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va 服务治理办法


    在大规模服务化之前。应用可能仅仅是通过RMI或Hessian等工具。简单的暴露和引用远程服务,通过配置服务的URL地址进行调用。通过F5等硬件进行负载均衡。

    (1) 当服务越来越多时。服务URL配置管理变得很困难。F5硬件负载均衡器的单点压力也越来越大。

    此时须要一个服务注冊中心,动态的注冊和发现服务,使服务的位置透明。

    并通过在消费方获取服务提供方地址列表,实现软负载均衡和Failover,降低对F5硬件负载均衡器的依赖,也能降低部分成本。

    (2) 当进一步发展,服务间依赖关系变得错踪复杂。甚至分不清哪个应用要在哪个应用之前启动,架构师都不能完整的描写叙述应用的架构关系。

    这时,须要自己主动画出应用间的依赖关系图,以帮助架构师理清理关系。

    (3) 接着。服务的调用量越来越大。服务的容量问题就暴露出来,这个服务须要多少机器支撑?什么时候该加机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第一步,要将服务如今每天的调用量。响应时间。都统计出来。作为容量规划的參考指标。

    其次,要能够动态调整权重,在线上,将某台机器的权重一直加大,并在加大的过程中记录响应时间的变化,直到响应时间到达阀值。记录此时的訪问量,再以此訪问量乘以机器数反推总容量。

    (4) 规模继续扩大,应用之间不再是扁平的相应关系,開始分层,比方核心数据层。业务集成层等,就算没有出现循环依赖,也不同意从低层向高层依赖,以免兴许被逼循环依赖。

    这时,须要在注冊中心定义架构体系,列明有哪些层的定义,每一个服务暴露或引用时,都必须声明自己应用属于哪一层,这样注冊中心能更快的发现架构的腐化现象。

    (5) 服务多了。沟通成本也開始上升,调某个服务失败该找谁?服务的參数都有什么约定?

    这时就须要登记每一个服务都是谁负责的,并建立一个服务的文档库。方便检索。

    (6) 慢慢一些敏感数据也都服务化了,安全问题開始变得重要。谁能调该服务?怎样授权?

    这种服务可能须要一个password。訪问时需带着此password,但假设用password。要改password时。就会非常不方便,全部的消费方都要改。所以动态生成令牌(Token)可能会更好,提供方将令牌告之注冊中心,由注冊中心决定是否告之消费方。这样就能在注冊中心页面上做复杂的授权模型。

    (7) 就算是不敏感的服务,也不是能随意调用,比方某服务突然多了一个消费者。这个消费者的请求量直接把服务给拖跨了,其他消费者跟着一起故障。

    首先服务提供方须要流控,当流程超标时,能拒绝部分请求,进行自我保护。

    其次,消费者上线前和提供者约定《服务质量等级协定(SLA)》,SLA包含消费者承诺每天调用量,请求数据量,提供方承诺响应时间,出错率等,将SLA记录在监控中心。定时与监控数据对照。超标则报警。

    (8) 尽管有SLA约定,假设不能控制。就仅仅是君子协定。怎样确保服务质量?

    比方:一个应用非常重要,一个不那么重要。它们调用同一个服务。这个服务就应该向重要应用倾斜,而不是一视同仁。当支撑不住时,应限制不重要应用的訪问,保障重要应用的可用,怎样做到这一点呢。这时,就须要服务路由,控制不同应用訪问不同机器,比方:
    应用分离:
    consumer.application = foo => provider.host = 1,2,3
    consumer.application != foo => provider.host = 5,6
    读写分离:
    method.name = find*,get* => provider.host = 1,2,3
    method.name != find*,get* => provider.host = 5,6

    (9) 服务上线后。须要验证服务是否可用,但因防火墙的限制,线下是不能訪问线上服务的。不得不先写好一个測试Main。然后放到线上去运行,很麻烦,而且easy忘记验证。

    所以线上须要有一个自己主动执行的验证程序,用户仅仅需在界面上填上要验证的服务方法,以及參数值和期望的返回值,当有一个服务提供者上线时。将自己主动执行该用例,并将执行结果发邮件通知负责人。

    (10) 服务应用和Web应用是有差别的,它是一个后台Daemon程序,不须要Tomcat之类的Web容器。

    但因公司之前以Web应用为主,规范都是按Web应用的。所以不得不把服务跑在一个根本用不上的Web容器里,而搭一个这种Webproject也很费事。

    所以须要实现一个非Web的容器,仅仅需简单的Main载入Spring配置就可以,并提供Maven模板project,仅仅需mvn dubbo:generate 就可以创建一个五脏俱全的服务应用。

    (11) 开发服务的人越来越多,更注重开发效率,IDE的集成支持不可缺少。

    通过插件,能够在Eclipse中直接执行服务,提供方能够直接填入測试数据測试服务,消费方能够直接Mock服务不依赖提供方开发。

    (12) 由于暴露服务非常easy,服务的上线越来越任意,有时候负责服务化的架构师都不知道有人上线了某个服务,使得线上服务鱼龙混杂。甚至出现反复的服务,而服务下线比上线还困难。

    须要一个新服务上线审批流程,必须经过服务化的架构师审批过了,才干够上线。

    而服务下线时。应先标识为过时。然后通知调用方尽快改动调用,直到没有人调此服务,才干下线。

    (13) 因服务接口设计的经验一直在慢慢的积累过程中。非常多接口并不能一促而蹴,在改动的过程中,怎样保证兼容性。怎么推断是否兼容?另外。更深层次的,业务行为兼容吗?

    能够依据使用的协议类型,分析接口及领域模型的变更是否兼容。比方:对照加减字段。方法签名等。

    而业务上,可能须要基于自己主动回归測试用例,形成Technology Compatibility Kit (TCK),确保兼容升级。

    (14) 随着服务的不停升级。总有些意想不到的事发生,比方cache写错了导致内存溢出,故障不可避免。每次核心服务一挂。影响一大片。人心慌慌,怎样控制故障的影响面?服务能否够功能降级?或者资源劣化?

    应用间声明依赖强度。哪些功能强依赖。哪些弱依赖,然后基于依赖强度。计算出影响面,并定期測试复查。加强关键路径上的服务的优化和容错。清理不该在关键路径上的服务。

    提供容错Mock数据。Mock数据也应能够在注冊中心在执行时动态下发,当某服务不可用时,用Mock数据取代,能够降低故障的发生。比方某验权服务。当验权服务所有挂掉后,直接返回false表示没有权限,并打印Error日志报警。

    另外,前端的页面也应採用Portal进行降级,当该Portal获取不到数据时,直接隐藏,或替换为其他模块展示,并提供功能开关,可人工干预是否展示。或限制多少流量能够展示。

    (15) 当已有非常多小服务,可能就须要组合多个小服务的大服务。为此。不得不添加一个中间层,暴露一个新服务,里面分别调其他小服务,这种新服务业务逻辑少。却带来非常多开发工作量。

    此时。须要一个服务编排引擎,内置简单的流程引擎。仅仅需用XML或DSL声明怎样聚合服务,注冊中心能够直接下发给消费者运行聚合逻辑,或者部署通用的编排server。全部请求有编排server转发。

    (16) 并非全部服务的訪问量都大,非常多的服务都仅仅有一丁点訪问量,却须要部署两台提供服务的机器,进行HA互备,怎样降低浪费的机器。

    此时可能须要让服务容器支持在一台机器上部署多个应用,能够用多JVM隔离,也能够用ClassLoader隔离。

    (17) 多个应用假设不是一个团队开发的,部署在一台机器上,非常有能够误操作,停掉了别人的服务。

    所以须要实现自己主动部署,全部的部署都无需人工干扰,最好是一键式部署。

    (18) 机器总是的闲时和忙时。或者冗余机器防灾,怎样提高机器的利用率?

    即然已经能够自己主动部署了。那依据监控数据,就能够实现资源调度,依据应用的压力情况,自己主动加入机器并部署。

    假设你的应用是国际化的。有中文站,美国站之类,由于时差,美国站的机器晚上闲的时候。可能正是中文站的白天忙时。能够通过资源调度,分时段自己主动调配和部署两方应用。

    按关键词归纳为:

    1. 服务注冊与发现

    2. 软负载均衡与容错

    3. 服务监控与统计

    4. 服务容量评估

    5. 服务上线审批

    6. 服务下线通知

    7. 服务负责人

    8. 服务文档

    9. 服务路由

    10. 服务编排

    11. 服务黑白名单

    12. 服务权限控制

    13. 服务依赖关系

    14. 服务分层架构

    15. 服务调用链跟踪

    16. 故障传导分析

    17. 服务降级

    18. 服务等级协定

    19. 服务自己主动測试

    20. 服务伪装容错

    21. 服务兼容性检測

    22. 服务使用情况报告

    23. 服务权重动态调整

    24. 服务负载均衡调整

    25. 服务映射

    26. 服务模板project

    27. 服务开发IDE

    28. 服务健康检測

    29. 服务容器

    30. 服务自己主动部署

    31. 服务资源调度

    版权声明:本文博主原创文章,博客,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 相关阅读:
    vim lua对齐indent无效
    C中的私有成员
    Lua 设置table为只读属性
    c语言结构体可以直接赋值
    Lua5.3 注册表 _G _ENV
    火狐浏览器调试ajax异步页面时报错NS_ERROR_UNEXPECTER
    ajax向后台请求数据,后台接收到数据并进行了处理,但前台就是调用error方法
    maven安装之后,或者升级之后遇到的问题:could not find or load main class org.codehaus.plexus.class.....
    jenkins执行shell命令,有时会提示“Command not found”
    shell 脚本替换文件中某个字符串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fyouxi/p/4759208.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