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ookeeper 安装和配置


    单机模式

    下载zookeeper的安装包之后, 解压到合适目录. 进入zookeeper目录下的conf子目录, 创建zoo.cfg:

    tickTime=2000    
    dataDir=/Users/apple/zookeeper/data    
    dataLogDir=/Users/apple/zookeeper/logs    
    clientPort=4180  

     参数说明:

    • tickTime: zookeeper中使用的基本时间单位, 毫秒值.
    • dataDir: 数据目录. 可以是任意目录.
    • dataLogDir: log目录, 同样可以是任意目录. 如果没有设置该参数, 将使用和dataDir相同的设置.
    • clientPort: 监听client连接的端口号.

    至此, zookeeper的单机模式已经配置好了. 启动server只需运行脚本

    bin/zkServer.sh start  

    Server启动之后, 就可以启动client连接server了, 执行脚本:

    bin/zkCli.sh -server localhost:4180  

    伪集群模式

    所谓伪集群, 是指在单台机器中启动多个zookeeper进程, 并组成一个集群. 以启动3个zookeeper进程为例.

    将zookeeper的目录拷贝3份:

    1. |--zookeeper0  
    2. |--zookeeper1  
    3. |--zookeeper2 

     更改zookeeper0/conf/zoo.cfg文件为:

    tickTime=2000    
    initLimit=5    
    syncLimit=2    
    dataDir=/Users/apple/zookeeper0/data    
    dataLogDir=/Users/apple/zookeeper0/logs    
    clientPort=4180  
    server.0=127.0.0.1:8880:7770    
    server.1=127.0.0.1:8881:7771    
    server.2=127.0.0.1:8882:7772 

    新增了几个参数, 其含义如下:

    • initLimit: zookeeper集群中的包含多台server, 其中一台为leader, 集群中其余的server为follower. initLimit参数配置初始化连接时, follower和leader之间的最长心跳时间. 此时该参数设置为5, 说明时间限制为5倍tickTime, 即5*2000=10000ms=10s.
    • syncLimit: 该参数配置leader和follower之间发送消息, 请求和应答的最大时间长度. 此时该参数设置为2, 说明时间限制为2倍tickTime, 即4000ms.
    • server.X=A:B:C 其中X是一个数字, 表示这是第几号server. A是该server所在的IP地址. B配置该server和集群中的leader交换消息所使用的端口. C配置选举leader时所使用的端口. 由于配置的是伪集群模式, 所以各个server的B, C参数必须不同.

    参照zookeeper0/conf/zoo.cfg, 配置zookeeper1/conf/zoo.cfg, 和zookeeper2/conf/zoo.cfg文件. 只需更改dataDir, dataLogDir, clientPort参数即可.

    在之前设置的dataDir中新建myid文件, 写入一个数字, 该数字表示这是第几号server. 该数字必须和zoo.cfg文件中的server.X中的X一一对应.
    /Users/apple/zookeeper0/data/myid文件中写入0, /Users/apple/zookeeper1/data/myid文件中写入1, /Users/apple/zookeeper2/data/myid文件中写入2.

    分别进入/Users/apple/zookeeper0/bin, /Users/apple/zookeeper1/bin, /Users/apple/zookeeper2/bin三个目录, 启动server.
    任意选择一个server目录, 启动客户端:

    bin/zkCli.sh -server localhost:4180  

     

    集群模式

    集群模式的配置和伪集群基本一致.
    由于集群模式下, 各server部署在不同的机器上, 因此各server的conf/zoo.cfg文件可以完全一样.
    下面是一个示例:

    tickTime=2000    
    initLimit=5    
    syncLimit=2    
    dataDir=/home/zookeeper/data    
    dataLogDir=/home/zookeeper/logs    
    clientPort=4180  
    server.43=10.1.39.43:2888:3888  
    server.47=10.1.39.47:2888:3888    
    server.48=10.1.39.48:2888:3888  

    示例中部署了3台zookeeper server, 分别部署在10.1.39.43, 10.1.39.47, 10.1.39.48上. 需要注意的是, 各server的dataDir目录下的myid文件中的数字必须不同.

    10.1.39.43 server的myid为43, 10.1.39.47 server的myid为47, 10.1.39.48 server的myid为48.

    重要配置说明

    1、myid文件和server.myid  在快照目录下存放的标识本台服务器的文件,他是整个zk集群用来发现彼此的一个重要标识。

    2、zoo.cfg 文件是zookeeper配置文件 在conf目录里。

    3、log4j.properties文件是zk的日志输出文件 在conf目录里用java写的程序基本上有个共同点日志都用log4j,来进行管理。

    zkEnv.sh和zkServer.sh文件

    zkServer.sh 主的管理程序文件
    zkEnv.sh 是主要配置,zookeeper集群启动时配置环境变量的文件
    注意
    ZooKeeper server will not remove old snapshots and log files when using the default configuration (see autopurge below), this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operator
    zookeeper不会主动的清除旧的快照和日志文件,这个是操作者的责任。

    但是可以通过命令去定期的清理。

    第一种:

    #!/bin/bash 
     
    #snapshot file dir 
    dataDir=/opt/zookeeper/zkdata/version-2
    #tran log dir 
    dataLogDir=/opt/zookeeper/zkdatalog/version-2
    
    #Leave 66 files 
    count=66 
    count=$[$count+1] 
    ls -t $dataLogDir/log.* | tail -n +$count | xargs rm -f 
    ls -t $dataDir/snapshot.* | tail -n +$count | xargs rm -f 
    
    #以上这个脚本定义了删除对应两个目录中的文件,保留最新的66个文件,可以将他写到crontab中,设置为每天凌晨2点执行一次就可以了。
    
    #zk log dir   del the zookeeper log
    #logDir=
    #ls -t $logDir/zookeeper.log.* | tail -n +$count | xargs rm -f

    第二种:对于上面这个执行,ZK自己已经写好了脚本,在bin/zkCleanup.sh中,所以直接使用这个脚本也是可以执行清理工作的。

    第三种:从3.4.0开始,zookeeper提供了自动清理snapshot和事务日志的功能,通过配置 autopurge.snapRetainCount 和 autopurge.purgeInterval 这两个参数能够实现定时清理了。这两个参数都是在zoo.cfg中配置的:

    autopurge.purgeInterval  这个参数指定了清理频率,单位是小时,需要填写一个1或更大的整数,默认是0,表示不开启自己清理功能。
    autopurge.snapRetainCount 这个参数和上面的参数搭配使用,这个参数指定了需要保留的文件数目。默认是保留3个。
     
    推荐使用第一种方法,对于运维人员来说,将日志清理工作独立出来,便于统一管理也更可控
     
    检查服务状态
    ./zkServer.sh status
    JMX enabled by default
    Using config: /opt/zookeeper/zookeeper-3.4.6/bin/../conf/zoo.cfg  #配置文件
    Mode: follower  #他是否为领导

    zk集群一般只有一个leader,多个follower,主一般是相应客户端的读写请求,而从主同步数据,当主挂掉之后就会从follower里投票选举一个leader出来。

    可以用“jps”查看zk的进程,这个是zk的整个工程的main
    
    #执行命令jps
    20348 Jps
    4233 QuorumPeerMain 
  • 相关阅读:
    Java数据类型
    Hadoop之MapReduce单词计数经典实例
    亲戚问你每月多少工资?程序员该如何机智回答
    MySQL进阶操作
    MySQL基础操作
    Redis安装教程
    希尔排序(Shell Sort)
    插入排序(Insertion Sort)
    javascriptの循序渐进(一)
    css Animation初体验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hangjianbin/p/6285596.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