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梯度下降法
以线性回归为例:
损失函数为:
1.1 批量梯度下降法(原始的梯度下降法)
对于所有数据点,上述损失函数的偏导数为:
缺点:每一次参数更新都用到了所有的训练数据,如果训练数据非常多,则很耗时。
每次更新的伪代码:
repeat:
( heta_{j}^{'} = heta_{j} + alpha * frac{1}{m}sum_{i=1}^{m}(y^{(i)}-h_{ heta}(x^{(i)}))*x_{j}^i) (j=0,1,2,..n)
1.2 随机梯度下降法(SGD)
利用每个样本的损失函数对( heta)求偏导得到对应的梯度来更新(theta)
更新过程如下:
- random shuffle dataset
- repeat:
for i = 1...m
( heta_{j}^{'} = heta_{j} + alpha * (y^{(i)} - h_{ heta}(x^{(i)})*x_{j}^{i}) (j=0,1,...n) 这里的j代表的是( heta的每一个分量)
缺点:SGD伴随的一个问题是噪音多,是的SGD并不是每一次迭代都是朝着整体最优方向。
1.3 小批量梯度下降法
假设每次更新参数的样本数为10个,更新的伪代码为:
repeat:
for i = 1,11,21,31,...
( heta_{j}^{'} = heta_{j} + alpha * frac{1}{10} * sum_{k=i}^{i+9}(y^{(k)}-h_{ heta}(x^{(k)}))*x_{j}^k) (j=0,1,...n)
2 动量优化
2.1 Momentum
u表示动量因子,通常取值为0.9或近似值,在梯度方向改变时,momentum可以加速更新,从而加速收敛。即,momentum能够加速SGD收敛,抑制振荡
2.2 NAG
momentum保留了上一时刻的梯度,对其没有任何改变,NAG是momentum的改进,在梯度更新时做一个矫正,具体的做法是在当前梯度上添加上一时刻的动量(u*m_{t}),梯度改变为(frac{partial J( heta - u*m_{t})}{partial heta})
3 自适应学习率优化算法
3.1 Adagrad
对于每一个( heta_{j})在计算的过程中(g_{t,j})不同,即每个变量在更新的时候学习率是不同的。
训练前期,梯度较小,使得Regularizer(上式中的r_t)项很大,放大梯度。[激励阶段]
训练后期,梯度较大,使得Regularizer项很小,缩小梯度。[惩罚阶段]
缺点:
仍需要手工设置一个全局学习率(alpha),如果设置过大,会使regularizer过于敏感,对梯度调节太大,中后期,分母梯度累加的平方和越来越大,使更新量趋于零,使训练提前结束,无法学习。
3.2 RMSProp
修改了AdaGrad的梯度平方和累加为指数加权的移动平均
自变量每个元素的学习率在迭代过程中就不再一直降低(或不变)。
3.3 Adadelta
AdaDelta算法也像RMSProp算法一样,使用了指数加权移动平均变量。在时间步0,它的所有元素被初始化为0。与RMSProp算法不同的是,AdaDelta算法还维护一个额外的状态变量 Δxt ,其元素同样在时间步0时被初始化为0。我们使用 Δxt−1 来计算自变量的变化量:
3.4 Adam
Adam算法在RMSProp算法的基础上对小批量随机梯度也做了指数加权移动平均。
Adam算法使用了偏差修正。也有人说Adam算法是RMSProp法和动量法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