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ux(5.5版为主)的基本操作命令


    mount  查看挂载目录

    cat  ~       查看文件下的内容

    touch ~       创建一个文件

    一次性性创建几个文件:  touch  /tmp/{1,2,3,4}.txt     (在tmp文件夹里一次性创建4个TXT文件)

    echo 1234>>123.txt    创建一个内容为1234的123.txt文件

    su ~         转换用户名

    useradd ~        创建一个用户名

    pawss  (要修改的用户名)    ,回车,输入你要设置的密码,回车,       修改你指定用户的登录密码

    ls -a   查看隐藏文件

     pwd  查看当前位置

    setup   进入图形化界面配置服务器ip相关信息

    ifdown eth0  , ifup  eth0 ,关闭重启网卡

    /  根目录,~  家目录

    cd  ~    切换位置

     head  -10   ~         显示这个文件的前十行

    tail   -10  ~            显示这个文件的后十行

    whoami    显示当前登陆主机的用户名

    hostname   ~         修改主机名

    ls    显示当前文件夹里的所有文件

    ll   显示当前文件内所有文件的详细信息(创建文件的时间等)  ls -l        stat  ~

    mkdir  ~        创建文件夹

    rm  -r  ~        删除文件夹或者文件(文件夹里有多个的该命令只能一个一个删除)

    rm  -rf   ~       一键删除文件夹或者文件

    cat  ~      查看文件内容

    vi   ~       进入指定文件内编辑文件内容   回车进入该模式后,按i键进入书写状态,按esc键退出该模式,再按shift键+;键,输入q!,是不保存强制退出,输入wq!,是强制保存并退出

    cp  /etc/a   /etc/b       把a复制到b位置去  (只能复制文件)

    cp  -r  /etc/a   /etc/b    把a复制到b位置去   (能复制文件夹)

    mv     移动命令的意思,具体编辑跟复制命令一样

    find  | -name  nginx*     多目录查找指定内容

    find /tmp -size +10000000c -and -mtime +2       查找/tmp目录中大于10000000字节并且在48小时内修改的某个文件

    ps  -ef      查看当前多少个文件在运行

    cd /dev     查看Linux系统磁盘

    sda      iscsi接口模式    

    hd      IDE接口模式   

    cd /dev/sd*      查看sd盘有几块分区

    reboot     Linux系统重启命令

    file -s /dev/sda*    查看Linux下某个磁盘分区的文件系统类型

    Linux文件系统类型:ext2/3,fat

    权限(chmod):可读(r  4),可写(w  2),可执行(x  1),无权限(-  0)

    chmod  ~       查看权限

    chmod  u+x ,g+r,o+w  文件名   (u:所用者,g:与所有者同一组的用户,o:其他用户),后面的文件前面一般还要加上他的位置路径

    给硬盘划分分区:fdisk

    fdisk -l      查看几块硬盘

    fdisk /dev/sdb    (划分b硬盘),回车,选择m 是输出帮助的意思:

    n:创建新分区        d:删除已有分区

    t:修改分区类型      l:查看所有已经ID

    w:保存并退出        q:不保存并退出

     m:查看帮助信息      p:显示现有分区信息

    还有一点要记住:

    1) 主分区最多四个,扩展分区只能一个

    2) 扩展分区不能单独使用,要继续分成逻辑分区,逻辑分区可以由多个

     3) 一个分区就是一个独立的文件系统

     4) 主分区和扩展分区的标识:1-4;逻辑分区:5+

    所以接上面的操作,一般都是选择n(创建一个主分区),+1g(给分区加容量),最后w,保存

    删除分区:fdisk  /dev/sdb  ,回车,d,数字(选择要删除的分区的分区号)

    转换硬盘的Linux文件系统类型==格式化成ext3类型:mkfs.ext3 /dev/sdb   (注意:扩张分区不能格式化类型,但逻辑分区是可以的

    挂载(mount)

    mount  /dev/sdb/   将要挂载的分区  空格/挂载点

    例如:在根目录下的zhangsan文件:mount /dev/sdb1  /zahngsan

    挂错解除挂载:umount  /挂载点      例如上题:umount  /zhangsan

    U盘挂载:若是虚拟机环境下的,需确保鼠标在VM中,插入U盘,mount  -t  vfat  /dev/sdc1/  /mnt/usb

    若有挂在好的要先解除挂载再重挂载

    RAID(具有容错功能)

    mdadm为模式化工具,有以下几种模式

    -A: 装配模式 
    -C: 创建模式 
    -F: 监控模式

    -C: 创建模式 常用参数:

    -n #: 用于创建RAID设备的设备个数 
    -x #: 热备磁盘的个数 
    -l 级别: 自定义raid级别,raid0,0两种写法都行 
    -a yes: 自动为创建的raid设备创建设备文件; 
    -c Chunk_Size: 指定分块大小,默认为512,单位为KB

    mdadm其它独参数:

    -f:模拟设备为损坏 
    -r:模拟拔出坏磁盘 
    -a:把新设备插上 
    -S: 把RAID停了,此操作需要卸载设备 
    -D(--detail): 显示阵列的详细信息

    RAID 0:读写速度均有提升的所有磁盘之和

    RAID 1:备份(两个磁盘,一主一备,只有一个磁盘的大小容量)

    RAID 5:允许一个盘坏掉(3个盘)

    安装RAID 0:mdadm  -C  /dev/md0 -a  yes  -l  0  -n  2  /dev/sdb*  /dev/sdc*

    查看RAID的详细情况:mdadm  -D  /dev/md0

    不想用RAID了卸载它:mdadm   -S  /dev/md0

    用户与组:

     查看用用户相关文件:cat  /etc/passwd

    root:x:0:0:root:/root:/bin/bash       (1.用户名,2.密码,3.用户ID,4.组ID,5.用户描述,6.用户家目录,7.用户shell)

    0为管理id,1-499为系统id,500以上为普通用户id

    usermod (修改用户信息命令)

    修改用户id:usermod  -u  ~ (设置id)  用户名

    修改用户主目录:usermod  -d   ~(用户主目录)  用户名

    修改用户组:usermod  -g  ~(组名)   用户名

    修改用户名:usermod  -l  修改后的名字   要修改的名字   例如,把zhangsan修改为lisi:usermod  -l lisi  zhangsan

    删除用户:userdel  用户名 

    查看加密密码:cat  /etc/shadow

    查看组信息:cat  /etc/group

     添加组:groupadd  ~    

     修改组id值:groupadd  -g   ~

    host  域名   ,  解析该域名的ip地址

    查看或修改网卡配置文件:cat(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修改编辑DNS的配置文件:  cat  /etc/resolv.conf

    Linux的三种软件形式:1.源代码     2.rpm形式(存在依赖关系)   3.yum形式

  • 相关阅读:
    Cannot retrieve the latest commit at this time.
    Github上搭建个人博客记录
    ESPCN超分辨率汇总
    ESPCN处理彩色图像代码
    配置caffe过程中,生成解决方案出错。无法打开包括文件: “gpu/mxGPUArray.h”
    未定义变量 "caffe" 或类 "caffe.reset_all"
    windows下caffe安装配置、matlab接口
    Python3:pyecharts数据可视化插件
    Django:用户登录实例
    Django:提交表单时遇到403错误:CSRF verification failed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teng/p/7156818.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