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的】
我们这里所说的跳板,指的是一种可以帮助你获得新观点的媒介。准确地说,“跳板”只是一个暂时存在的想法。就像我们不会永远停留在跳板上一样,我们使用思维“跳板”也不会停留在它上面,而是为了经由这个跳板去寻找新的思维方法。对于“跳板”这种暂时存在的想法,我们可以先不去考虑它的对错,而是要看它是否有利用价值,以及能够得出什么样的新思想。学过本课后,你应该能熟练运用“PO”去制造“跳板”。
【问题】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身高1.8米的胖子和一个身高1.86米的瘦子比谁高,胖子想和瘦子开个玩笑,于是他向瘦子和在场的人强调:“我比瘦子高”大家都知道这个结论是非常荒谬的,都持否定态度。可是胖子很快找出了证明自己高的方法:他要求瘦子和他躺在地上,比较谁的肚子高出地面更多,胖子是利用什么作为跳板战胜瘦子的?
【介绍】
胖子的做法是已“PO:我比瘦子高”这个看似错误的观点作为跳板并引导自己找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实际上,胖子的三维尺寸里有二维比瘦子高,这真是一个极好的跳板)
从这个示例可以看出,“跳板”的引导作用在于使人们从一个意想不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且以一种出乎意料的手段去达到目的。
本课在逻辑上是承接第一课的。创造性地运用某一观点,目的是通过这个观点来创造新的理念。也就是说,并不对此观点的正确与否进行判断,而是把这个观点当作“跳板”,即作为获得新观点的路径。
且看另一个事例:假设要求我们考虑如何解决工厂污染河流而使下游的人们生活困难的问题。我们说:“所有的工厂应该建在他们自己的下游”这种想法很荒谬,如对其进行判断便会马上被否定。但我们说:“PO:所有的工厂应该成为他们自己的下游”然后把这个观点作为跳板。很快我们便得出此结论:为了使工厂成为自己的下游,我们只需将工厂的排水管与饮水管位置对调一下。我们可以立法规定饮水管只能在排水管的下游,这样每个工厂都会受到自己所排污水的损害,不得不想办法净化污水。
无论新的观点,即解决问题的手段,与所用的“跳板”多么相近都没有关系。所谓“跳板知识暂时存在的念头,用过以后便不再保留了。设置”跳板"的诀窍在于故意说些不可能或不合理的事情,以刺激自己思考。最简单的方法是颠倒是非、内外、上下或前后(如PO:汽车应该控制交通灯)
其实在很多时候,跳板不需要刻意去设置。一个人独自思考时常会冒出一些看似荒谬的想法,或者别人有时提出一些你明知道是错误的说法。在这种情况下,不要急于否定这些“荒谬”和“错误”,更好的方法是将它们当作跳板。这并不意味着最后得接受这些荒谬和错误,承认它们是合情合理的,而是说可以利用他们来开拓思维的广度和看问题的角度,寻找和确立新的、不同于以往的思维方法。如果不能借助他们引导出其他有趣的和有价值得想法,便可否定他们,但在此之前,应肯定他们的跳板作用。
不要急于判断观点的对错,而应该创造性地使用它们,将它们作为跳板,看看能引出什么样的新观点。
【定义】
跳板方法是跳出惯有的思维模式获取新的思维方式的路径和机会。它的作用在于帮助选择一个与以往不同的思考问题的角度,并以一种非常巧妙地手段达到目的。通常来说,这需要思考者具有开放的态度,不依照当作“跳板”的观点本身的价值来对待它,而以最后得出的结果。即以新的思维方法和价值来衡量。
使用“跳板”思维方法需要先确定两点:
1.我们为什么作为“跳板”?
2.我们要从这块“跳板”移向何方?
用来做“跳板”的观点所表达的意思必须十分明确,意思含糊的观点是不能用来做“跳板”的
如何“制造”跳板?
1.通过讨论或思考得出一些观点,以PO的方式对待这些观点并将其作为“跳板”。而不要急于判断这些观点的对错。
2.将一些出人意料的、不可能的或不合理的观点作为“跳板”
3.将一些事物的因果进行前后、上下或内外的颠倒,得出新的观点并将其作为“跳板”
【范例】
请看下面这个陈述:“PO:在一场篮球比赛中,两队能同时取胜。”
你可以认为这种结论是愚蠢的,可笑的或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用PO的方式来看待这个结论,这是一个明确的陈述,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个“跳板”。通过这个“跳板”。我们可以创造性地得出一个新结论:一场篮球比赛分上、下两个半场,参赛的两支球队有可能分别在上下半场取胜,如果把每个半场当作一场独立的比赛,那两队不就同时取胜来吗?
这只是使用跳板的一个例子,应该牢记的是,我们每个人在应用跳板方法时,不要去论证跳板的正确性或试图去完善它,因为它只是引导我们得出新观点的路径,一旦我们达到目的,跳板就没有利用价值来。
【原则】
1.所谓“跳板”,只是引导我们通向另外一个观点的途径,只是暂时存在的想法,所以“跳板”作为一种观点或想法,无所谓对错。
2.“跳板”不需要去刻意设计,有时你可能会冒出一些荒谬的想法,不要急于否定它们,看看他们能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本节小结】
即使是一个看上去非常荒谬的观点对于我们来说也可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引导我们产生另外一些新的想法。因此我们不应仅局限于这个观点本身的是或非,我们的目光应该放在如何利用这个观点上。
关于本书的所有章节内容,可以参考以下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