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网络】第五章 数据链路层(3)


    四.ARP协议

    1. MAC地址(LAN地址、物理地址、以太网地址)

    1)作用:用于局域网内标识一个帧从哪个接口发出,到达哪个物理相连的其他接口

    2)固化在网卡的ROM中(唯一的),有时可以软件设置

    3)表示:十六进制、六个字节,如1A-2F-BB-76-09-AD

    4)管理:IEEE统一管理与分配前24个比特给网卡生产商,生产商分配后24个比特

    5MAC地址 vs IP地址

      ·MAC地址:平面地址,可携带,可从一个LAN移到另一个LAN,相当于身份证号

      ·IP地址:层次地址,不可携带,依赖于结点连接到哪个子网,相当于邮政地址

    2. ARP:地址解析协议

    (1)问题:在同一个LAN内,如何在一直目的接口的IP地址的前提下确定其MAC地址

    (2)ARP表:即插即用

      ·LAN中的每个IP结点维护一个表,储存<IP地址; MAC地址; TTL>

      ·TTL通常为20min,经过这个时间后,映射关系会被遗弃

    (3)过程

      ·A想发送数据报给BBMAC地址不在AARP表中

      ·A广播ARP查询分组,其中包含BIP地址,目的MAC地址为全1LAN中所有结点都接收查询

      ·B接收ARP查询分组,IP地址匹配成功,向A应答BMAC地址(单播)

      ·A在其ARP 表中缓存BIP-MAC地址对,直至超时

     

    3. 寻址:从一个LAN路由到另一个LAN

    (1)A构造IP数据报,其中源IP地址是A的,目的地址是B

    (2)A构造链路层帧,其中源MAC地址是A的,目的MAC地址是R左端的,封装ABIP数据报

    (3)帧从A发送至RR接收帧,提取IP数据报,传递给上层IP协议

    (4)R转发IP数据报(源和目的IP地址不变)

    (5)R创建链路层帧,其中源MAC地址是R右端的,目的MAC地址是B的,封装ABIP数据报

     

    五.以太网

    1. 优势:造价低廉、应用广泛、简单偏移、满足网络速率需求

    2. 物理拓扑

    1)总线(同轴电缆):所有节结点在同一冲突域

    2)星形(中心交换机):目前主流网络拓扑,每个结点一个单独冲突域

    3. 不可靠、无连接服务

    1)无连接:发送帧的网卡与接收帧的网卡间没有握手过程

    2)不可靠:接收王可不向发送网卡确认,差错帧直接丢弃,数据恢复依靠高层协议

    3)以太网的MAC协议:采用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的CSMD/CD

    4. 以太网CSMD/CD算法

    1NIC从网络层接收数据报,创建数据帧

    2)监听信道,若空闲则开始发送帧,否则一直监听直到信道空闲

    3NIC发送完整个帧,而没有检测到其他结点的数据发送,NIC确认帧发送成功

    4)若NIC检测到其他结点的数据发送,中止发送,发送堵塞信号

    5)中止发送后,NIC进入二进制指数退避

      ·第m次连续冲突后

        - n = Min(m, 10)

        - NIC{0, 1, 2, ..., 2^n - 1}中随机选择一个数K

        - NIC等待512K比特的传输延迟时间,返回第二步

      ·连续冲突次数越多,平均等待时间越长

    5. 以太网帧结构

     

    (1)前导码:8B7个字节的10101010,第8个字节为10101011

    (2)目的/MAC地址:6B,全1表示广播地址

    (3)类型:2B,指示帧中封装的是哪种高层协议的分组

    (4)数据:46-1500B,上层协议载荷

     

    (5)CRC4B,循环冗余校验码,丢弃差错帧

    6. 不同以太网标准:相同的MAC协议和帧格式,不同的速率和物理介质

    7. 交换机

    1)链路层设备

      ·存储-转发以太网帧

      ·检验到达帧的目的MAC地址,选择性地向一个或多个输出链路转发帧

      ·利用CSMA/CD访问链路,发送帧

      ·透明:主机无法感知交换机的存在

      ·即插即用

    2)多端口间同时传输

      ·主机利用独享链路直接连接交换机

      ·交换机缓存帧

      ·全双工发送帧,每段链路一个独立的冲突域,即AABB’可同时传输

     

    3)交换机转发表:交换表

      ·交换表项:主机MAC地址,到达主机的接口,时间戳

      ·自学习:收到帧时,学习源MAC地址,将信息记录到交换表中

      ·帧过滤/转发

     

    (4)组织机构网络:IP子网 = 广播域

    (5)交换机 vs 路由器

      ·均为存储-转发设备:路由器是网络层设备,交换机是链路层设备

      ·均使用转发表:路由器利用路由算法和IP地址,交换机利用自学习和MAC地址

     

    8. 虚拟局域网(VLAN

    1)动机:不使用路由器即可划分广播域

    2)支持VLAN划分的交换机可以在一个物理LAN架构上配置、定义多个VLAN

    3)基于端口的VLAN

      ·通过划分端口将单一的物理交换机视为两个独立虚拟交换机,进行流量隔离

      ·端口可以动态地分配给不同VLAN

      ·两个VLAN间通过路由进行转发

    4)跨越多交换机地VLAN

      ·多线缆连接:每个线缆连接一个VLAN

      ·中继端口:在跨域多个物理交换机定义地VLAN承载帧,为避免歧义,必须携带VLAN ID信息,802.1Q协议为经过中继端口转发的帧增加/去除额外的首部域

      ·802.1Q VLAN帧格式

     

  • 相关阅读:
    Traits——信息输入界面
    Traits——安装/第一个界面
    opencv——如何安装opencv—python
    python——如何将列表中的元素全部取出来变成列表
    Pandas——循环路径下的文件将所有的txt文件进行合并
    股票交易
    良知?
    同源策略
    同步 异步 阻塞 非阻塞
    线程安全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hangyushuqing/p/10012425.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