将自己所想所感记录下来,当做自己闲暇时候的自我聊慰。

    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喜欢上了看书,也常常在书店和住处之间穿梭,也许是自己过滤渺小,从未在这所城市留下自己的足迹;也许因为忙碌,连自己都忽略了自己的存在,甚至不曾停下脚步欣赏路边的花花草草,好像有这么一本书《最美的风景在路上》,这本书好像

    是在我去中科院的时候,在朋友的桌子上偶然看到的,看到名字,我就有跃跃一读的想法,书是介绍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人情风土,这本书应该更适合喜欢旅游的人去品味,也许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不是一个忠实的旅游爱好者,虽然喜欢爬山,爬山的目的很简单,登高望远,自我释怀,让心灵得以解脱,呼吸新鲜空气,步入大自然,去感受,去认识……,所以翻了这本书看了目录,草草了事的看了一个章节,果断在10分钟内翻完了,也许并不怎么喜欢这样的书,对自己并不喜欢的书,要么不看,要么以最快的速度翻完,其实最后只是记住了书名,这还算好的,很多时候,都不记得有一些书曾经被自己翻过。

    这些年看了不少书,看书的地点也很固定,学校的时候,理科阅览室,工作后的海淀图书城,再者就是自己买了的书籍,在床头翻阅,我看书有一个不算好的好毛病,对自己喜欢的书,往往可以达到废寝忘食,一口气读完,读完之后还觉得回味无穷,有还想读的感觉,看书不是看故事,看过去有个大概,我看书总希望从书里获取知识,获取一些自己不知道的或者不确定的事情,这么说吧,看书是为了获取一些问题的答案和更新大脑现有的东西,就因为这样,看的书大部分不是文学的,而是数学,运筹学,计算机相关的,但是现在看的书越来窄了,除了一些专业的书籍,计算机相关的就成了剩下的全部,这算是对自己在书籍挑剔这方面概述吧。

    很少能像今天这样总结一下自己所看过的书,也算给自己以后看书在选择方面嘴一个记录,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1,概念性

    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开始醒悟,开始觉得书籍的序言和简介部分不再累赘,而是喜欢上了这种方式,曾告诉自己一门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第一个明显之处就是有自己的概念,有自己的专有名词,有自己的理论,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可能解决一个问题可能有很多种方法,也不仅仅局限于一门学科,但是这门学科肯定是为了解决一个实际存在的问题应运而生,或者更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概念是核心,概念中渗透了其主要的思想,所以对这类书我很喜欢,尤其是对里面的名词的解释,或者介绍其发展历史,如果能对其中的名词有很独到的解释,而不是让人看了之后晕晕乎乎,不知所云,甚至有看了之后不知道这个到底有什么用。《把脉VC++》这本书很基础,很多概念性的东西都很详细,很值得一读。

    2,实践性

    知道了名词,知道其能干什么,那么就动动手,看到底能干什么,《VC++ 开发入行真功夫》这本书我就很喜欢,它的结构我也很喜欢,就好比我们看Oracle 培训的ppt一样,开始的一张上醒目的写上,本节目标是什么,应该掌握什么,学会什么,而这本书通过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讲解和提高这样的方式,这也算是贯穿了why,how,what这三个步骤吧,看到这三个词,我想到了初中英语课上老师所说的5W+H方式,其实只要我们将这些搞懂,也就是这5W+H弄清楚,那就可以有了自己的一家之言,有说话的分量。对于此类书籍我也是爱不释手的,在我写的一些开发教程中,我也往往采用这种方式,给出一个问题,然后介绍处理这个问题的那些接口和方法,然后就是整个代码片段。

    3,深入性

    有些书不对那些晦涩生僻的细节进行长篇大论,而是从思想出去介绍,通过案例分析巩固人的认识,一直在告诉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如何去考虑,《C++沉思录》就是这么做的,这本书不仅仅告诉答案,更重要的是告诉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向,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个,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从不同的方向考虑,会有不同的思路。对于这个我不做过多的解释,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去看看。

    很多时候,书的序也给人以很大的诱惑,《深度探索C++对象模型》这本书很早就知道,但是一直没认真看下去,但是从书的序也能略知一二,看了对象的内存模型,继承的内存模型,这对我们在编写抽象类的时候大有裨益,因为没看完,所以不做过多的叙述。

    4,原理性

    技术日益月异,变化非常快,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如果能将这说清楚,那么是很了不得的。书籍应该是具有引导作用的,人看了之后应该有所,有一个词语说得好,由浅入深,渐入佳境,喜欢《com本质论》这本书,这本书循循善诱,娓娓道来,将人一步步引入COM的世界,虽然我还没有看完这本书,但是就前面几章已经让我知道了COM对象的整个创建流程,QI的原理。

    5,探索性

    有些人喜欢剖根问底,对一个问题不仅仅要知道如何做的,还更想知道其如何去做,所谓剖根问底寻真知,我想看过侯捷的《深入浅出MFC》的人,当将这本书看完之后,那么对MFC的整个机制都是很清楚的,既然已经了解了运行在背后的东西,那么在以后做东西的时候就会有游刃有余的感觉,更重要的是,知道了这些,一般不会忘记,因为探索的过程自己不仅仅注入了很多的时间,还有精力,(我看完这本书花了不少时间的,哎,总算是看完了),更重要的是,自己通过模拟这个机制来视图解释脑子中的为什么,这书的难度也就高了一层,对于这样的书,我也很喜欢,虽然自己写不出来,探索不出来,但是可以在看这样的书的时候,学会作者是如何探索的方法。

    6,点评性

    一个优秀的评论者,就像一个品酒师一样,呷一小口酒就能知道其优劣,甚至还能侃侃而谈一番,谈笑间少不了风趣横生之言,这样的人甚是令人佩服,他们知识渊博,学富五车,对自己的领域甚至博古冠今,通宵中外,这也体现了一个评论家的功底,他们会从道理从道理上说起,从优缺点上说起,来对一个东西进行详述,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的书籍我没怎么接触过,准备去网上搜索一番,去品味品味,但是这样的书籍好像很多都不是技术性的,希望今年自己多涉猎一些其他的书籍。

     

  • 相关阅读:
    bellman-ford -------解决负权边
    为macbook做准备---linux命令
    dijkstra算法---通过边实现松弛
    只有五行的算法--floyd-warshall
    《将博客搬至CSDN》
    Ubuntu x64安装Android studio 全部步骤和问题解决
    无法添加pptp
    Android 随时随地的退出程序
    div中class和id有什么区别?
    CSS学习笔记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uiyirenjian/p/3113924.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