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数据和引用数据参数传递过程
案例1:判断程序的输出结果
class 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tgs){
int x =4;
show(x);
System.out.println("x="+x); // 最终输出: x=4
}
public static void show(int x){
x = 5;
}
}
执行过程第1步:主函数main()方法压栈,内部变量x赋值为4。
第2步:show()方法压栈,在show()方法中,有一个局部变量x,注意,此 X 非main()中的 x。
第3-4步:show()方法内部的x被main函数中的x赋值为4。
第5步:show()方法执行最后的return(代码省略不写);show()方法弹栈。
第6步:此时栈内还剩main()方法,main()方法内部该执行输出语句了,此时main()方法中只有一个 x,且 x 的值为4,故输出:x=4。
第7步:主函数执行return,程序执行结束。
类似地,
class 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x =4;
show(x);
System.out.println("x="+x); // 最终输出: x=4
}
public static int show(int x){
x = 5;
return x;
}
}
在show()方法中添加返回值,将x返回,此时输出结果仍为4。
因为 return x
该语句将x的值5返回给了主函数的show()中,但是并没有用,并没有进行再赋值,所以输出结果仍为x=4。
案例2
class Demo{
int x;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Demo d = new Demo();
d.x = 5;
show(d);
System.out.println("x="+d.x);
}
public static void show(Demo d){
d.x = 6;
}
}
第1步:main()方法进栈,Demo d = new Demo() 该语句分为两部分执行,先执行右边,先在堆内存中开辟空间,其成员变量x默认值为0。
第2步:将开辟的堆内存空间的地址赋值给main()方法中的d,此时d指向0x45该地址。
第3步:执行d.x = 5,用d持有的地址去寻找对象,把对象中的x赋值为5。
第4步:show()方法压栈,将main()方法中的d的值赋给show()方法中的d,此时二者(main()方法和show()方法中的d)所持有的地址相同,均指向堆内存中的0x45地址所代表的对象。
第5步:执行show()方法中的 d.x = 6,将 show()方法中d指向的对象中的x值赋值为6。
第6步:show()方法执行完毕,弹栈。
第7步:执行main()方法中的输出语句,因为前面main()和show()方法中d指向的对象是同一个,所以此时对象中的x的值已经成为6,所以输出为:x=6。
如果,将show()方法稍作更改,代码如下
class Demo{
int x;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Demo d = new Demo();
d.x = 5;
show(new Demo());
System.out.println("x="+d.x);
}
public static void show(Demo d){
d.x = 6;
}
}
最后输出结果为x=5。因为在内存中创建了两个对象,而最终输出的对象的x值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