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作用域
命名空间:
从python解释器开始执行之后,就在内存中开辟了一个空间,每当遇到一个变量的时候,就把变量名和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记录下来。但是当遇到函数定义的时候解释器只是象征性的将函数名读入内存,表示知道这个函数的存在了,至于函数内部的变量和逻辑解释器根本不关心。等执行到函数调用的时候,python解释器会再开辟一块内存来存储这个函数里的内容,这个时候,才关注函数里面有哪些变量,而函数中的变量会存储在新开辟出来的内存中。函数中的变量只能在函数的内部使用,并且会随着函数执行完毕,这块内存中的所有内容也会被清空。我们给这个“存放名字与值的关系”的空间起了一个名字——叫做命名空间
代码在运行伊始,创建的存储“变量名与值的关系”的空间叫做全局命名空间,在函数的运行中开辟的临时的空间叫做局部命名空间
命名空间的本质: 存放变量名和值的绑定关系。
命名空间种类:全局名名空间,局部命名空间,内置命明空间
* 内置明明空间中保存的python内置方法的绑定关系。
命名空间的取值顺序 : 局部命明空间----全局命名空间------内置命名空间
作用域:
作用域时按范围分的,分为全局作用域和局部作用域,全局作用域中的变量叫全局变量,局部作用域中的叫局部变量。
全局作用域:包含内置名称空间、全局名称空间,在整个文件的任意位置都能被引用、全局有效
局部作用域:局部名称空间,只能在局部范围内生效
查看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的方法分别是globals 和 locals。
在局部如果可以直接引用全局变量,如果想要修改就需要用到 global 关键字
name = "Alex" # 定义一个全局变量name def user(): global name # 引用全局变量name name = "alex" # 给全局变量name重新赋值 print(name) user() print(name) # 这里打印出来的就是更改后的name
函数嵌套:
在函数的内部又声明了另一个函数,就叫函数的嵌套。
def f1(): a = 5 print(a) # 函数f1定义了一个变量a,所以会从自己内部找a的值 def f2(): print(a) # 函数f2并未定义变量a,所以回去上一级f1中去找变量a的值 def f3(): a = 6 print(a) # 函数f3中定义了变量a,所以会输出自身中定义的a的值,函数内部的变量是独立的,所以并不会改变上级函数中a的值 f3() f2() f1()
如果想要改变外部函数的中的变量a的值,需要用到关键字 nonlocal
1.外部必须有这个变量
2.在内部函数声明nonlocal变量之前不能再出现同名变量
3.内部修改这个变量如果想在外部有这个变量的第一层函数中生效
def f1(): a = 3 def f2(): nonlocal a a = 2 f2() print(a) f1()
闭包:
当一个内部函数引用了他外部函数中的变量,并在外部函数中被调用时就会形成闭包。
一般我们这样使用闭包:
def ouder(): name = "Alex" def inner(): print(name) return inner # 这里时ouder函数的返回值 f = ouder() # f拿到的时ouder函数的返回值inner f() # 这里f()就相当于inner()
判断闭包的方法 __closure__ , 根据打印的结果中是否以cell元素开头判定函数是不是闭包。
def ouder(): name = "Alex" def inner(): print(name) print(inner.__closure__) return inner # 这里时ouder函数的返回值 f = ouder() # f拿到的时ouder函数的返回值inner f() # 这里f()就相当于i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