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ookeeper


     理论篇

    • 概述
      • Zookeeper是一个开源的分布式的,为分布式应用提供协调服务的Apache项目。
      • Zookeeper从设计模式角度来理解:是一个基于观察者模式设计的分布式服务管理框架,它负责储存和管理大家都关心的数据,然后接受观察者注册,一旦这些数据的状态发生变化,Zookeeper就将负责通知已经在Zookeeper上注册的那些观察者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实现集群中类似Master/Slave管理模式
      • Zookeeper = 文件系统 + 通知机制
    • 特点
      • Zookeeper 一个领导者 (leader) 多个跟随者 Follower 组成的集群
      • 集群只要有半数以上的节点存货,Zookeeper集群就能正常服务
      • 全局数据一致性:每个Server保存一份相同的数据副本,Client无论链接到哪个Server数据都是一致的
      • 更新请求顺序进行,来自同一个Client的更新请求按其发送顺序依次执行
      • 数据更新原子性,一次数据更新要么成功,要么失败
      • 实时性,在一定时间范围内,Client能读到最新数据 
    • 应用场景
      • 提供服务包括:分布式消息同步和协调机制,服务器节点动态上下线,统一配置管理,负载均衡,集群管理等
        • 统一命名服务    在分布式环境下,经常需要对应用/服务进行统一命名,便于识别。  
        • 统一配置管理   
          • 在分布式环境下,配置文件同步非常常见
            • 一般要求一个集群中,所有节点的配置信息是一致的,比如kafka集群
            • 对于配置文件修改后,希望能够快速同步到各个节点上
          • 配置管理可交由Zookeeper实现
            • 可将配置信息写入Zookeeper上的一个Znode
            • 各个客户端服务器监听这个Znode
            • 一旦Znode中的数据被修改Zookeeper将通知各个客户端服务器
        • 统一集群管理
          • 分布式环境中,实时掌握每一个阶段的状态是必要的 
            • 根据节点实时状态做出一些调整
          • Zookeeper可以实现实时监空节点状态变化
            • 可将节点信息写入Zookeeper上的一个znode
            • 监听这个znode可获取他的实时状态变化
        • 负载均衡
          • 在Zookeeper中记录每台服务器的访问数,让访问最少的服务器去处理最新的客户端请求
    • 本地模式安装部署
      • 安装准备:
        • 安装JavaJDK
        • 将下载zookeeper安装tar包上传到linux系统中
        • 解压tar包并修改文件权限
        • 修改配置文件
          • 将zookeeper/conf这个目录下的zoo_sample.cfg修改为zoo.cfg
          • 制定datadir目录 并在服务器中创建对应的文件夹
        • 启动  bin/zkServer.sh start
        • 关闭  bin/zkServer.sh stop
        • 查询状态   bin/zkServer.sh status   或 jps  存在 QuorumPeerMain进程
      • 参数说明
        • tickTime  通信心跳数   Zookeeper服务器心跳时间,单位毫秒
          • Zookeeper使用的基本时间,服务器之间或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维持心跳的时间间隔,也就是每个tickTime时间就会发送一个心跳,时间单位为毫秒
          • 它用于心跳机制,并且设置最小的session超时时间为两倍心跳时间 session最小超时时间是 2*tickTime
        • initLimit   LF初始通信时限
          • 集群中的follower跟随者服务器(F)与leader服务器(L)之间初始连接时能容忍的最多心跳数(tickTime的数量),用它来限定集群中的Zookeeper服务器连到Leader的时限。投票选举新的leader的初始时间。 Follower在启动过程中,会从Leader同步所有最新数据,然后确定自己能够对外服务的初始状态。 Leader允许F在initLimit时间内完成这个工作
        • syncLimit  LF同步通信时限
          • 集群中leader与follower之间的最大响应时间单位,假如响应超过synLimit * tickTime,leader 认为 Follower 死掉,从服务器列表中删除Follower。在运行过程中,Leader负责ZK集群中所有机器进行通信,例如通过一些心跳检测机制,来检测机器的存活状态。 如果L发出心跳在synLimit之后,还没有从F那收到响应,那么就认为这个F已经不在线了
        • dataDir     数据文件目录 + 数据持久化路径
          •  保存内存数据库快照信息的位置,如果没有其他说明,更新的事物日志也存到数据库
        • clientPort  客户端连接端口                                         
    • 选举机制
      • 半数机制: 集群中半数以上机器存活,集群可用,所以zookeeper适合状态奇数台机器上
      • zookeeper虽然在配置文件中没有指定master和slave。 但是, zookeeper工作时,是有一个节点为leader 其他则为follower, leader是通过内部选举机制临时产生的
      • 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整个选举的过程

                假设有5台服务器组成zookeeper集群,他们的id从1-5,同时他们都是最新启动的,也就没有历史数据,在存放数据量一点上,都是一样的,假设这些服务器依序启动,会发生什么

        1. 服务器1启动,此时只有它一台服务器启动了,他发出去的信息没有任何响应,所以他的选举状态一直是LOOKING状态
        2. 服务器2启动,它与最开始启动的服务器1进行通信,互相交换自己的选举结果,由于两者都没有历史数据,所以id值较大的服务器2胜出,但是由于没有达到超过半数以上的服务器都同意选举它(这个例子中的半数以上是3)所以服务器1,2还是继续保持LOOKING状态
        3. 服务器3启动,根据前面的理论分析,服务器3成为服务器1,2,3中的老大,而与上面不同的是,此时有三台服务器选举了它,所以他成为了这次选举的leader
        4. 服务器4启动,根据前面的分析,理论上服务器4,应该是服务器1,2,3,4中最大的,但是由于前面已经有半数以上的服务器选举了服务器3,所以他只能成为follower
        5. 服务器5启动,同4一样成为follower
    • 数据结构
      • Zookeeper数据模型的结构与linux文件系统很类似,整体上可以看做是一棵树,每个节点称作一个Node
      • 很显然zookeeper集群自身维护了一条数据结构,这个储存结构示是一个树形结构,其上的每一个节点,我们称之为“znode”,每一个znode默认能储存1mb的数据,每个znode都可以通过其路径唯一标识
      • 节点类型
        • znode有两种类型:
        • 短暂: 客户端和服务器断开连接后,创建的节点自己删除
        • 持久: 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断开连接后,创建的节点不删除

              持久化目录节点   客户端与Zookeeper断开连接后,该节点依旧存在

                                              持久化顺序编号目录节点 : 客户端与Zookeeper断开连接后,改节点依旧存在,只是Zookeeper给改节点名称进行顺序编号

                                              临时目录节点 客户端与Zookeeper断开连接后,该节点被删除

                                              临时顺序编号目录节点 : 客户端与Zookeeper断开连接后,改节点被删除,只是Zookeeper给该节点名称进行顺序编号

                                              说明:创建znode时设置顺序标识,znode名称后会附加一个值,顺序号是一个单调递增的计数器,由父节点维护

                                              在分布式系统中,顺序号可以被用于为所有的时间进行全局排序,这样客户端可以通过顺序号推断时间的顺序 

    • 监听器原理
      • 监听器原理详解
        • 首先要有一个main()线程
        • 在main()线程中创建Zookeeper客户端,这时就会创建两个线程,一个负责网络连接通信(connet) , 一个负责监听 (listener)
        • 通过connet线程将注册的监听时间发送给Zookeeper
        • 在Zookeeper的注册监听器列表中将注册的监听时间添加到列表中
        • Zookeeper监听到有数据或路径变化,就会将整个消息发送给listener线程
        • listener线程内部调用了precess()方法
      • 常见的监听
        • 监听节点数据的变化    get path[watch]
        • 监听子节点增减的变化  ls path[watch] 
    • 写数据流程
      • Client向Zookeeper的Server1上写数据,发送一个写请求
      • 如果server1不是leader, 那么server1会把接收到的请求进一步转发给leader, 因为每个Zookeeper的Server里面有一个是leader,这个Leader会将写请求广播给各个Server,不如Server1和Server2, 各个Server写成功后就会通知Leader
      • 当Leader收到大多数Server数据写成功了,那么就说明写成功了,如果有三个节点的话,只要有两个节点数据写成功了没那么就认为数据写成功了,写成功之后,leader告诉Server数据写成功了
      • Server1会进一步通知Client数据写成功了,这时就认为整个写操作成功
    • Stat结构体
      • czxid-创建节点的事物 zxid   每次修改zookeeper状态都会收到一个zxid形式的时间戳,也就是zookeeper事物ID 事物id是zookeeper中所有修改总的次序,每个修改都唯一的zxid 如果zxid1小于2 那么zxid1在2之前发生
      • ctime - znode 被创建的毫秒数 从1970年开始
      • mzxid - znode 最后更新的事物zxid
      • mtine - znode 最后修改的毫秒数
      • pZxid - znode  最后更新的子节点zxid
      • cversion-znode 子节点变化好,znode子节点修改次数
      • dataversion-znode 数据变化好
      • ephemeralOwner 如果是临时节点,这个是znode拥有这的session id,如果不是临时节点则是0
      • dataLength-znode 数据长度
      • numChildren - znode 子节点数量    
  • 相关阅读:
    Qt 定时器事件startTimer
    认识网络、几种常用的网络拓扑图
    拓扑结构图,什么是拓扑结构
    Qt 利用QTime类来控制时间,QTime的成员函数的用法
    Qt QTime类的使用
    Qt 打开文件的默认路径 QFileDialog::getOpenFileName()
    Qt QWidget颜色设置的三种方法
    Qt 多个QDockWidget 切换显示
    Qt QString 格式化 arg 前面自动补0
    Qt 使用QMediaPlayer报错 defaultServiceProvider::requestService(): no service found for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fy0098/p/11946081.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