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件委托live,delegate,on区别


    事件委托

    我们知道,DOM在为页面中的每个元素分派事件时,相应的元素一般都在事件冒泡阶段处理事件。在类似 body > div > a 这样的结构中,如果单击a元素,click事件会从a一直冒泡到div和body(即document对象)。因此,发生在a上面的单击事件,div和body元素同样可以处理。而利用事件传播(这里是冒泡)这个机制,就可以实现事件委托。具体来说,事件委托就是事件目标自身不处理事件,而是把处理任务委托给其父元素或者祖先元素,甚至根元素(document)。

    .live()

    jQuery 1.3新增的live()方法,用法如下:

    $("#info_table td").live("click",function(){/*显示更多信息*/});

    这里的.live()方法会把click事件绑定到$(document)对象,而且只需要给$(document)绑定一次,然后就能够处理后续动态加载的单元格的单击事件。在接收到任何事件时,$(document)对象都会检查事件类型和事件目标,如果是click事件且事件目标是td,那么就执行委托给它的处理程序。

    到目前为止,一切似乎很完美。可惜,事实并非如此。因为.live()方法并不完美,它有如下几个主要缺点:

    • $()函数会找到当前页面中的所有td元素并创建jQuery对象,但在确认事件目标时却不用这个td元素集合,而是使用选择符表达式与event.target或其祖先元素进行比较,因而生成这个jQuery对象会造成不必要的开销;

    • 默认把事件绑定到$(document)元素,如果DOM嵌套结构很深,事件冒泡通过大量祖先元素会导致性能损失;

    • 只能放在直接选择的元素后面,不能在连缀的DOM遍历方法后面使用,即$("#infotable td").live...可以,但$("#infotable").find("td").live...不行;

    • 收集td元素并创建jQuery对象,但实际操作的却是$(document)对象,令人费解。

    解决之道

    为了避免生成不必要的jQuery对象,可以使用一种叫做“早委托”的hack,即在$(document).ready()方法外部调用.live():

    (function($){
        $("#info_table td").live("click",function(){/*显示更多信息*/});
    })(jQuery);

    在此,(function($){...})(jQuery)是一个“立即执行的匿名函数”,构成了一个闭包,可以防止命名冲突。在匿名函数内部,$参数引用jQuery对象。这个匿名函数不会等到DOM就绪就会执行。注意,使用这个hack时,脚本必须是在页面的head元素中链接和(或)执行的。之所以选择这个时机,因为这时候刚好document元素可用,而整个DOM还远未生成;如果把脚本放在结束的body标签前面,就没有意义了,因为那时候DOM已经完全可用了。

    为了避免事件冒泡造成的性能损失,jQuery从1.4开始支持在使用.live()方法时配合使用一个上下文参数:

    $("td",$("#info_table")[0]).live("click",function(){/*显示更多信息*/});

    这样,“受托方”就从默认的$(document)变成了$("#infotable")[0],节省了冒泡的旅程。不过,与.live()共同使用的上下文参数必须是一个单独的DOM元素,所以这里指定上下文对象时使用的是$("#infotable")[0],即使用数组的索引操作符来取得的一个DOM元素。

    .delegate()

    如前所述,为了突破单一.bind()方法的局限性,实现事件委托,jQuery 1.3引入了.live()方法。后来,为解决“事件传播链”过长的问题,jQuery 1.4又支持为.live()方法指定上下文对象。而为了解决无谓生成元素集合的问题,jQuery 1.4.2干脆直接引入了一个新方法.delegate()。

    使用.delegate(),前面的例子可以这样写:

    $("#info_table").delegate("td","click",function(){/*显示更多信息*/});

    使用.delegate()有如下优点(或者说解决了.live()方法的如下问题):

    • 直接将目标元素选择符("td")、事件("click")及处理程序与“受拖方”$("#info_table")绑定,不额外收集元素、事件传播路径缩短、语义明确;

    • 支持在连缀的DOM遍历方法后面调用,即支持$("table").find("#info").delegate...,支持精确控制;

    可见,.delegate()方法是一个相对完美的解决方案。但在DOM结构简单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live()。

    提示:使用事件委托时,如果注册到目标元素上的其他事件处理程序使用.stopPropagation()阻止了事件传播,那么事件委托就会失效。

     在下列情况下,应该使用.live()或.delegate(),而不能使用.bind():

    • 为DOM中的很多元素绑定相同事件;

    • 为DOM中尚不存在的元素绑定事件;

     .on()

    根据jQuery 1.7 Beta 1的发版说明,jQuery 1.7为了解决.bind()、.live()和.delegate()并存造成的不一致性问题,将会增加一对新的事件方法:.on()和.off(),以下为on()的实现方式:

    .on( events [, selector ] [, data ], handler(eventObject) )

    一个简单的事件绑定如 $('button').on('click',function(){}); 与bind()无二样。
    在需要为较多的元素绑定事件的时候,优先考虑事件委托,可以带来性能上的好处。比如: 

     

    如上图,将click事件绑定在document对象上,页面上任何元素发生的click事件都冒泡到document对象上得到处理。

    注意到.on()的描述中第二个可选参数:selector。如下图,添加了第二个参数,选择符button:

     结果:

    当事件冒泡到document对象时,检测事件的target,如果与传入的选择符(这里是button)匹配,就触发事件,否则不触发。 

    注意.on()也可以接收一个对象参数,该对象的属性是事件类型,属性值为事件处理函数。下面是官方文档的一个例子:

     

    最后有一点,原先的live()方法,处理函数是默认绑定在document对象上不能变的,如果DOM嵌套结构很深,事件冒泡通过大量祖先元素会导致较大的性能损失。而使用.on()方法,事件只会绑定到$()函数的选择符表达式匹配的元素上(上面我的例子中,为了简单绑定到了document),因此可以精确地定位到页面中的一部分,而事件冒泡的开销也可以减少。delegate()与on()同理,毕竟是用on()实现的:

     .on()和.off():实现方式
    $(elems).on(events, selector, data, fn);
    $(elems).off(events, selector, fn);
    如果指定selector,则为事件委托;否则,就是常规绑定。新旧API对应如下:

     
  • 相关阅读:
    GCD介绍(二): 多核心的性能
    GCD介绍(一): 基本概念和Dispatch Queue
    iOS 中如何监测某段代码运行的时间
    DSOframer 无法正常加载的解决方案
    Hexo 官方主题 landscape-plus 优化
    在 Parallels Desktop 中,全屏模式使用 Win7,唤醒时黑屏
    VS2015 企业版不支持 JavaScript 语法高亮、智能提醒
    解决 Boot Camp 虚拟机升级到 Windows 10 后 Parallels Desktop 不能识别的问题
    利用SkyDrive Pro 迅速批量下载SharePoint Server 上已上传的文件
    SharePoint Server 2013 让上传文件更精彩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hanghuijing/p/6807518.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