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钝感


    一项能力最突出:抗干扰力。

    这种抗干扰力,能让他们对周遭的事务,表现出适当的麻木与迟钝,这就是“钝感”的表现,一般人还真做不到。

    钝感的反面是敏感,现实中很多人都是过于敏感的。

    这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环境的影响。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礼让,要为别人考虑,要推己及人,要有共情心。

    这倒不是不对,但凡事有个度,太过了,就完犊子了。

    前两天,我去一家企业做辅导,和销售们访谈。

    销售们都很年轻,向我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不知道怎么和客户沟通,总担心自己说错话,得罪了客户。

    其中一位还讲了他的负面案例:客户觉得他讲话太冲,没有采购他们的产品。

    这事儿,给这位销售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现在每回和客户沟通,都唯唯诺诺,害怕说错话,以至于,客户提出过分的条件,他也不敢拒绝。

    虽然具体情况我不了解,但我敢说,这多半个是“错误的归因”。

    客户不采购的理由多了,可能是没预算,也可能是别人给的回扣更高,他们不好直说,就随便在你身上挑了一个毛病。

    不明真相的你,便把这个当成是自己的问题,于是开始对自己修修补补,最后把自己搞的越来越虚,越来越没有存在感。

    你要相信一点,客户要真想在你这里采购,你“冲”一点,人家也会觉得是直率,真不想在你这里采购,你态度再好也没用。

    有句话说:“凡事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其实这句话挺毁人,有些问题明明不是你造成的,为啥非要赖在自己身上,这不就是心灵上的自残么?

    这样的结果就是,你会经常性的陷入自责中,担心和别人发生冲突,你的思想负担会变重,不仅失去做事的魄力,注意力也容易被小事干扰。

    我们经常说:“易定者无感,易感者无定”,就是这个道理。

    那些能做成点事的人,就算表面上谦虚客气,但其实骨子里都是很自我的,他们很少自责,更不会共情心泛滥。

    这很违背常识,但是遵守常识,往往是大多数人的选择,而成事的,终归还是少数人。

    一个人没办法长时间自律,问题往往不是出在具体的行为上,而是经常性的需要调整心情。

    这就是对“挫折”的过敏反应。

    如果你把人生拉长了看,这些真的都是芝麻小事,根本影响不了你的人生进程,又何必平添烦恼呢?

    但是太过敏感,肯定会带来焦虑。

    而长期焦虑会让人基因中的“端粒”变短,从而危害健康,这是已经被科学证明的。

    也不是说敏感就一无是处,很多时候,敏感是优点,比如善解人意,洞察敏锐,刨根问底......

    但是,过度敏感确实弊大于利。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 相关阅读:
    ThreadLocal垮线程池传递数据解决方案:TransmittableThreadLocal
    java steam 使用指南groupingBy进阶用法
    微言Netty:百万并发基石上的epoll之剑
    ES聚合查询详解(一)
    肝了一个月的Netty知识点(上)
    kafka 如何保证消息不丢失
    IO多路复用
    Java 重入锁
    Kotlin中的协程和多线程比较实验
    mysql性能排查思路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eenzhou/p/14653541.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