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cURL支持多种协议,但日常我们最常用的还是HTTP协议,下文中着重介绍HTTP的相关使用方法,因此我们要对HTTP协议有所了解。
HTTP,超文本传送协议,通过因特网传送万维网文档的数据传送协议。
我们访问一个网页的实际过程如下:
客户端C===HTTP请求===>服务端S:GET index.html http/1.1 客户端C<==HTTP响应====服务端S:HTTP/1.1 200 OK HTML文件内容
HTTP协议本身是个无状态协议,它不像其他基于会话的协议那样去不断追踪、记忆事务处理过程。而它要做的就只是简单的
连接=>发起HTTP请求(HTTP Request)=>得到HTTP响应(HTTP Response)=>断开连接
而平常我们通过浏览器浏览网页这个过程,浏览器自动完成发送HTTP请求及对服务端应答的数据进行解析的工作,从而将网页呈现给我们。
我们使用cURL要做的就是模仿浏览器的动作,因此要对HTTP请求的格式进行进一步的解析。
一、HTTP请求
在你向HTTP服务器请求一个资源(比如简单的使用浏览器打开一个网页),TCP三次握手建立连接后,HTTP请求发出。
HTTP请求信息由3部分组成: l 请求行(Request Line) l 请求头(Request Header) l 请求正文(Message Body)
1、HTTP请求行
典型的HTTP请求行格式为:
HTTP命令 请求资源的URI HTTP版本号
HTTP请求行例子如下:
GET / HTTP/1.1
这个请求行的意思是:请求得到(GET)/路径下的默认主页文件,使用HTTP协议1.1版本。
根据HTTP标准,HTTP请求可以使用多种请求方法。例如:HTTP1.1支持7种请求方法:GET、 POST、HEAD、OPTIONS、PUT、DELETE和TARCE。而服务器也可以自定义请求命令供客户端使用。具体请参考HTTP的RFC文档。 而我们最常用的是GET和POST命令:
1)GET命令
GET主要用于取得URL指定的资源信息,也可用来提交表单。GET提交的信息实际上是附加在url之后作为URL的一部分。
当年盛行一时的SQL注入,最常见的检测手段就是在GET提交的链接后加单引号来检测是否存在注入漏洞。
如提交username和password两个字段,正常的GET网址如下:
http://www.xxx.com/login.php?username=user&password=pass
网站后台就会在_GET数组中取得username和password的值,从而组建SQL语句:
select count(*) from user_table where username=user and password=pass
如果返回的count值大于0即为用户名密码正确。
而添加单引号后:
http://www.xxx.com/login.php?username=user&password=pass'
组建的SQL语句为
select count(*) from user_table where username=user and password=pass'
这个SQL语句执行出错,网页显示错误信息,黑客从而得知网页有SQL注入漏洞。
因此使用GET提交表单是不安全的,只进行了简单的编码无法加密,可以很容易的从网址猜出各字段的意思。而且受限于URL长度限制,GET提交表单能携带的数据也有限。
2)POST命令
POST主要用于提交表单,尤其是提交大批量的表单数据。
POST方法克服了GET方法的一些缺点。通过POST方法提交表单数据时,数据不是作为URL请求的一部分而是作为标准数据传送给Web服务器,这就克服了GET方法中的信息无法加密和数据量太小的缺点。
HTTP请求的下一段数据为HTTP请求头。
2、HTTP请求头
HTTP请求头中主要包含关于请求本身或者客户端的有用信息,比如浏览器的类型、浏览器语言、编码、压缩算法等信息。服务器上的动态脚本如PHP等可以利用请求头信息生成动态的网页内容。
典型的HTTP请求头例子如下:
Connection: keep-alive Cache-Control: max-age=0 User-Agent: Mozilla/5.0 (Windows NT 5.1) AppleWebKit/535.19 (KHTML, like Gecko) Chrome/18.0.1025.168 Safari/535.19 QIHU 360EE Accept: text/html,application/xhtml+xml,application/xml;q=0.9,*/*;q=0.8 Referer: http://www.adeploy.com/ Accept-Encoding: gzip,deflate,sdch Accept-Language: zh-CN,zh;q=0.8 Accept-Charset: GBK,utf-8;q=0.7,*;q=0.3
表示换行。由此可以看到HTTP请求头是由几行“属性:值”对组成的,例如属性Accept的值为*/* ,表示客户端可以接受任意数据类型。
而我们最常用的是User-Agent字段和Referer字段,分别用于指定客户端类型和来源页面。
最末行额外多出的一对 表示一个空白行,此空白行表示HTTP请求头结束,以下部分为请求正文。
3、HTTP请求正文
HTTP请求正文经常为空,除非需要向服务端提交信息,如在使用POST向网站提交表单的时候。
例如如下是一个完整的HTTP请求的例子:
GET / HTTP/1.1 Host: www.adeploy.com Connection: keep-alive Cache-Control: max-age=0 User-Agent: Mozilla/5.0 (Windows NT 5.1) AppleWebKit/535.19 (KHTML, like Gecko) Chrome/18.0.1025.168 Safari/535.19 QIHU 360EE Accept: text/html,application/xhtml+xml,application/xml;q=0.9,*/*;q=0.8 Referer: http://www.adeploy.com/ Accept-Encoding: gzip,deflate,sdch Accept-Language: zh-CN,zh;q=0.8 Accept-Charset: GBK,utf-8;q=0.7,*;q=0.3
二、HTTP响应
当收到HTTP请求之后,HTTP服务器会进行处理然后返回一个HTTP响应给客户端(典型的客户端为浏览器)。HTTP响应中包含几乎与HTTP请求同样类型的数据。
HTTP响应信息也由3部分组成: l 响应行(Response Status Line) l 响应头(Response Header) l 响应正文(Message Body)
响应行以服务端使用的HTTP协议版本号开始,后加响应状态码,表示请求结果状态,例如:
HTTP/1.1 200 OK
状态码200表示请求成功。
紧接着的是响应头。响应头与请求头十分相似,也是由几行“属性:值”对组成。其中包含关于服务器的有用信息、响应数据等。典型响应头如下:
Content-Type: text/html; charset=utf-8 Cache-Control: no-cache Expires: Fri, 01 Jan 1990 00:00:00 GMT Content-Encoding: gzip Vary: Accept-Encoding Date: Tue, 31 Jul 2012 07:20:31 GMT Server: Google Frontend Content-Length: 10387
如果请求成功,响应正文中将包含请求的数据,如图片文件的二进制数据、HTML文件等。一旦响应正文传输完毕,服务端又没有使用HTTP 1.1版本的Keep-Alive请求,HTTP连接将会断开。
三、Cookie
Cookie是服务器为了辨别用户身份、进行session跟踪用户识别,而储存在客户端的数据。用以判断在HTTP传输中的状态,从而弥补HTTP协议无状态的缺陷。
比如我们登录一个网站后,关闭网页后重新打开网页,服务端就可以通过cookie信息判断我们曾经登录过,从而跳过重新登录的过程,让用户感觉到亲切、方便、人性化。
当客户端向服务端发起请求时,浏览器会自动将cookie信息添加在HTTP请求头中。例子如下:
Cookie: __utmc=90639562; __utma=90639562.1273157993.1343361841.1343361841.1343718828.2; __utmb=90639562.1.10.1343718828; __utmz=90639562.1343361841.1.1.utmcsr=(direct)|utmccn=(direct)|utmcmd=(none)
在我们使用cURL时,每次访问网页都相当于浏览器打开关闭一次,因此cookie会起到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