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道至简》第二章读后感宋广晨


    第二章的名字是“懒人造就了方法”。这句话很有名,在网上不少地方都看到过。例子更是数不胜数。其实要看我们怎么理解所谓的懒人。如果一个人身体懒脑子也懒什么都不想干,也许他真的算是懒人,然而这里所说的“懒人”更多时候则是指一种勤于动脑希望以此解放双手的人。这样的人毫无疑问是伟大的。如果没有第一个对手工纺织感到厌烦的懒工人发明了纺织机也许至今我们仍然停留在手工纺织的阶段,如果没有第一个对繁杂的手工计算感到厌倦的懒工程师,也许就不会有第一台分析机进而也不会有“埃尼阿克”也就不会有现代计算机;同样的,如果没有对0101的机器语言感到厌倦的懒工程师也就不会出现汇编语言,也不会有c语言等等;如果没有对“当代码非常多时的查找”感到无法忍受的麻烦的程序员,也许就不会出现面向对象编程,那么也许至今也无法很好的完成一个庞大的计划,比如windows操作系统...如果没有第一个对编写代码感到厌倦的程序员,以及要改变现状的决心,那么也许永远也不会出现“图形化编程”......

    第二章的《大道至简》里讲了同样的道理,同样是需要挖掉一座山,李冰就聪明得多,采用把山烧裂再清理碎块的方法,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就是方法。好的方法事半功倍,不合适的方法事倍功半。这在编程中可以理解为有了合适的算法和编程思想。其实如果有了合适的工具,比如炸药和推土机,就会再次大大节省人力物力,这可以类比为编程序的时候有了合适的IDE

    “一百万行代码可以写在一个文件里”这个也许是夸张,但体现出了我们的程序员缺乏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在我已经学过的c++语言中,面向对象编程是非常重要的编程思想。把一个大的工程分解成不同的模块不同的部分,然后分别编写。这样不仅可以使程序看起来更清晰更加条理分明,而且也便于自己的调试和他人的阅读和接手。如今的linux系统的内核代码上百万行,如果不是按照功能等划分为不同的部分来供人阅读改进,那么我想就算是公开源代码也不会有个人能耐下心来看懂整个程序,更别提改进了。正是这种模块化的编程思想使得任何有编程经验的人都可以就某一个单独的模块,比如I/O模块,阅读代码并改进,使得linux成为以超高性能风靡全球服务器的系统。

    第三小节的内容是对编程人员的普遍的困惑做了一个非常精辟的解析,看后令人茅塞顿开。为什么我学了一年的编程,却还是不知道怎么写程序呢?这个问题至少我是想过的,但是并没有什么令人满意的答案,我总结是应为自己的实践太少。这固然是一方面的原因,但是此书说了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平时学了很多,但是编程的时候却几乎用不了一半。“你会把你的书桌整理的工工整整,也应该有同样的思想来整理大脑中的知识”。我们学的越来愈多,大量的知识和资讯扰乱了我们的思想,应该尝试一下分类,把既有的知识象桌子上的书

    一样整理一下,最常用的放在手边,而最不常用的放在书柜里。这样的话再辅以足量的实践,我想我们的编写软件的能力会有质的飞跃。

  • 相关阅读:
    sql 索引创建
    sql 触发器
    sql 中延迟执行
    sql 存储过程 分页
    BETWEEN and
    sql case when 速记
    Set无序怎么办?
    TCP为什么需要3次握手与4次挥手
    定时器
    JAVA 类加载器 第14节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ychnbt/p/4840048.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