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符编码


    ASCII码

    ASCII(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是基于拉丁字母的一套电脑编码系统,主要用于显示现代英语和其他西欧语言。它是现今最通用的单字节编码系统,并等同于国际标准ISO/IEC 646。
    由于计算机是美国人发明的,因此,最早只有127个字母被编码到计算机里,也就是大小写英文字母、数字和一些符号,这个编码表被称为ASCII编码,比如大写字母 A的编码是65,小写字母 z的编码是122。后128个称为扩展ASCII码。
    扩展ASCII       1967年  存储256个字符  每一个字符占8位
     

    GBK与GB2312

    显然,对于我们来说能在计算机中显示中文字符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刚学习的ASCII表里连一个偏旁部首也没有。所以我们还需要一张关于中文和数字对应的关系表。之前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个字节只能最多表示256个字符,要处理中文显然一个字节是不够的,所以我们需要采用两个字节来表示,而且还不能和ASCII编码冲突,所以,中国制定了GB2312编码,用来把中文编进去。
     
    全世界有上百种语言,日本把日文编到Shift_JIS里,韩国把韩文编到Euc-kr里,各国有各国的标准,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冲突,结果就是,在多语言混合的文本中,显示出来会有乱码。
     

    Unicode

    unicode   1991年 万国码
    Unicode把所有语言都统一到一套编码里,这样就不会再有乱码问题了
    Unicode标准也在不断发展,但最常用的是用两个字节表示一个字符(如果要用到非常偏僻的字符,就需要4个字节)。现代操作系统和大多数编程语言都直接支持Unicode
    ASCII编码和Unicode编码的区别:
    字母AASCII编码是十进制的65,二进制的01000001
    字符0ASCII编码是十进制的48,二进制的00110000
    汉字“中”已经超出了ASCII编码的范围,用Unicode编码是十进制的20013,二进制的01001110 00101101
    如果把ASCII编码的AUnicode编码,只需要在前面补0就可以,因此,AUnicode编码是00000000 01000001
    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如果统一成Unicode编码,乱码问题从此消失了。但是,如果你写的文本基本上全部是英文的话,用Unicode编码比ASCII编码需要多一倍的存储空间,在存储和传输上就十分不划算。
     

    UTF-8

    所以,本着节约的精神,又出现了把Unicode编码转化为“可变长编码”的UTF-8编码。UTF-8编码把一个Unicode字符根据不同的数字大小编码成1-6个字节,常用的英文字母被编码成1个字节,汉字通常是3个字节,只有很生僻的字符才会被编码成4-6个字节。如果你要传输的文本包含大量英文字符,用UTF-8编码就能节省空间:
    从上面的表格还可以发现,UTF-8编码有一个额外的好处,就是ASCII编码实际上可以被看成是UTF-8编码的一部分,所以,大量只支持ASCII编码的历史遗留软件可以在UTF-8编码下继续工作。
    在计算机内存中,统一使用Unicode编码,当需要保存到硬盘或者需要传输的时候,就转换为UTF-8编码。
    用记事本编辑的时候,从文件读取的UTF-8字符被转换为Unicode字符到内存里,编辑完成后,保存的时候再把Unicode转换为UTF-8保存到文件。
     

    文件存取编码转换图

     

    常用编码介绍一览表

     

    <wiz_tmp_tag id="wiz-table-range-border" contenteditable="false" style="display: none;">





  • 相关阅读:
    如何搭建ssh服务?
    安利三款提升幸福感的chrome插件
    EF6学习笔记七:代码迁移
    EF6学习笔记六:实体拆分(Entity Spliting)实现TPT、表拆分(Table Spliting)实现TPH
    EF6学习笔记五:继承三策略
    EF6学习笔记四:一对多、多对多、一对一关系配置(Fluent API)
    EF6学习笔记三:全局约定和自定义约定,整理并记下来
    EF6学习笔记二:一些详细配置,开始设计一个稍微能用的数据模型
    EF6学习笔记一:code-first简单创建数据库、表的一些过程
    Spring Cloud微服务实战 打造企业级优惠券系统 2-9 Spring Data JPA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jiu1990/p/8985749.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