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脑认知和神经科学启发的人工智能


      2017年11月14日晚七点,在中二1200,听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所长郑南宁的汇报 --- 受脑认知和神经科学启发的人工智能,现场爆满,大家都非常认真的倾听,这里就做一个简单的记录。

      我们都知道,近两年来人工智能的确很火。16年也发生了很多人工智能大事件,如:

    • 3月AlphaGo以4:1的成绩击败了世界冠军李世石。链接
    • 9月Uber在美国匹兹堡市退出城区大范围无人驾驶出租车免费载客服务。
    • 10月Google DeepMind实现文本到中国普通话的真实语音合成。
    • 11月18辆“云骁”自动驾驶汽车在3.16公里的开放城区道路上自主驾驶。
    • 12月自动唇读系统LipNet对唇语解读的准确率超过人类唇语专家。
    • 2017年1月智能机器人“小度”在人脸识别方面以3:2的成绩战胜人类最强大脑王峰。

      甚至不远的将来,很多工作都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而也正是这些使人工智能逐渐走进了人们的实现。但实际上1956年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就已经被提出来了,我校自上世纪80年代也已经开始进行人工智能的探索了。只是直到近年才真正火爆起来。  

      郑院士开始就提到了解释和模仿的问题。 模仿是不难的,模仿一个动作,模仿一个行为;但是如何去解释这种动作,解释这种行为确实不简单的。 另外,郑院士特别提到了无人驾驶,人机研究所2005年就已经开始了无人驾驶汽车研究,当然那时的无人驾驶也是非常不成熟的,只是即使到如今百度的无人驾驶也是有很大的问题 --- 一个百度无人驾驶在五环上自动驾驶的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当时的路况并不复杂,却还出现了压实线的违法行为,并且真实的道路情况是非常复杂的,遇到的挑战也非常多。 首先,如何更好的感知周围的环境?通过雷达只能感知预先设定好的特定环境,局限性很强。 如何处理意外的遭遇?比如到了斑马线,有人驾驶时驾驶者可以通过查看路人的表情、肢体动作来判断路人意图,但无人驾驶怎么能做得到?比如遇到突发情况,无人驾驶车如何看懂路标交警的手势? 又比如网络安全怎么解决?无人驾驶基于与计算,如果网络遭到攻击,将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还有预行为理解等问题。

      科学家之处,人类大脑有860亿神经元,而突触之间电信号的传递、神经递质的传递以及其复杂性还是人类无法仿制的,即使以后存在的人工智能也只是特定领域狭隘的人工智能,比如百度的无人驾驶、阿里巴巴的智慧城市、科大讯飞的语音识别、旷视科技的人脸识别这些所谓的人工智能都只能做某一方面的学习,根据数据、经验来总结出规律,然后去进一步的应用。 而人类是可以完全在任何方面进行从0到1的学习。 

      在报告中,郑院士还介绍了当今的人工智能绘画的本领,即根据诗来作画,但是结果很明显,人工智能也只是根据字面意思画出所谓的画,这也许并不是诗人真实所想。 因为人类是有情感、想象力、创造力的,这是人工智能目前做不到的,抛开这些不谈,即使是比较灵巧、复杂、敏捷的运动能力比如游泳、攀爬这些动作也是人工智能很难做到的。

      尽管人工智能还有很多需要继续努力之处,但是目前的人工智能发展速度已经是非常惊人的了,未来的世界终究是不可想象的。  

  • 相关阅读:
    poj3254 Corn Fields 利用状态压缩求方案数;
    UVA
    hdu 4272 LianLianKan 状态压缩
    项目棘手问题 没用
    70个HR面试题
    1、 Shiro框架:认证,授权(验权 2. Shiro框架实现权限控制方式:
    2菜单数据添加 4.1角色添加
    SQL 数据排重,去掉重复数据 有用
    几种我背过的设计模式 有用
    运单waybill快速录入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huzhenwei918/p/7837614.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