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收集的Visual Studio 2008的一些小技巧 收藏
1,Visual Studio 2008自带的1000多个 Windows 系统使用的各种图标、光标和动画文件
在Visual Studio 2008的安装目录下,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9.0\Common7\VS2008ImageLibrary\2052文件夹下面,有一个VS2008ImageLibrary.zip,这个文件里面将常用的Windows系统图标、光标和动画文件集中到了一起。包括Office、Win9x、WinVista和WinXP等系统使用的,可以免费使用哦。
2,删除多余的using指令,并且排序
当我们新一个类的时候,Visual Studio 会将常用的命名空间using在类的头部。但是在我们写完一个类的时候,有些using是多余的,删除多余的using,再排一下序,可以使代码看起来更清晰。Visual Studio 2008 已经为我们做好了这一切。在代码编辑区点击右键,可以看到"组织 using"菜单,这就是我们需要的了。
3,复制或删除一行代码时,不用先选择它
如果你想复制一行代码,你只需要简单的按CTRL+c拷贝,然后按CTRL+v粘贴这行就可以了,而不需要选择整行的代码。如果你想删除一行代码,只需按CTRL+x就可以了。
4,取代其他编辑器里Ctrl+F的方便的增量查找
用过ultraedit会对那两个上下搜索按钮印象深刻,Visual studio里有更厉害的。
操作方法:
1).按Ctrl+I键;
2).键入你要搜索的文本。注意:这时你会看到光标跳至第一个匹配的地方,匹配的文本高亮显示;
3).再次按下Ctrl+I键,光标将跳至下一个匹配的文本;
4).按Ctrl+Shift+I可向后搜索;
5).要停止搜索,按ESC键;
5,如何在编辑器中进行框式选择
操作方法:
你是否知道VS提供了两种不同的选择模型:流式和框式吗?
大家应该都熟悉流式选择模型了,只要使用Shift+方向键即可(或者使用鼠标进行选择)。
框式选择则允许你同时对航和列进行选择。只要同时按下Shift+Alt+方向键,你就了解它的不同之处了。剪切,拷贝,粘贴,这些功能都能使用,只是需要记住从哪里开始选择的。啊,让我想起了那段做测试时的时光。
备注:也可以使用鼠标+Alt键完成该操作。前两天我还遇到该提示的一个有意思的用法。有时候我们拷贝网上的文章中的代码时会将行号一起拷进来,使用框式选择可以只选择行号部分,将其删除。
6,如何使用快捷键在当前代码行的上面或下面插入一行(推荐,很实用)
按下Ctrl+Enter会在上面插入一个空行,Ctrl+Shift+Enter则会在下面插入一个空行。光标会移至新行的开始处。
备注: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快捷键,如果不用这个,则需要使用Home或End,然后使用方向键,再使用回车才能达到上面的效果。
7,安装之后,将您的IDE设置恢复到默认设置
如果IDE的设置在任何先前发布的版本中做了更改,它们都应该被恢复到默认设置。可以在Visual Studio 2008中点击菜单 Tools > Import and Export Settings... > Reset all settings,此外还有一些Import和Export的选项可用。
8,通过按"tab"两次插入代码块
操作步骤:
在编辑的中输入代码片段,比如"for"
在这个状态下,按两次"tab"键,将会插入代码块,如下图所示
此时你可以把第一"i"改成"j",然后按Tab键,则所有的变量都变成了"j"。
备注:这样既快又不容易语法出错。
9,使用Ctrl+Tab打开IDE的导航,获得鸟瞰视图
同时在Visual Studio中导航到所有打开的文件和工具窗体
按"Ctrl+Tab"键,打开IDE导航窗口,按住Ctrl键,同时用方向键或鼠标选中一个文件或工具窗体来激活。
备注:这时最好不要松开"Ctrl+Tab",按方向键看鸟瞰图,全部松开后就定位到需要的文件或工具窗体,说实在的,这窗口挺酷的。
10,查找匹配的标记
某些标识总是成对出现。例如,"{"标识必须用对应的"}"标识关闭。虽然你点击一个{ 和它匹配的}就会高亮显示,但是如果代码过长的话就不好找了,同样,编译器指示符"#region"必须有对应的"#endregion"指示符。当导航你的代码时,你有时需要查找对应的标识。通过按Ctrl-]你可以这样做。这个快捷键只有当光标在这些标识符的任何一个的下面时才起作用,它会立即跳转到对应的标识符而不管它是开的或闭的标识。
如果你想显亮两个匹配的标识之间的所有代码时,按Ctrl-Shift-]显亮整个块,并移动光标到开的标识处。这个快捷键只有当光标在任意的标识的下面时才起作用(如光标在区域内它就不会起作用了)。
本文来自CSDN博客,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blog.csdn.net/yanqlv/archive/2010/01/07/5153336.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