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dis的持久化:RDB的配置


    https://blog.csdn.net/qq_29860591/article/details/105021839

    RDB 详解
    RDB持久化方式是指在指定时间间隔内将内存中的数据集快照写入磁盘,也就是Snapshot快照,它恢复时是将快照文件直接读到内存中,Redis会单独创建(fork)一个子进程来进行持久化,会先将数据写入到一个临时文件中,等到持久化过程结束,再用这个临时文件替换上次持久化好的文件,整个过程中,主进程是不进行任何IO操作的,这就确保了极高的性能,如果需要进行大规模数据的恢复,且对于数据恢复的完整性不是非常敏感,那RDB方式要比AOF方式更加的高效,RDB的缺点是最后一次的数据可能会丢失

    从配置文件了解RDB
    打开 redis.conf 文件,找到 SNAPSHOTTING 对应内容
    1 RDB核心规则配置(重点)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那么只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BGSAVE命令就会被执行
    服务器在900秒之内,对数据库进行了至少1次修改
    服务器在300秒之内,对数据库进行了至少10次修改                                              

    服务器在60秒之内,对数据库进行了至少10000次修改。

    2 指定本地数据库文件名,一般采用默认的 dump.rdb

    3 指定本地数据库存放目录,一般也用默认配置


    4 默认开启数据压缩

  • 相关阅读:
    静态测试
    babel
    chorme
    @rollup/pluginalias
    ie9 XMLHttpRequest跨域问题处理
    wget
    Unicode
    corejs
    n 切换node报错
    javascript 学习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hoading/p/16134095.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