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Java方法


    Java方法

     

    何谓方法?

    • 方法是解决一类问题的步骤的有序集合(一段用来完成特定功能的代码片段)

    • 方法包含于类或对象中

    • 设计方法的原则:最好保持方法的原子性

      (即是一个方法只用于完成1个功能,这样利于我们后期的发展)

     

    方法的定义

    方法包含一个方法头和一个方法体:

    • 修饰符:定义了方法的访问类型(如:public、static……)

    • 返回值类型:returnValueType是方法返回值的数据类型,部分方法执行后没有返回值,这种情况下,returnValueType是关键字void

    • 方法名:方法的实际名称,方法名和参数表共同构成方法签名

      注意命名规范,驼峰命名,开头小写,后面首字母大写

    • 参数类型:参数像是一个占位符,当方法被调用时,传递值给参数,这个值被称为实参或者变量,参数列表是指方法的参数类型、顺序和参数的个数。参数是可选的,方法可以不包括 任何参数

      • 形式参数:在方法被调用时用于接收外界输入的数据(即是定义方法时候定义的变量)

      • 实参:调用方法时实际传给方法的数据

      图片17

    • 方法体:方法体包含具体的语句,定义该方法的功能

    修饰符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参数类型 参数名){
      ...
       方法体
      ...
       return 返回值;
    }

     

    方法的调用

    • 调用方法:对象名.方法名(实参列表)

    • Java支持两种调用方法的方式,根据方法是否返回值来选择

    • 当方法返回一个值时候,方法调用通常被当做一个值。如:

      int larger = max(30,40);
    • 如果方法返回值是 void ,方法调用一定是一条语句

      System.out.println("Hello,xuan!")

     

    方法的重载

    • 重载就是在一个类中,有相同的函数名称,但形参不同的参数

    • 方法的重载的规则:

      • 方法名称必须相同

      • 参数列表必须不同(个数不同、类型不同、参数排列顺序不同……)

      • 方法的返回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 仅仅返回类型不同不足以成为方法的重载

    • 方法名称相同时,编辑器会根据调用方法的参数个数、参数类型等去逐个匹配,以选择对应的方法,如果匹配失败,则编译器报错

      图片18

     

    命令行传参

    当希望运行程序时候传递信息时,可靠传递命令行参数给 main() 函数来实现

    详见【狂神说Java】Java零基础学习视频通俗易懂哔哩哔哩bilibili

     

    可变参数(不定项参数)

    • JDK1.5开始,Java支持传递同类型的可变参数给一个方法

    • 在方法声明中,在指定的参数类型后面加一个省略号(...)

    • 一个方法只能指定一个可变参数,它必须是方法的最后一个参数。任何普通的参数必须在它之前声明

      图片21

     

    递归

    • 递归即是自己调用自己

    • 利用递归可以用简单的程序来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它通常把一个大型复杂的问题层层转化为一个与原问题相似的规模较小的问题来求解,递归策略只需少量的程序就可描述出解题过程所需要的多次重复计算,大大地减少程序的代码量。递归的能力在于用有限的语句来定义对象的无限集合

    • 递归结构包括两个部分

      • 递归头:什么时候不调用自身方法。如果没有头,将陷入死循环

      • 递归体:什么时候调用自身方法

    • 能不用尽量不用,栈压太满会降低机器性能,电脑难以跑动

     

    写一个计算器,要求实现加减乘除功能,并且能够循环接收新数据,通过用户交互实现

    public class Demo07 {
       //写方法实现两数的加减乘除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

           for (int i = 0; i < 100; i++) {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第一个数:");
               double i1 = scanner.nextDouble();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运算符:");
               String s = scanner.next();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第二个数:");
               double i2 = scanner.nextDouble();

               boolean i3 = true;
               sum(i1,s,i2,i3);
          }

           scanner.close();
      }

       public static void sum(double i1,String s,double i2,boolean i3){
           double result = 0;
           switch (s){
               case "+":
                   result = i1+i2;
                   break;
               case "-":
                   result = i1-i2;
                   break;
               case "*":
                   result = i1*i2;
                   break;
               case "/":
                   result = i1/i2;
                   break;
               default:
                   System.out.println("输入运算符不符合要求!!!");
                   i3 = false;
                   result = 0;
          }
           if (i3){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n(i1+s+i2+"="+result);
               System.out.println();
          }
      }
    }

    较为简便的链接:

    (18条消息) java写一个计算器,实现加减乘除功能,并且能够循环接收新的数据,通过用户交互实现_七颗糖很甜的博客-CSDN博客

     

     

     

     

     

     

    值传递和引用传递

    1. 值传递:在方法的调用过程中,实参把它的实际值传递给形参,此传递过程就是将实参的值复制一份传递到函数中,这样如果在函数中对该值(形参的值)进行了操作将不会影响实参的值。因为是直接复制,所以这种方式在传递大量数据时,运行效率会特别低下。

    2. 引用传递: 引用传递弥补了值传递的不足,如果传递的数据量很大,直接复过去的话,会占用大量的内存空间,而引用传递就是将对象的地址值传递过去,函数接收的是原始值的首地址值。在方法的执行过程中,形参和实参的内容相同,指向同一块内存地址,也就是说操作的其实都是源数据,所以方法的执行将会影响到实际对象。

     

     

    Java是值传递,使用的栈机制,调用的方法会压在栈里面

    • 静态方法 static(和类一起加载的,类一存在就能使用)

    • 非静态方法 (实例化后才加载,即是 new 一个类的实例对象之后才能调用

  • 相关阅读:
    POJ 1426 Find The Multiple(数论——中国同余定理)
    POJ 2253 Frogger(Dijkstra变形——最短路径最大权值)
    POJ 3790 最短路径问题(Dijkstra变形——最短路径双重最小权值)
    POJ 3278 Catch That Cow(模板——BFS)
    HDU 1071 The area
    HDU 1213 How Many Tables(模板——并查集)
    POJ 1611 The Suspects
    light oj 1214 Large Division
    POJ 1258 Agri-Net(Prim算法求解MST)
    POJ 2387 Til the Cows Come Home(模板——Dijkstra算法)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hazhaxuan/p/16197316.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