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网络基础术语


    计算机网络分类方法

    1. 按交换功能分类:报文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络,电路交换网络

    2. 按作用范围分类: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3. 按使用者类型分类:公用网,专用网

    4. 按拓扑结构分类:总线型,星型,环形,树型,网型

     

    传输介质(网线)的分类

    1. 双绞线 (又分为 : STP(屏蔽双绞线),UTP(非屏蔽双绞线)),理论最大距离:100米

    2. 同轴电缆 (分为粗缆-500米,细缆-100米)    (-----粗缆横截面积大,所以阻抗大,所以传输过程中能量衰减慢,所以传输距离长)

    3. 光缆 (光纤:又分为单模光纤,多模光纤)

     

    1. 按交换功能分类:报文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络,电路交换网络

    2. 按作用范围分类: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3. 按使用者类型分类:公用网,专用网

    4. 按拓扑结构分类:总线型,星型,环形,树型,网型

     

    传输介质(网线)的分类

    1. 双绞线 (又分为 : STP(屏蔽双绞线),UTP(非屏蔽双绞线)),理论最大距离:100米

    2. 同轴电缆 (分为粗缆-500米,细缆-100米)

    3. 光缆 (光纤:又分为单模光纤,多模光纤)

     

    差错控制

    1. 差错 检测的方法: 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

      CRC 的工作原理是:

      1. 首先把帧里的数据(除了帧定界符SFD和前导符) 进行模二运算,

        通过双方约定好的(使用的N位CRC),则除数为N+1位,在原帧数据里,

        补0为k+n位,然后求得N位的余数 (这个作为FCS- 帧校验序列,俗称帧尾),

        也就是把这个FCS放在数据后-帧的尾部。

      2. 接收方收到这个帧的时候,以同样的方式进行模2运算,得出余数与FCS字段

        判断是否相等,相等则为比特无差错。

      3. 但不能保证传输无差错,比如帧丢失,失序,重复

    2. 纠错码 是一种能让接收端能够自动的纠正传输中所产生差错的码。基本思路是在所有发送的

      符号组成的序列中,挑出一部分作为信息的代表,发过去。

      接收端解码,若收到的信号不是码中的一个码字,则判断出错。根据"距离"去纠正他。

      又有一种叫汉明码.

    3. 检错码 在传输过程中发生错误后,在接收端能自动检查并发现错误的编码

      1. 奇偶校验码 比如ASCII 7位,在后面补充1位(根据奇校验或偶校验,去补够奇数个1或偶数个1),接收端 以同样的方法检测.

      2. 循环冗余编码 CRC

    4.  

      1. 前向纠错。实时性好,单工通信采用。

      2. 自动重发请求(ARQ)。强调检错能力,不要求有纠错能力

    协议

    定义: 协议是两个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一组规则的集合

    协议三要素

    1. 语法 : 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和格式,比如IP地址的格式,Ipv6地址的格式,mac地址的格式

    2. 语义: 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用来说明通信双方应当怎么做, 用于协调与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

    3. 时序 事件实现的先后顺序,比如TCP连接的先后顺序.

    服务访问点SAP

    1. 在同一系统中上下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时, 所交换信息的地方,就叫SAP服务访问点.

    2. 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 比如数据链路层向网络层提供服务,然后通知网络层取走该层的帧,

      网络层用这个帧,去掉帧头帧尾,提取出IP数据报,这个交互的地方就叫服务访问点.

    3. 重点:网络层和传输层的SAP为port,端口号,通过查看端口号,决定交给应用层哪个应用。

    数据链路

    在一段相邻结点的线路上,通过一些必要的通信协议来控制这些数据的传输,把实现这些协议的硬件

    和软件加到这段链路上,就是数据链路.

    术语中常说的一段链路:是一般指路由器和路由器之间的那一段链路,位于同一个广播域内,是一个网段。

    TCP/IP四层协议栈模型

    tip: 又叫DoD模型

    如图:

    tip:(翻译和叫法的不同而已,可以叫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入层)

     

    应用层

    1. 应用层之间是不同的应用进程之间的通信,不同的应用进程具有不同的网络协议。

    2. 应用层也规定了不同的网络应用所使用的协议,万维网WWW的HTTP协议,域名系统DNS,

      电子邮件协议SMTP等

    3. 数据单元PDU为 报文

    传输层

    1.任务是负责为两台主机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应用进程利用这个服务,去传送应用层报文,通用:就是针对不同的应用程序都可以。

    2.由一台主机同时运行多个进程,运输层复用这些进程,然后根据不同的传输协议封装成不同的报文段,发送到接收端。接收端又根据报文头部,去拆封数据报,分用,发给不同的应用进程去处理。

    网络层

    1. 把由传输层接收到的报文封装成IP数据报(又叫分组)。

    2. 为分组选择最佳的路由,发到下一条路由器。

    网络接入层

    负责接入到另外一个异构网络,包含了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把分组加上帧头,帧尾,封装成帧在链路(一段一段的)间进行传输。还可以实现差错控制,透明传输等。

    而物理层针对物理接口的标准协议,比如定义了各种电缆,和接口,最经典的为RJ45协议。或者传输速率,比如100BASE T 100兆的基带传输速率

    还有UTP (Unshielded Twisted Pair)非屏蔽双绞线,STP屏蔽双绞线等

    TCP/IP四层协议栈模型

    tip: 又叫DoD模型

    如图:

    tip:(翻译和叫法的不同而已,可以叫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入层)

     

    应用层

    1. 应用层之间是不同的应用进程之间的通信,不同的应用进程具有不同的网络协议。

    2. 应用层也规定了不同的网络应用所使用的协议,万维网WWW的HTTP协议,域名系统DNS,

      电子邮件协议SMTP等

    3. 数据单元PDU为 报文

    传输层

    1.任务是负责为两台主机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应用进程利用这个服务,去传送应用层报文,通用:就是针对不同的应用程序都可以。

    2.由一台主机同时运行多个进程,运输层复用这些进程,然后根据不同的传输协议封装成不同的报文段,发送到接收端。接收端又根据报文头部,去拆封数据报,分用,发给不同的应用进程去处理。

    网络层

    1. 把由传输层接收到的报文封装成IP数据报(又叫分组)。

    2. 为分组选择最佳的路由,发到下一条路由器。

    网络接入层

    负责接入到另外一个异构网络,包含了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把分组加上帧头,帧尾,封装成帧在链路(一段一段的)间进行传输。还可以实现差错控制,透明传输等。

    而物理层针对物理接口的标准协议,比如定义了各种电缆,和接口,最经典的为RJ45协议。或者传输速率,比如100BASE T 100兆的基带传输速率

    还有UTP (Unshielded Twisted Pair)非屏蔽双绞线,STP屏蔽双绞线等

  • 相关阅读:
    selenium之 定位以及切换frame(iframe)
    selenium3+python3中的嵌套页面定位元素
    selenium3+python3隐式等待
    显示等待、隐式等待和强制等待的区别
    python3+selenium3自动化测试—元素等待-等待显示
    selenium3+python3自动化测试仿键盘操作(全选、复制、剪贴、粘贴)
    selenium3+python3自动化测试鼠标操作(双击、右键、悬停)
    python3+selenium3在百度首页中定位登录按钮并登陆
    在数据库中根据某个值递增更新(update)某个字段
    phpcms中content主要使用的详情列表关系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hanp/p/10931457.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