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全量抽取&增量抽取


    一:数据抽取
     数据抽取,是指从源数据系统抽取目的数据源系统需要的数据,这里的源数据源就是数据输入的各种类型的数据库(一般是关系型数据库),目的数据源就是数据输出的数据库
     数据抽取分为全量抽取和增量抽取。
    二:全量抽取
     全量抽取,类似于数据迁移或数据复制,他将数据源中的表或视图原封不动的从数据库中抽取出来,并转换成自己的ETL工具可以识别的格式。
     全量抽取比较简单。-------具体抽取方式还待研究。
    三:增量抽取
     增量抽取,只抽取自上次抽取以来数据库中要抽取的表中新增或修改的数据,在ETL使用过程中,增量抽取较全量抽取应用更广,如何捕获变化的数据是增量抽取的关键。
     对捕获方法一般有两点要求:准确性,能够将业务系统中变化的数据按照一定的频率准确的捕获到;
                 性能,不能对业务系统造成太大的压力,影响现有业务系统。
    四:增量抽取常用的捕获变化数据的方法
     1:触发器(又称快照式)---会降低源数据库的性能,所以一般不会采取
     介绍:在抽取的表上建立需要的触发器,一般要建立插入,修改,删除三个触发器,每当源表中的数据发生变化,就被相应的触发器将变化的数据写入一个临时表,抽取线程
     从临时表中抽取数据,临时表中抽取过的数据被标记或是删除。
     ----------------------------------------------------------------------------------------------------------------------------
     增量抽取时的触发器建立,针对三种触发器,如何写入临时表,如何从临时表中抽取,如何标记或者删除临时表数据。
     ----------------------------------------------------------------------------------------------------------------------------
        优点:数据抽取的性能高,ETL加载规则简单,速度快,不需要修改业务系统表结构,可以实现数据的递增加载。
        缺点:要求业务系统建立触发器,对业务系统有一定的影响,容易对源数据库构成威胁。(会降低数据库的性能,所以一般不采用)
     2:时间戳方式(比较常用)
     介绍:它是一种基于快照比较的变化数据捕获方式,在源表上增加一个时间戳字段,系统中更新修改表数据的时候,同时修改时间戳字段的值。当进行数据抽取时,通过比较上次
     抽取时间与时间戳字段的值来决定抽取那些数据。有的数据库的时间戳支持自动更新,即表的其他字段的数据发生变化时,自动更新时间戳字段。有的数据库不支持时间戳的自动
     更新,这就要求业务系统在更新业务数据时,手工更新时间戳字段。
     ---------------------------------------------------------------------------------------------------------------------------
     通过什么方式来更新时间戳,如何比较抽取时间与源表时间戳字段,如何决定抽取那些数据,如何实现抽取。
     ---------------------------------------------------------------------------------------------------------------------------
     优点:同触发器方式一样,时间戳方式的性能也比较好,ETL系统设计清晰,源数据抽取相对清楚简单,可以实现数据的递增加载。
     缺点:时间戳维护需要由业务系统完成,对业务系统有很大的倾入性(加入额外的时间戳字段),特别是对不支持时间戳的自动更新的数据库,还要求业务系统进行额外的更新时间戳
     操作;另外,无法捕获对时间戳以前数据的delete和update操作,在数据准确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3:全表删除插入方式
     介绍:每次ETL操作均删除目标表数据,由ETL全新加载数据。
     优点:ETL加载规则简单,速度快。
     缺点:对于维表加外键不合适,当业务系统产生删除数据时,综合系统将不会记录到所删除的历史数据,不可以实现数据的递增加载;同时对于目标表所建立的关联关系,需要重新
     进行加载。
     4:全表比对方式---性能较差
     介绍:全表比对的方式是ETL工具事先为要抽取的表建立一个结构类似的临时表,该临时表记录源表主键以及根据所有字段的数据计算出来,每次进行数据抽取时,对源表和临时表
     进行比对,如有不同,进行update操作,若目标表没有该主键值,表示该记录还没有,则进行insert操作。
     优点:对已有系统的表结构不产生影响,不需要修改业务操作程序,所有抽取工作由ETL完成,管理维护统一,可以实现数据的递增加载,没有风险。
     缺点:ETL比较复杂,设计比较复杂,速度较慢,与触发器和时间戳的主动通知的方式不同,全表比对方式是被动的进行全表数据比较,性能较差,当表中没有主键或为一列且含有
     重复记录时,全表对比方式的准确性较差。
     5:日志表方式---较为麻烦
     介绍:在业务系统中添加系统日志表,当业务数据发生变化时,更新维护日志表内容,当作ETL加载时,通过读日志表数据决定加载那些数据及如何加载。
     优点:不需要修改业务系统表结构,源数据抽取清楚,速度较快,可以实现数据的递增加载。
     缺点:日志表维护需要由业务系统来完成,需要对业务系统业务操作程序做修改,记录日志信息,日志表维护较为麻烦,对原有系统有较大影响,工作量大,改动较大,有一定的风险 。
     
  • 相关阅读:
    nginx开机自启动
    解决This system is not registered with RHN
    数据库琐表
    linux启动和关闭防火墙命令
    linux端口开放
    linux常用命令
    dedecms编辑器不能复制word格式的处理方法
    dede5.7 标题长度限制修改
    网站收录地址大全
    最全的各搜索引擎、各免费收录提交网站入口大全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ja001/p/10095236.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