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ython D1


    python D1

    1. Python介绍
    2. 发展史
    3. Python 2 or 3?
    4. 安装
    5. Hello World程序
    6. 变量
    7. 用户输入
    8. 模块初识
    9. .pyc是个什么鬼?
    10. 数据类型初识
    11. 数据运算
    12. 表达式if ...else语句
    13. 表达式for 循环
    14. break and continue 
    15. 表达式while 循环

    七、字符编码

    关于中文

    为了处理汉字,程序员设计了用于简体中文的GB2312和用于繁体中文的big5。

    GB2312(1980年)一共收录了7445个字符,包括6763个汉字和682个其它符号。汉字区的内码范围高字节从B0-F7,低字节从A1-FE,占用的码位是72*94=6768。其中有5个空位是D7FA-D7FE。

    GB2312 支持的汉字太少。1995年的汉字扩展规范GBK1.0收录了21886个符号,它分为汉字区和图形符号区。汉字区包括21003个字符。2000年的 GB18030是取代GBK1.0的正式国家标准。该标准收录了27484个汉字,同时还收录了藏文、蒙文、维吾尔文等主要的少数民族文字。现在的PC平台必须支持GB18030,对嵌入式产品暂不作要求。所以手机、MP3一般只支持GB2312。

    从ASCII、GB2312、GBK 到GB18030,这些编码方法是向下兼容的,即同一个字符在这些方案中总是有相同的编码,后面的标准支持更多的字符。在这些编码中,英文和中文可以统一地处理。区分中文编码的方法是高字节的最高位不为0。按照程序员的称呼,GB2312、GBK到GB18030都属于双字节字符集 (DBCS)。

    有的中文Windows的缺省内码还是GBK,可以通过GB18030升级包升级到GB18030。不过GB18030相对GBK增加的字符,普通人是很难用到的,通常我们还是用GBK指代中文Windows内码。

    显然ASCII码无法将世界上的各种文字和符号全部表示,所以,就需要新出一种可以代表所有字符和符号的编码,即:Unicode

    Unicode(统一码、万国码、单一码)是一种在计算机上使用的字符编码。Unicode 是为了解决传统的字符编码方案的局限而产生的,它为每种语言中的每个字符设定了统一并且唯一的二进制编码,规定虽有的字符和符号最少由 16 位来表示(2个字节),即:2 **16 = 65536,
    注:此处说的的是最少2个字节,可能更多

    UTF-8,是对Unicode编码的压缩和优化,他不再使用最少使用2个字节,而是将所有的字符和符号进行分类:ascii码中的内容用1个字节保存、欧洲的字符用2个字节保存,东亚的字符用3个字节保存...

    所以,python解释器在加载 .py 文件中的代码时,会对内容进行编码(默认ascill),如果是如下代码的话: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
      
    print "你好,世界"
    

      

    九、模块初识  

    自动补全

    for linux 

    #!/usr/bin/env python 
    # python startup file 
    import sys
    import readline
    import rlcompleter
    import atexit
    import os
    # tab completion 
    readline.parse_and_bind('tab: complete')
    # history file 
    histfile = os.path.join(os.environ['HOME'], '.pythonhistory')
    try:
        readline.read_history_file(histfile)
    except IOError:
        pass
    atexit.register(readline.write_history_file, histfile)
    del os, histfile, readline, rlcompleter
    
    设置到~/.bashrc
    
    echo "export PYTHONSTARTUP=~/tab.py" > ~/.bashrc
    
    source ~/.bashrc 
    python3 /python 加入都会自动补全

    十、.pyc是个什么鬼?

    1. Python是一门解释型语言?

    我初学Python时,听到的关于Python的第一句话就是,Python是一门解释性语言,我就这样一直相信下去,直到发现了*.pyc文件的存在。如果是解释型语言,那么生成的*.pyc文件是什么呢?c应该是compiled的缩写才对啊!

    为了防止其他学习Python的人也被这句话误解,那么我们就在文中来澄清下这个问题,并且把一些基础概念给理清。

      

    2. 解释型语言和编译型语言 

    计算机是不能够识别高级语言的,所以当我们运行一个高级语言程序的时候,就需要一个“翻译机”来从事把高级语言转变成计算机能读懂的机器语言的过程。这个过程分成两类,第一种是编译,第二种是解释。

    编译型语言在程序执行之前,先会通过编译器对程序执行一个编译的过程,把程序转变成机器语言。运行时就不需要翻译,而直接执行就可以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C语言。

    解释型语言就没有这个编译的过程,而是在程序运行的时候,通过解释器对程序逐行作出解释,然后直接运行,最典型的例子是Ruby。

    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来总结一下解释型语言和编译型语言的优缺点,因为编译型语言在程序运行之前就已经对程序做出了“翻译”,所以在运行时就少掉了“翻译”的过程,所以效率比较高。但是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一些解释型语言也可以通过解释器的优化来在对程序做出翻译时对整个程序做出优化,从而在效率上超过编译型语言。

    此外,随着Java等基于虚拟机的语言的兴起,我们又不能把语言纯粹地分成解释型和编译型这两种。

    用Java来举例,Java首先是通过编译器编译成字节码文件,然后在运行时通过解释器给解释成机器文件。所以我们说Java是一种先编译后解释的语言。

    3. Python到底是什么 

    其实Python和Java/C#一样,也是一门基于虚拟机的语言,我们先来从表面上简单地了解一下Python程序的运行过程吧。

    当我们在命令行中输入python hello.py时,其实是激活了Python的“解释器”,告诉“解释器”:你要开始工作了。可是在“解释”之前,其实执行的第一项工作和Java一样,是编译。

    熟悉Java的同学可以想一下我们在命令行中如何执行一个Java的程序:

    javac hello.java

    java hello

    只是我们在用Eclipse之类的IDE时,将这两部给融合成了一部而已。其实Python也一样,当我们执行python hello.py时,他也一样执行了这么一个过程,所以我们应该这样来描述Python,Python是一门先编译后解释的语言。

    4. 简述Python的运行过程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说两个概念,PyCodeObject和pyc文件。

    我们在硬盘上看到的pyc自然不必多说,而其实PyCodeObject则是Python编译器真正编译成的结果。我们先简单知道就可以了,继续向下看。

    当python程序运行时,编译的结果则是保存在位于内存中的PyCodeObject中,当Python程序运行结束时,Python解释器则将PyCodeObject写回到pyc文件中。

    当python程序第二次运行时,首先程序会在硬盘中寻找pyc文件,如果找到,则直接载入,否则就重复上面的过程。

    所以我们应该这样来定位PyCodeObject和pyc文件,我们说pyc文件其实是PyCodeObject的一种持久化保存方式。

      

    十一、数据类型初识 

    十二、数据运算  

  • 相关阅读:
    二分法查找(C语言)
    冒泡排序法(C语言)
    Python 字符串操作方法大全
    guns搭建笔记
    mysql数据库下载及安装
    docker安装
    自动化学习路径及问题汇总目录
    UI自动化使用docker做并行执行
    allure趋势图无数据
    allure报告不显示@Attachment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sr0401/p/6544093.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