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5214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13周学习总结


    20145214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13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并发编程

    • 程序级并发——进程

    • 函数级并发——线程

    • 三种基本的构造并发程序的方法:

        1、进程:每个逻辑控制流是一个进程,由内核进行调度,进程有独立的虚拟地址空间
      
        2、I/O多路复用:逻辑流被模型化为状态机,所有流共享同一个地址空间
      
        3、线程:运行在单一进程上下文中的逻辑流,由内核进行调度,共享同一个虚拟地址空间
      

    基于进程的并发编程

    • 构造并发程序最简单的方法——用进程。常用函数如下:fork,exec,waitpid

    • 构造并发服务器:在父进程中接受客户端连接请求,然后创建一个新的子进程来为每个新客户端提供服务。

    • 需要注意的事情:

        1.父进程需要关闭它的已连接描述符的拷贝(子进程也需要关闭)
      
        2.必须要包括一个SIGCHLD处理程序来回收僵死子进程的资源
      
        3.父子进程之间共享文件表,但是不共享用户地址空间
      
    • 独立地址空间的优点是防止虚拟存储器被错误覆盖,缺点是开销高,共享状态信息才需要IPC机制

    基于I/O多路复用的并发编程

    • I/O多路复用技术使用select函数要求内核挂起进程,只有在一个或多个I/O事件发生后,才将控制返回给应用程序。

    • select函数处理类型为fd_set的集合,即描述符集合,并在逻辑上描述为一个大小为n的位向量,每一位b[k]对应描述符k,但当且仅当b[k]=1,描述符k才表明是描述符集合的一个元素。

    • 描述符能做的三件事:

        1、分配他们
        2、将一个此种类型的变量赋值给另一个变量
        3、用FD_ZERO、FD_SET、FD_CLR和FD_ISSET宏指令来修改和检查它们
      
    • 当且仅当一个从该描述符读取一个字节的请求不会阻塞时,描述符k表示准备好可以读了

    • 我们必须在每次调用select时都更新读集合

    • 事件驱动程序:将逻辑流模型化为状态机。

    • 一个状态机就是一组状态、输入事件和转移,其中转移就是将状态和输入事件映射到状态。

    • 基于I/O多路复用的并发事件驱动服务器的流程如下:

        •select函数检测到输入事件
        •add_client函数创建新状态机
        •check_clients函数执行状态转移(在课本的例题中是回送输入行),并且完成时删除该状态机。
      

    基于线程的并发编程

    • 线程:就是运行在进程上下文中的逻辑流。

    • 线程由内核自动调度。每个线程都有它自己的线程上下文:

        •一个唯一的整数线程ID——TID
        •栈
        •栈指针
        •程序计数器
        •通用目的寄存器
        •条件码
      

      线程执行模型

    • 在每个进程开始生命周期时都是单一线程——主线程,与其他进程的区别仅有:它总是进程中第一个运行的线程。

    • 对等线程是某时刻主线程创建,之后两个线程并发运行每个对等线程都能读写相同的共享数据。

    • 主线程切换到对等线程的方式是上下文切换,对等线程执行一段时间后会控制传递回主线程,以此类推,切换的原因是:

        •主线程执行一个慢速系统调用,如read或sleep
        •被系统的间隔计时器中断
      
    • 线程和进程的区别:

        •线程的上下文切换比进程快得多
        •组织形式:  •进程:严格的父子层次
        			•线程:一个进程相关线程组成对等(线程)池,和其他进程的线程独立开来。一个线程可以杀死它的任意对等线程,或者等待他的任意对等线程终止。
      

      Posix线程

    • Posix线程是C程序中处理线程的一个标准接口。基本用法是:

        •线程的代码和本地数据被封装在一个线程例程中
        •每个线程例程都以一个通用指针为输入,并返回一个通用指针。
      

      创建线程

    • 创建线程:pthread_create函数,返回时参数tid包含新创建线程的ID

    • 查看线程ID:pthread_self函数,返回调用者的线程ID(TID)

      终止线程

    • 终止线程的几个方式:

        •隐式终止:顶层的线程例程返回
        •显示终止:调用pthread_exit函数
        		*如果主线程调用,会先等待所有其他对等线程终止,再终止主线程和整个进程,返回值为pthread_return
        •某个对等线程调用Unix的exit函数,会终止进程与其相关线程
        •另一个对等线程通过以当前线程ID作为参数调用pthread_cancle来终止当前线程
      

      回收已终止线程的资源

    • pthread_join函数等待其他线程终止

    • 这个函数会阻塞,知道线程tid终止,将线程例程返回的(void*)指针赋值为thread_return指向的位置,然后回收已终止线程占用的所有存储器资源

      分离线程

    • 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上,线程是可结合的,或是分离的。

    • 可结合的线程

        •能够被其他线程收回其资源和杀死
        •被收回钱,它的存储器资源没有被释放
        •每个可结合线程要么被其他线程显式的收回,要么通过调用pthread_detach函数被分离
      
    • 分离的线程

        •不能被其他线程回收或杀死
        •存储器资源在它终止时由系统自动释放
      
    • pthread_detach函数可以分离可结合线程tid。

    • 线程能够通过以pthread_self()为参数的pthread_detach调用来分离他们自己。

    • 每个对等线程都应该在他开始处理请求之前分离他自身,以使得系统能在它终止后回收它的存储器资源。

      初始化线程

    • pthread_once函数允许你初始化与线程例程相关的状态,总是返回0.

      一个基于线程的并发服务器

    • 调用pthread_create时,用传递指针的方法将已连接描述符传递给对等进程

    • 避免存储器泄露,必须分离每个线程,使它终止时它的存储器资源能被收回。

    多线程程序中的共享变量

    • 一个变量是共享的,当且仅当多个线程引用这个变量的某个实例

      线程存储器模型

    • 寄存器从不共享,虚拟存储器总是共享的

      将变量映射到存储器

    • 共享变量

    • 变量v是共享的——当且仅当它的一个实例被一个以上的线程引用

    用信号量同步线程

    • 一般而言,没有办法预测操作系统是否将为你的线程选择一个正确的顺序。

      进度图

    • 进度图是将n个并发线程的执行模型化为一条n维笛卡尔空间中的轨迹线,原点对应于没有任何线程完成一条指令的初始状态。

    • 当n=2时,状态比较简单,是比较熟悉的二维坐标图,横纵坐标各代表一个线程,而转换被表示为有向边

    • 转换规则:

        •合法的转换是向右或者向上,即某一个线程中的一条指令完成
        •两条指令不能在同一时刻完成,即不允许出现对角线
        •程序不能反向运行,即不能出现向下或向左
      

    而一个程序的执行历史被模型化为状态空间中的一条轨迹线。

    • 线程循环代码的分解:

        •H:在循环头部的指令块
        •L:加载共享变量cnt到线程i中寄存器%eax的指令。
        •U:更新(增加)%eax的指令
        •S:将%eax的更新值存回到共享变量cnt的指令
        •T:循环尾部的指令块
      
    • 几个概念:

        •临界区:对于线程i,操作共享变量cnt内容的指令L,U,S构成了一个关于共享变量cnt的临界区。
        •不安全区:两个临界区的交集形成的状态
        •安全轨迹线:绕开不安全区的轨迹线
      

      信号量

    • 信号量实现互斥的基本原理

        •两个或多个进程通过传递信号进行合作,可以迫使进程在某个位置暂时停止执行(阻塞等待),直到它收到一个可以“向前推进”的信号(被唤醒);
        •将实现信号灯作用的变量称为信号量,常定义为记录型变量s,其一个域为整型,另一个域为队列,其元素为等待该信号量的阻塞进程(FIFO)。
      
        •信号量定义:
      
        type semaphore=record
         count: integer;
         queue: list of process
        end;
         var s:semaphore;
      
    • 定义对信号量的两个原子操作——P和V

        P(wait)
      
        wait(s)
         s.count :=s.count-1;
         if s.count<0 then
         begin
        进程阻塞;
         进程进入s.queue队列;
        end;
        
        V(signal)
        
        signal(s)
        s.count :=s.count+1;
         if s.count ≤0 then
         begin
        唤醒队首进程;
         将进程从s.queue阻塞队列中移出;
        end;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信号量在使用前必须初始化。
    ####使用信号量来实现互斥

    • 基本思想是将每个共享变量(或者一组相关的共享变量)与一个信号量s(初始为1)联系起来,然后用P和V操作将相应的临界区包围起来。

    • 几个概念

        •二元信号量:用这种方式来保护共享变量的信号量叫做二元信号量,取值总是0或者1.
        •互斥锁:以提供互斥为目的的二元信号量
        •加锁:对一个互斥锁执行P操作
        •解锁;对一个互斥锁执行V操作
        •计数信号量:被用作一组可用资源的计数器的信号量
        •禁止区:由于信号量的不变性,没有实际可能的轨迹能够包含禁止区中的状态。
      

      利用信号量来调度共享资源

    • 信号量有两个作用:实现互斥;调度共享资源

    • 信号量分为:互斥信号量和资源信号量。

        互斥信号量用于申请或释放资源的使用权,常初始化为1;
        资源信号量用于申请或归还资源,可以初始化为大于1的正整数,表示系统中某类资源的可用个数。
      
    • 常见问题有生产者-消费者问题,和读者-写者问题

    其他并发问题

    • 一个线程是安全的,当且仅当被多个并发线程反复的调用时,它会一直产生正确的结果。

    • 四个不相交的线程不安全函数类以及应对措施:

        •不保护共享变量的函数——用P和V这样的同步操作保护共享变量
        •保持跨越多个调用的状态的函数——重写,不用任何static数据。
        •返回指向静态变量的指针的函数——①重写;②使用加锁-拷贝技术。
        •调用线程不安全函数的函数——参考之前三种
      

      可重入性

    • 当它们被多个线程调用时,不会引用任何共享数据。

    • 显式可重入的:所有函数参数都是传值传递,没有指针,并且所有的数据引用都是本地的自动栈变量,没有引用静态或全剧变量。

    • 隐式可重入的:调用线程小心的传递指向非共享数据的指针。

      在线程化的程序中使用已存在的库函数

    • 一句话,就是使用线程不安全函数的可重入版本,名字以_r为后缀结尾。

      竞争

    • 竞争发生的原因:一个程序的正确性依赖于一个线程要在另一个线程到达y点之前到达它的控制流中的x点。也就是说,程序员假定线程会按照某种特殊的轨迹穿过执行状态空间,忘了一条准则规定:线程化的程序必须对任何可行的轨迹线都正确工作。

    • 消除方法:动态的为每个整数ID分配一个独立的块,并且传递给线程例程一个指向这个块的指针

      死锁

    • 一组线程被阻塞了,等待一个永远也不会为真的条件。

    代码实践过程记录

    关于countwithmutex.c

    • 首次编译时按照之前的方法编译,报错。根据错误提示,发现pthread库不是linux系统默认的库,因此pthread_creat创建线程时,在编译中要加上-lpthread参数。修正后顺利编译。

    • 代码中涉及到的函数:

        pthread_creat:创建线程,若成功则返回0,若失败则返回出错编号。第一个参数为指向线程标识符的指针,创建成功时指向的内存单元被设置为新创建线程的线程ID;第二个参数设置线程属性;第三个参数是线程运行函数的起始地址;最后一个参数是运行函数的参数
      
        pthread_join:用来等待一个线程的结束。当函数返回时,被等待线程的资源被收回。
      
        pthread_mutex_lock:线程调用该函数让互斥锁上锁。成功锁定时返回0,其他任何返回值都表示出现了错误。
      
        pthread_mutex_unlock:与pthread_mutex_lock成对存在。释放互斥锁。
      
    • 程序首先定义了一个宏PTHREAD_MUTEX_INITIALIZER来静态初始化互斥锁。先创建tidA线程后运行doit函数,利用互斥锁锁定资源,进行计数,执行完毕后解锁。后创建tidB,与tidA交替执行。由于定义的NLOOP值为5000,所以程序最后的输出值为10000.程序的最后还需要分别回收tidAtidB的资源。

    关于count.c

    • 这个代码用于与countwithmutex.c进行对比,差别在于本代码doit函数的for循环中没有引入互斥锁,只进行了单纯的计数,创建两个线程共享同一变量都实现加一操作。运行结果如下。

    关于condvar.c

    • 这个代码演示的是生产者生产和消费者消费交替进行的过程。是线程间同步的一种情况。

    • 主函数中用srand(time(NULL))设置当前的时间值为种子,在后面的producer和consumer函数中调用rand()函数产生随机数。

    • 将主函数做如下修改后,发现生产和消费的速率比原来慢了一倍左右,因此也可以知道,通过增加或减少创建的线程数量能够影响程序输出的速率。这也侧面反应出了互斥锁在程序中所起的作用。

    关于cp_t.c

    • mmap函数

        `void* mmap(void* start,size_t length,int prot,int flags,int fd,off_t offset);`
      

    将一个文件或者其他对象映射进内存。文件被映射到多个页上,如果文件的大小不是所有页的大小之和,最后一个页不被使用的空间将会清零。mmap在用户空间映射调用系统中作用很大。

    • 成功执行时,mmap()返回被映射区的指针,munmap()返回0.失败时,mmap()返回MAP_FAILED,munmap返回-1.

    • lseek函数

        off_t lseek(int fd,off_t offset,int whence);
      

    fd表示要操作的文件描述符,offset是相对于whence(基准)的偏移量,whence可以是SEEK_SET(文件指针开始),SEEK_CUR(文件指针当前位置),SEEK_END(文件指针尾)

    • lseek主要作用是移动文件读写指针,返回文件读写指针距文件开头的字节大小,若出错则返回-1.
    • 运行如下

    关于createthread.c

    • 程序主要演示了创建线程函数pthread_create()函数的使用,用来打印进程和线程的ID

    • 主函数中先利用pthread_create()函数创建一个线程,接着调用printids函数(打印标识符的函数)打印主线程号,最后线程函数thr_fn中打印出新建的线程号。

    关于sieve.c

    • 首次编译时出现错误

    • 按照错误提示发现是因为没有连接数学库引发的错误,所以在编译时加上-lm,可以成功编译,运行结果提示了段错误,还不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关于semphore.c

    • sem_init函数

        sem_init(sem_t *sem, int pshared, umsigned int value);
      

    函数初始化一个定位在sem的匿名信号量;pshared参数为0指明信号量是由进程内线程共享,若为非0值则信号量在进程之间共享;value参数指定信号量的初始值。

    • sem_init()成功时返回0;错误时返回-1,并把errno设置为合适的值。
    • sem_destroy()函数用于销毁由sem指向的匿名信号量。只有通过sem_init()初始化的信号量才应该使用该函数销毁。函数成功时返回0,错误时返回-1,并把errno设置为合适的值。
    • 这个函数和之前的condvar.c一样都是展示生产者和消费者交替工作的过程。区别是本程序实现生产或消费的过程是利用sem_wait()sem_post(),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从信号量的值减去一个“1”和从信号量的值加上一个“1”

    关于share.c

    • 代码运行结果如下

    关于threadexit.c

    • 运行如下

    关于hello_multi.c

    • 程序中的print_msg()函数中:在printf后的fflush(stdout);说明要立刻将要输出的内容输出,每输出一次停1秒,并循环5次。

    • 若想要使程序输出像预期的打印出5个完整的helloworld,只需要将线程t1和t2的位置互换,修改代码如下

    • 修改后代码运行如下

    关于hello_multi1.c

    • 运行结果只输出hello99

    关于hello_single.c

    • 根据代码,先单独执行print_msg("hello");——输出5个hello,后输出5个带换行的world

    关于incprint.c

    • 由于定义中NUM=5,所以输出的count为1——5

    关于twordcount.c

    • twordcount1.c运行如下

    • twordcount2.c运行如下

    • twordcount3.c运行如下

    • twordcount4.c运行如下

    代码托管情况

    代码托管链接

    代码行数统计

    其他(感悟、思考等,可选)

    • 本周的学习我先运行了老师给的代码,之后才进行了课本内容的学习。在运行代码的过程中,由于程序中调用的一些函数都是比较生疏的,需要一个一个的查每个参数的含义和函数的返回值。这个过程耗费了大量的时间。虽然方法比较笨,但是收获很大。
    • 在自己第一次读代码的时候,只能根据程序运行的结果,大致的猜测出每一句代码的含义,以此推测出其他的代码应该会有怎样的运行结果。后来在看课本的时候总是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在运行代码后再学习课本内容,更能系统地理解知识点。比如看到pthread_create函数时,一开始我只知道这个函数会创建一个名为它的第一个参数的线程,而后我就应该跳到名为它的第三个参数的函数中继续执行代码;在看到课本后,我才知道这个过程叫做“主线程创建一个对等线程”,第一个参数为对等线程的名称,而pthread_join是在等待对等线程的终止。

    学习进度条

    代码行数(新增/累积) 博客量(新增/累积) 学习时间(新增/累积) 重要成长
    目标 5000行 30篇 400小时
    第零周 0/0 1/1 5/5 使用虚拟机安装linux系统,安装ubuntu
    第一周 100/100 1/2 20/25 掌握核心的linux命令,了解了linux操作系统
    第二周 76/176 1/3 30/55 学会了虚拟机上的C编程
    第三周 214/390 1/4 20/75 初步学习计算机中各种数的表示和运算
    第五周 138/528 1/5 25/100 通过学习汇编,了解逆向的思想应用
    第六周 150/678 1/6 30/130 安装了Y86处理器,了解了ISA抽象
    第七周 100/778 1/7 20/150 理解了局部性原理和缓存思想在存储层次结构中的应用
    第八周 0/778 2/9 20/170 对前七周的内容进行了查缺补漏
    第九周 77/855 2/11 25/195 学习了Unix I/O并且了解了Unix I/O的使用情况
    第十周 514/1369 2/13 20/215 实践了常用指令的代码,加深了对指令的理解
    第十一周 1854/3223 2/15 30/245 理解进程和并发,了解异常及其种类
    第十二周 0/3223 2/17 25/270 复习了前几周的知识,深入理解老师给的代码
    第十三周 1005/4228 1/18 35/305 掌握了并发的方式,线程控制及相关系统调用

    参考资料

  • 相关阅读:
    细说 webpack 之流程篇
    git 撤销commit
    Git远程操作详解
    git Could not read from remote repository 解决
    Mysql 关键字及保留字
    使用 Intellij Idea 导出JavaDoc
    【树莓派】盒子常见问题处理基础帮助
    【树莓派】crontab设置Linux设备定时重启
    【医疗行业】关于dcm4che DICOM Toolkit:C-Move与C-Get
    关于操作系统:eos、deepin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n20145214/p/6158406.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