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 1.1自己创建的activity必须要继承类Activity(或其子类)。在activity里,为了实现activity各种状态的切换,你必须实现指定的回调方法。以下是最为重要的两个回调方法 onCreate(): 这是必须实现的回调方法,启动一个 activity时会首先调用此方法。因此,在onCreate()的方法体里,你应该初始化该activity必要的控件。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你必须调用setContentView(View view)方法去呈现用户的界面。 onPause(): 在用户将要离开activity时调用此方法(指的是此时activity处于半透明状态且没有获取用户的焦点)。通常在这样的状态下,你需要处理用户数据的提交、动画处理等操作。 1.2销毁activity 你可以调用finish()方法去销毁一个activity。同样得,你可以调用finishActivity()方法去销毁一个你刚刚启动的activity。 tips: 在多数情况下,你是不需要显式地调用finish…()方法去销毁一个activity。在将要讨论到的activity生命周期里,你可以知道,Android系统会为你管理activity的生命周期,所以你并不需要显式销毁activity(即调用finish类方法)。显式地调用finish类方法,会对用户的体验产生不利的影响,除非你确实是不希望用户返回到此activity(界面),才去显式调用finish类方法。 二、认识activity的生命周期 2、1 Activity的生命周期对它的任务、backstack和与此有关联的activity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想开发出一个健壮的有弹性的Android程序,你需要学会如何去管理activity的生命周期(即调用各种回调方法)。 activity的生命周期主要包含一些三种状态: (1)运行态(Resumedstate) 此时Activity程序显示在屏幕前台,并且具有焦点,可以与用户的操作进行交互,如向用户提供信息、捕获用户单击按钮的事件并做处理。 (2)暂停态(PausedState) 此时Activity程序失去了焦点,并被其他处于运行态的otherActivity取代在屏幕显示,但otherActivity程序并没有覆盖整个屏幕或者具有半透明的效果—此状态即为暂停态。处于暂停态的Activity仍然对用户可见,并且是完全存活的(此时Activity对象存留在内存里,保留着所有状态与成员信息并保持与窗口管理器的连接)。如果系统处于内存不足的情况下,会杀死这个Activity。 (3)停止态(StoppedState) 当Activity完全被另一个otherActivity覆盖时(此时otherActivity显示在屏幕前台),则处于停止态。处于停滞态的Activity依然是存活的(此时Activity对象依然存留在内存里,保留着所有的状态和与成员信息,但没有与窗口管理器保持连接),而且它对用户是不可见的,如果其他地方需要内存,系统会销毁这个Activity。 处于暂停态(PausedState)或者停止态(Stopped State)的Activity,系统可以通过调用finish()方法或者直接终止它的进程来销毁此Activity(从内存中清楚此Activity对象)。被finish()或者销毁的Activity再重新打开时,是需要再次初始化此Activity的。
2、2 当一个Activity从一种状态转到另一种状态时,会通过调用回调方法来通知这种变化。这些回调方法都是可以重写的,你可以根据程序的的需要来选择重写对应的回调方法。以下列出了Activity生命周期里的基本回调方法:
package com.tutor.activitydemo; import android.app.Activity; import android.os.Bundle; import android.util.Log; public class ActivityDemo extends Activity {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TAG = "ActivityDemo"; public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main); Log.e(TAG, "start onCreate~~~");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Start() { super.onStart(); Log.e(TAG, "start onStart~~~");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Restart() { super.onRestart(); Log.e(TAG, "start onRestart~~~");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Resume() { super.onResume(); Log.e(TAG, "start onResume~~~");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Pause() { super.onPause(); Log.e(TAG, "start onPause~~~");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Stop() { super.onStop(); Log.e(TAG, "start onStop~~~");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Destroy() { super.onDestroy(); Log.e(TAG, "start onDestroy~~~"); } }
第三步:运行上述工程,效果图如下(没什么特别的):
打开应用时先后执行了onCreate()->onStart()->onResume三个方法,看一下LogCat视窗如下:
BACK键:当我们按BACK键时,我们这个应用程序将结束,这时候我们将先后调用onPause()->onStop()->onDestory()三个方法,如下图所示:
HOME键:当我们打开应用程序时,比如浏览器,我正在浏览NBA新闻,看到一半时,我突然想听歌,这时候我们会选择按HOME键,然后去打开音乐应用程序,而当我们按HOME的时候,Activity先后执行了onPause()->onStop()这两个方法,这时候应用程序并没有销毁。如下图所示:
而当我们再次启动ActivityDemo应用程序时,则先后分别执行了onRestart()->onStart()->onResume()三个方法,如下图所示:
笔记:在方法体里,必须先调用父类对应的实现方法super.Xxx(),再执行其他的操作(如上面代码所示)。为了习惯,下面也提供一些代码来测试一些这些方法的使用,在博客的最后面。 总的来说,这些回调方法定义了Activity整个生命周期。在生命周期里通过重写这些回调方法,,你可以监控以下下三个嵌套的方法循环。 完整存活的时间: Activity的完整存活的时间是自第一次调用onCreate()开始,直至调用onDestroy()为止。Activity在onCreate()中设置所有“全局”状态以完成初始化,而在onDestroy()中释放所有系统资源。例如,如果Activity有一个线程在后台运行从网络下载数据,它会在onCreate()创建线程,而在 onDestroy()销毁线程。 可见状态的时间: Activity的可见状态是自onStart()调用开始直到相应的onStop()调用结束。在此期间,用户可以在屏幕上看到Activity,尽管它也许并不是位于前台或者也不与用户进行交互。在这两个方法之间,我们可以保留用来向用户显示这个Activity所需的资源。
例如,当用户不再看见我们显示的内容时,我们可以在onStart()中注册一个BroadcastReceiver来监控会影响UI的变化,而在onStop()中来注消。onStart() 和 onStop() 方法可以随着应用程序是否为用户可见而被多次调用。 显示在前台的时间: Activity的前台显示是自onResume()调用起,至相应的onPause()调用为止。在此期间,Activity位于前台最上面并与用户进行交互。Activity会经常在暂停和恢复之间进行状态转换——例如当设备转入休眠状态或者有新的Activity启动时,将调用onPause() 方法。当Activity获得结果或者接收到新的Intent时会调用onResume()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