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VA的封装


    什么是封装?

      在定义类的时候,如果可以直接修改类中的字段那么就可能会出现以下的情况,age可以设置成1000,score可以设置为10000

      所以就引出了封装的概念,那么什么是封装呢或者说封装可以实现那些目的

    1. 封装可以隐藏实现的细节
    2. 让使用者只能通过实现写好的访问方法来访问这些字段,这样一来我们只需要在这些方法中增加逻辑控制,限制对数据的不合理访问、
    3. 方便数据检查,有利于于保护对象信息的完整性
    4. 便于修改,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

      为了实现良好的封装,需要从两个方面考虑

    1. 把字段(成员变量)和实现细节隐藏起来,不允许外部直接访问
    2. 把方法暴露出来,让方法控制这些成员变量进行安全的访问和操作

      因此,封装就有两个含义:把该隐藏的隐藏起来,把该暴露的暴露出来。

    实现封装的方式:使用访问控制符

      java提供了三种访问权限,准确的说还有一种是默认的访问权限,加上它一共四种。

    • private   在当前类中可访问
    • default        在当前包内和访问
    • protected    在当前类和它派生的类中可访问
    • public          公众的访问权限,谁都能访问

    JAVA中包的概念

    Java中用package关键字定义一个包,下面通过几个实验,理解Java中的包的概念和作用。

    实验1:先看一个无包的情形

    在G盘下新建一个Test.java,如图1:

    写下面这些代码

    1.  
      <span style="font-size:24px;">public class PackageTest{
    2.  
       
    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4.  
       
    5.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6.  
       
    7.  
      }
    8.  
      }</span>

    然后保存,然后打开控制台(win+R--输入cmd--回车即可),输入  G:--回车  进入G盘,输入  javac PackageTest.java  编译PackageTest.java,具体如下图:

    编译成功之后,会发现与PackageTest.java同目录下多了一个文---PackageTest.class,运行的时候执行的就是该文件,如下图:

    运行这个程序,在控制台输入 java PackageTest ,运行结果如下:

    这是没有包的情形,下面看看有包的情形。

    实验2:

    将实验1中的G盘下的PackageTest.class文件删除,打开PackageTest.java,在前面加上这些内容:

    1.  
      <span style="font-size:24px;">package p1.p2.p3;
    2.  
      </span>

    再在控制台输入javac PackageTest.java编译程序,如果没有其他提示证明编译成功,编译结果如下:

    同样可以查看G盘下又多了一个PackageTest.class文件,用同样的方法运行程序,在控制台输入java PackageTest,结果是这样的:

    意思就是找不到PackageTest这个类,为什么呢?因为在PackageTest.java中定义了包。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接下来,我们在G盘下新建一个文件夹p1,在p1下新建一个文件夹p2,在p2下新建一个文件p3,再把G盘下的PackageTest.class文件放到文件夹p3中,如下图:

    再在控制台运行这个程序,输入java PackageTest,结果如下:

    还是找不到这个类,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类的名字不是PackageTest了,而是p1.p2.p3.PackageTest了,所以正确运行这个程序的方法是:

    在控制台输入 java p1.p2.p3.PackageTest 就能得到想要的结果了:

    从上面的实验可以看出:

    1.包对.java源文件没有作用,只对.class字节码文件起作用。

    2.包相当于一个字节码的相对路径。例如上例中PackageTest.class的绝对路径就是:

    G:p1p2p3

    引入包可以防止文件名之间的冲突(例如一个公司的网站域名为:www.abc.def.cn,则这个公司的程序员可以将所有的包设置为cn.def.abc)。

    package

    C/C++ 的 #include会把所包含的内容在编译时添加到程序文件中,而java的import则不同。

    这里我们先了解一下Java 的 package 到底有何用处。

    package名称就像是我们的姓,而class名称就像是我们的名字 。package和package的附属关系用”.”来连接,这就像是复姓。比如说 java.lang.String就是复姓 java.lang,名字為 String 的类别;java.io.InputStream 则是复姓 java.io,名字為 InputStream的类别。

    Java 会使用 package 这种机制的原因也非常明显,就像我们取姓名一样 ,光是一间学校的同一届同学中,就有可能会出现不少同名的同学,如果不取姓的话,那学校在处理学生资料,或是同学彼此之间的称呼,就会发生很大的困扰。相同的,全世界的 Java 类数量,恐怕比日本人还多,如果类别不使用package名称,那在用到相同名称的不同类时, 就会产生极大的困扰。所以package这种方式让极大降低了类之间的命名冲突。

    Java 的package名称我们可以自己取,不像人的姓没有太大的选择 ( 所以出现很多同名同姓的情况 ),如果依照 Sun 的规范来取套件名称,那理论上不同人所取的套件名称不会相同 ( 需要的话请参阅 “命名惯例” 的相关文章 ),也就不会发生名称冲突的情况。

    可是现在问题来了,因為很多package的名称非常的长,在编程时,要使用一个类要将多个包名.类名完全写出,会让代码变得冗长,减低了简洁度。例如

    java.io.InputStream is = java.lang.System.in;
    java.io.InputStreamReader isr= new java.io.InputStreamReader(is);
    java.io.BufferedReader br = new java.io.BufferedReader(isr);
    • 1
    • 2
    • 3

    显得非常麻烦,于是Sun公司就引入了import。


    import

    import就是在java文件开头的地方,先说明会用到那些类别。 
    接着我们就能在代码中只用类名指定某个类,也就是只称呼名字,不称呼他的姓。

    首先,在程序开头写:

    import java.lang.System;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Reader;
    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
    • 1
    • 2
    • 3
    • 4

    于是我们就可以在程序中这样写到:

    InputStream = System.in;
    InputStreamReader isr = new InputStreamReader(is);
    BufferedReader br = new BufferedReader(isr);
    • 1
    • 2
    • 3

    一个java文件就像一个大房间,我们在门口写着在房间里面的class的姓和名字,所以在房间里面提到某个class就直接用他的名字就可以。例如:

    System 就是指 java.lang.System,而 InputStream 就是指 java.io.InputStream。

    但是如果一个java文件里面有多个同个“姓”,即包名相同的类(例如上面的InputStream,InputStreamReader,BufferedReader都是java.io中的类),我们一一写出显得比较繁杂,所以Sun就让我们可以使用

    import java.lang.*;
    import java.io.*;
    • 1
    • 2

    表示文件里面说到的类不是java.lang包的就是java.io包的。编译器会帮我们选择与类名对应的包。

    那我们可不可以再懒一点直接写成下面声明呢?

    import java.*;
    • 1

    历史告诉我们,这样是不行的。因為那些类别是姓 java.io 而不是姓 java。就像姓『诸葛』的人应该不会喜欢你称他為『诸』 先生吧。这样写的话只会将java包下的类声明,而不不会声明子包的任何类。

    这里注意,java.lang包里面的类实在是太常太常太常用到了,几乎没有类不用它的, 所以不管你有没有写 import java.lang,编译器都会自动帮你补上,也就是说编译器只要看到没有姓的类别,它就会自动去lang包里面查找。所以我们就不用特别去 import java.lang了。

    一开始说 import 跟 #include 不同,是因为import 的功能到此為止,它不像#include 一样,会将其他java文件的内容载入进来。import 只是让编译器编译这个java文件时把没有姓的类别加上姓,并不会把别的文件程序写进来。你开心的话可以不使用import,只要在用到类别的时候,用它的全部姓名来称呼它就行了(就像例子一开始那样),这样跟使用import功能完全一样。


    import的两种导入声明

    • 单类型导入(single-type-import) 
      (例: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
    • 按需类型导入(type-import-on-demand) 
      (例:import java.util.*;)

    有如下属性:

    1. java以这样两种方式导入包中的任何一个public的类和接口(只有public类和接口才能被导入)

    2. 上面说到导入声明仅导入声明目录下面的类而不导入子包,这也是为什么称它们为类型导入声明的原因。

    3. 导入的类或接口的简名(simple name)具有编译单元作用域。这表示该类型简名可以在导入语句所在的编译单元的任何地方使用.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使用该类型所有成员的简名,而只能使用类型自身的简名。 
      例如: java.lang包中的public类都是自动导入的,包括Math和System类.但是,你不能使用它们的成员的简名PI()和gc(),而必须使用Math.PI()和System.gc().你不需要键入的是java.lang.Math.PI()和java.lang.System.gc()。

    4. 程序员有时会导入当前包或java.lang包,这是不需要的,因为当前包的成员本身就在作用域内,而java.lang包是自动导入的。java编译器会忽略这些冗余导入声明(redundant import declarations)。即使像这样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 
      多次导入,也可编译通过。编译器会将冗余导入声明忽略.


    static import静态导入

    在Java程序中,是不允许定义独立的函数和常量的。即什么属性或者方法的使用必须依附于什么东西,例如使用类或接口作为挂靠单位才行(在类里可以挂靠各种成员,而接口里则只能挂靠常量)。

    如果想要直接在程序里面不写出其他类或接口的成员的挂靠单元,有一种变通的做法 : 
    将所有的常量都定义到一个接口里面,然后让需要这些常量的类实现这个接口(这样的接口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Constant Interface”)。这个方法可以工作。但是,因为这样一来,就可以从“一个类实现了哪个接口”推断出“这个类需要使用哪些常量”,有“会暴露实现细节”的问题。

    于是J2SE 1.5里引入了“Static Import”机制,借助这一机制,可以用略掉所在的类或接口名的方式,来使用静态成员。static import和import其中一个不一致的地方就是static import导入的是静态成员,而import导入的是类或接口类型。

    如下是一个有静态变量和静态方法的类

    package com.assignment.test;
    
    public class staticFieldsClass {
        static int staticNoPublicField = 0; 
        public static int staticField = 1;
        public static void staticFunction(){}
    }
    • 1
    • 2
    • 3
    • 4
    • 5
    • 6
    • 7

    平时我们使用这些静态成员是用类名.静态成员的形式使用,即staticFieldsClass.staticField或者staticFieldsClass.staticFunction()。

    现在用static import的方式:

    //**精准导入**
    //直接导入具体的静态变量、常量、方法方法,注意导入方法直接写方法名不需要括号。
    import static com.assignment.test.StaticFieldsClass.staticField;
    import static com.assignment.test.StaticFieldsClass.staticFunction;
    
    //或者使用如下形式:
    //**按需导入**不必逐一指出静态成员名称的导入方式
    //import static com.assignment.test.StaticFieldsClass.*;
    
    public class Static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这里直接写静态成员而不需要通过类名调用
            System.out.println(staticField);
            staticFunction();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弄清楚:

    1. Static Import无权改变无法使用本来就不能使用的静态成员的约束,上面例子的StaticTest和staticFieldsClass不是在同一个包下,所以StaticTest只能访问到staticFieldsClass中public的变量。使用了Static Import也同样如此。

    2. 导入的静态成员和本地的静态成员名字相同起了冲突,这种情况下的处理规则,是“本地优先。

    3. 不同的类(接口)可以包括名称相同的静态成员。例如在进行Static Import的时候,出现了“两个导入语句导入同名的静态成员”的情况。在这种时候,J2SE 1.5会这样来加以处理:

      1. 如果两个语句都是精确导入的形式,或者都是按需导入的形式,那么会造成编译错误。
      2. 如果一个语句采用精确导入的形式,一个采用按需导入的形式,那么采用精确导入的形式的一个有效。

    大家都这么聪明上面的几个特性我就不写例子了。

    static import这么叼那它有什么负面影响吗?

    答案是肯定的,去掉静态成员前面的类型名,固然有助于在频繁调用时显得简洁,但是同时也失去了关于“这个东西在哪里定义”的提示信息,理解或维护代码就呵呵了。 
    但是如果导入的来源很著名(比如java.lang.Math),这个问题就不那么严重了。


    按需导入机制

    使用按需导入声明是否会降低Java代码的执行效率?

    绝对不会!

    一、import的按需导入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NeedImport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rrayList tList = new ArrayList();
        }
    }
    • 1
    • 2
    • 3
    • 4
    • 5
    • 6
    • 7

    编译之后的class文件 :

    //import java.util.*被替换成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即按需导入编译过程会替换成单类型导入。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public class NeedImport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ArrayList();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二、static import的按需导入

    import static com.assignment.test.StaticFieldsClass.*;
    public class StaticNeedImport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staticField);
            staticFunction();
        }
    }
    • 1
    • 2
    • 3
    • 4
    • 5
    • 6
    • 7

    上面StaticNeedImportTest 类编译之后 :

    //可以看出 : 
    //1、static import的精准导入以及按需导入编译之后都会变成import的单类型导入
    import com.assignment.test.StaticFieldsClass;
    
    public class StaticNeedImport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2、编译之后“打回原形”,使用原来的方法调用静态成员
            System.out.println(StaticFieldsClass.staticField);
            StaticFieldsClass.staticFunction();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附加

    这是否意味着你总是可以使用按需导入声明? 
    是,也不是!

    在类似Demo的非正式开发中使用按需导入声明显得很有用。

    然而,有这四个理由让你可以放弃这种声明:

    1. 编译速度:在一个很大的项目中,它们会极大的影响编译速度.但在小型项目中使用在编译时间上可以忽略不计。
    2. 命名冲突:解决避免命名冲突问题的答案就是使用全名。而按需导入恰恰就是使用导入声明初衷的否定。
    3. 说明问题:毕竟高级语言的代码是给人看的,按需导入看不出使用到的具体类型。
    4. 无名包问题:如果在编译单元的顶部没有包声明,Java编译器首选会从无名包中搜索一个类型,然后才是按需类型声明。如果有命名冲突就会产生问题。

    Sun的工程师一般不使用按需类型导入声明.这你可以在他们的代码中找到: 
    在java.util.Properties类中的导入声明: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PrintStream;
    import java.io.PrintWriter;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OutputStream;
    import java.io.Reader;
    import java.io.Writer;
    import java.io.OutputStreamWriter;
    import java.io.BufferedWriter;
    import java.security.AccessController;
    import java.security.PrivilegedAction;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可以看到他们用单类型导入详细的列出了需要的java.io包中的具体类型。


  • 相关阅读:
    算法笔记:树、堆和图
    typora主题配置:公众号一键排版
    算法笔记:哈希表、映射和集合
    Linux Bash之getopt命令行参数解析
    linux上常用命令
    python的selenium如何下载pdf文件
    关于日语分词Japanese segmenter
    python 语种识别的几种方法
    anaconda的安装与使用
    如何去拆分句子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hangruifeng/p/9320561.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