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ux 常用命令2


    blkid 查询设备上所采用的文件系统类型 ( ubuntu  使用的 ext4,对于超大容量磁盘,建议使用 xfs)

    cat /proc/filesystems 列出系统支持的文件类型

    df 列出磁盘用量( df -h 更直观显示容量)

    du 列出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容量(du -h 更直观)-a  把文件也显示出来

    刚装完系统时, /usr 容量最大

    ln 建立链接文件  -s 是快捷方式 不加 -s 是实体链接(hard link)

    rm 用于删除文件或目录,使用 rm 前建议使用 ll 确认要删除的内容,避免失误

    lsblk 列出本系统下所有磁盘与磁盘内的分区信息

    parted /dev/sda print 列出磁盘的相关数据

    在 Win10 的 WSL 里,可以看到 ubuntu 的分区表格式是 loop ,而不是之前提到的 MBR / GPT

    磁盘分区时 gdisk 对应 GPT / fdisk 对应 MBR 的分区表

    partprobe -s 更新 Linux 核心的分区表信息

    磁盘格式化时,如果要使用 xfs 文件系统,可以使用 mkfs.xfs 命令

    xfs_admin 可修改 XFS 文件系统的 UUID 与 Label name

    如果是使用 ext4 文件系统,可以使用 mkfs.ext4 命令

    tune2fs 可修改 ext4 文件系统的 UUID 与 Label name

    除此之外,mkfs 还支持许多命令,可以按 mkfs [tab][tab] 看到提示

     grep 'processor' /proc/cpuinfo  查看电脑的 CPU 核心数

    文件系统检验命令

    xfs_repair 处理 XFS 文件系统

    fsck 这个指令可以用来处理 ext4 等文件系统

    这两个命令类似于 Windows 里的 scandisk ,在扫描过程中,被检查的 partition 不能被挂载到系统中,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加 -d 进入单人模式强制扫描。

    文件系统的挂载 

      单一文件系统不应该被重复挂载在不同的挂载点(目录)中

      单一目录不应该重复挂载多个文件系统

      要作为挂载点的目录,理论上应该是空目录

    mount 

     使用 Shell 时,光驱一挂载之后就无法退出光盘片了,除非将它卸除

    mount -o remount,rw,auto /    将 / 重新挂载,并加入参数为 rw 与 auto

    mount -o loop /mnt/XXX /dev/dvd1  将 /mnt/XXX 文件挂载到 /dev/dvd1,挂载 ISO 镜像时常用

    mount -n -o remount,rw /  用于单人维护模式时,将 / 重新挂载为可读写

    umount  将挂载装置移除,在移除时,工作目录要切出来

    mknod 指定装置的类型、major 、 minor 数值等参数

    mknod /dev/vda10 b 252 10 表示建立装置 /dev/vda10 ,以可移除装置类型

    b 可移除装置   c 周边输入设备,如鼠标键盘等  p FIFO文件

    Major  主要装置代码   Minor  次要装置代码

    使用 cat /etc/fstab 可以列出已挂卸信息

    【Label Name】【挂载点】【文件系统】【文件系统参数】【dump】【fsck】

     可以用 nano /etc/fstab 添加开机自动挂载的装置,建议使用 UUID 

    也就是加入一行 【UUID】【挂载点】【文件系统】【文件系统参数】【dump】【fsck】

    uuidgen 生成一个UUID

    利用 dd 命令,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空文件,并将它挂载到系统中

     dd if=/dev/zero of=/srv/loopdev bs=1M count=512   这个命令创建了一个 512M 的文件

    /dev/zero 是会一直输出 0 的装置

    然后格式化成 ext4 格式:mkfs.ext4 /srv/loopdev

    接着查询 UUID :  blkid /src/loopdev

     查到 UUID 后,把它挂载到系统:mount -o loop UUID="69bc7efc-f4ad-442d-aeb4-e69ec19d3a2e" /mnt

      看一下现在的挂载: df /mnt   或者 blkid

    可以尝试把它放到系统开机加载里面:

    nano /etc/fstab   打开这个文件并加入

    UUID="69bc7efc-f4ad-442d-aeb4-e69ec19d3a2e" /mnt/usb1 ext4 defaults,loop 0 0

     这地方加载报错了,我新建了另一个文件夹,并修改挂载点后正常  mkdir /data/usb1

    free  输出内存使用情况,加 -h 自动换算

    swapon -s 输出现有虚拟内存情况

    如果把磁盘划分一块用作虚拟内存,需要在 /etc/fstab 文件中添加类似这样的语句:

    UUID=""  swap  swap  defaults 0 0

    具体的操作如下:

    su - 提权

    dd if=/dev/zero of=/tmp/swap bs=1M count=128 创建128M 的文件

    ll -h /tmp/swap  查看文件是否已创建

    mkswap /tmp/swap  将文件格式化为 swap 格式

    swapon /tmp/swap  使用 swapon 来将 /tmp/swap 启动

    swapon -s  输出现有虚拟内存情况

     swapoff /tmp/swap  关掉 swap file

     nano /etc/fstab 编辑 /etc/fstab 文件

     在最后一行加入  /tmp/swap   swap   swap  defaults  0  0 后保存并退出

     swapon -a  重新加载 swap 文件

     swapon -s 输出现有虚拟内存情况

  • 相关阅读:
    实现iFrame自适应高度,原来非常简单!
    ajax document.write 问题
    [转]JavaScript为事件处理器传递参数
    开源手机自动化测试框架iQuery入门教程(一)
    Visual Studio的Web Performance Test提取规则详解(1)
    .Net最佳实践3:使用性能计数器收集性能数据
    Visual Studio进行Web性能测试 Part III
    Visual Studio进行Web性能测试 Part II
    Visual Studio进行Web性能测试 Part I
    扩展iQuery使其支持多种编程语言(上) – 兼编译器的词法分析简介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5337/p/16488075.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