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网上有两个版本的JVM内存划分,一个是按照《深入理解JVM虚拟机》上的版本,包含程序计数器等,按照是否线程共享划分。
另一个我觉得更好记一些,也更适合我自己,在这里记录一下。
首先上思维导图:
一个个来说道吧。
堆内存 heap
堆内存主要被划分为新生代和老年代(叫法不一,差不多的意思)。JVM默认Yong和Old分配比例为1:2,即新生代的内存大小为堆内存的1/3。
(调整参数:–XX:NewRatio)
基本上所有对象实例都在堆中创建,因此堆内存经常发生GC回收操作。新的对象首先分配在Eden区,两个Surviior区仅作为Eden区的缓冲使用。每次GC回收一次,对象的age值就+1,当Survivor区对象age值大于15时,就被转移到老年代。
(age值调整参数:-XX:MaxTenuringThreshold)
新生代下又划分为三个区,即Eden Space,To Survivor ,From Survivor。新生代占用堆内存的1/3,而三个区的内存占用情况如下图:
新生代中,Eden、from、to的默认比例为8:1:1,一般来说,当Eden区内存将要被占满时,才会进入其中一个Survivor区。JVM每次只会使用一块Survivor区来为对象服务。所以,不论何时,都存在一个空闲的Survivor区域
(调整参数:–XX:SurvivorRatio )
老年代存放JVM认为生命周期较长的对象,内存大小也比较大,GC回收相对来说不太频繁,所以分配给老年区的内存大小为堆内存的2/3
堆内存回收规则:
当一个对象小于Eden区内存时,直接放入Eden区,若大于Eden并小于老年代,则直接放入老年代。若大于老年代,则直接内存溢出
如此分区的目的:
新生代由于对象产生的比较多并且大都是朝生夕灭的,所以直接采用标记-清理算法。而老年代生命力强,采用复制算法,针对不同情况使用不同算法
非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