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linux网络编程--网络协议


        全世界有那么多的电脑,为什么他们两两之间可以互联?

        为了使不同的计算机之间可以互联,ARPANet制定了一套计算机通信协议,即TCP/IP通信协议,他们对电脑如何连接组网作出了详细的规定。理解了这些协议,就理解了网络的原理。

    一、概述:

    1、模型:

        为了减少设计的复杂性,大多数网络采用了分层的方式来组织。每一层都有自己的功能,就像建筑物一样,每一层都靠下一层支持。每一层利用下一层提供的服务来为上一层提供服务,本城服务的实现细节对上层屏蔽。

        用户接触到的,只是最上面的一层,根本没有感觉到下面的层。要理解互联网,必须从最下层开始,自下而上理解每一层的功能。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把它分为5层(注意没有5层,只是便于分析)

        越是下面的层,越靠近硬件;越上面的层,越靠近用户。

    1.2 层与协议:

        每一层都是为了完成一种功能。为了实现这些功能,就需要大家都遵守共同的规则。大家都遵守的规则就是协议(protocol)。

        网络中每一层,都定义了很多协议。这些协议的总称就叫做:”TCP/IP“协议。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TCP/IP协议是一个大家族,不仅仅只有TCP/IP协议,它还包括其他的协议。

    二、物理层:

    使用双绞线,电缆等将电脑连接起来,这就叫做物理层,它就是把电脑连接起来的手段。它主要规定了网络的一些电气特性,作用是传送0,1的电信号。

    三、连接层:

    3.1 定义:单纯的0,1没有任何意义,必须规定解读的方式:多少个电信号算一组?每个信号位有何意义?这就是连接层的功能,他在物理层的上方,确定了0和1的分组方式。

    3.2以太网协议:

    早期的时候,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电信号分组方式。逐渐的,一种叫做”以太网“的协议,占据了主导地位。

    以太网规定,一组电信号构成一个数据包,叫做帧。每一帧分成两个部分:标头+数据

    标头:包含数据包的一些说明项,比如发送者,接受者,数据类型等等。长度固定为18字节。

    数据:数据包的内容。数据的长度,最短为46字节,最长为1500字节。因此,整个帧的最短长度是64字节,最长为1518字节。如果数据很长,就必须分解为多个帧进行发送。

    3.3MAC地址

    上面提到了,以太网的数据报 的标头,包含了发送者和接受者的信息。那么,发送者和接受者是如何标识的?

    以太网规定了,进入网络的所有设备,都必须具有”网卡“接口。数据包必须是从一块网卡,传送到另一块网卡。通过网卡能够使不同的计算机之间连接,从而完成数据通信等功能。网卡的地址,,就是数据包的发送地址和接受地址,这就叫做MAC地址。


    MAC地址,用于标识网络设备,类似于身份证号,每块网卡出场的时候,都有一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MAC地址,长度是48个二进制位,通常用12个16进制数表示。

    有了MAC地址,就可以定位网卡和数据包的途经了。

    3.4广播:

    定义地址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更多的步骤:

    (1)一块网卡怎么会知道另一块网卡的MAC地址?

    答:有一种ARP协议,可以进行地址解析,以太网数据包必须知道接收方的MAC地址,然后才能发送。

    (2)其次,就算有了MAC地址,系统怎样才能把数据包准确发送到接收方?

    答:以太网采用了一种很原始的方式,它并不是把数据报准确的送到接收方,而是向本网络内的所有主机发送,让每台计算机自己判断,是否为接收方?

    有了数据包的定义,网卡的MAC地址,广播的发送方式,”连接层“就可以在多台计算机之间传送数据。

    四、网络层:

    以太网协议,依靠MAC地址发送数据。理论上,单单依靠MAC地址,北京的网卡就可以找到深圳的网卡了,技术上是可以实现的。

    但是,这样做有一个缺点,效率低,而且局限在发送者所在的子网络中。也就是说,如果两台计算机不在一个子网络,广播是穿不过去的。

    互联网是无数子网络共同组成的一个巨型网络,很难想象,北京和深圳的电脑会在一个子网络中,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必须找到一种方法,能够区分哪些MAC地址属于同一个子网络,哪些不是。如果是同一个子网络,就采用广播方式发送,否则就采用“路由”方式发送。(”路由“就相当于现象生活中的路标,规定这些数据包的走向,就是指如何向不同的自网络分发数据包,这是一个很大的主题)

    这就导致了”网络层“的诞生。它的作用是引进一套新的地址,使得我们能够区分不同的计算机是否属于1同一个网络。这套地址就叫做”网络地址“,简称网址。

    于是网络层出现,每台计算机都有了两种地址,一种是MAC地址,另一种是网络地址。两种地址之间没有人关系,MAC

    地址时绑定到网卡上的,网络地址则是管理员分配的,他们只是随机组合在一起。

    网络地址帮助我们,确定计算机所在的子网络,MAC地址则将数据包送到该子网络中的目标网卡。因此,从逻辑上可以推断,必定是先处理网络地址,然后处理MAC地址。

    4.2 ip协议。

    规定网络地址的协议,叫做ip协议。它所定义的地址,就被称为ip地址。

    目前,广泛采用的是ip协议的第四版,简称ipv4,这个版本规定,网络地址由32个二进制位组成。

    互联网上的每一台计算机,都会分配一个ip地址。这个地址分成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代表网络,后一部分代表主机。

    比如:ip: 172.16.254.1

    172代表是:B类地址。网络号:前16位。主机号:后24位。

    那么怎么才能从ip地址,判断出两台计算机是否属于同一个子网络?这就要使用子网掩码了!

    所谓子网掩码,就是表示子网络特征的一个参数。它在形式上等同于ip地址,也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字,她的网络部分全部为1,主机部分全部为0,并且1和0连续。

    A:0-127

    B:128-191

    C:192-223

    D:224-239

    E:240-255

    现有ip:172.16.254.1,如果已知网络部分是前面24位,主机部分是后面8位,那么子网掩码就是:255.255.255.0

    我们可以通过子网掩码来区分哪部分是子网ID,哪部分是主机ID。IP地址和子网掩码中1相与&,既可以得到子网ID,IP地址和子网掩码中0相或|,即可得到主机ID。

        比如已知,ip地址:172.16.254.1和ip地址:172.16.254.233的子网掩码都是255.355.255.0,请问,他们是否在同一个子网络?两者与子网掩码分别进行AND运算,结果都是172.16.254.0,因此他们在同一个子网络。

    总结一下:ip协议作用有两个,一个是为每一台计算机分配ip地址,另一个是确定哪些地址在同一个子网络。

    4.3ip数据包。

    根据ip协议发送的数据,就叫做ip数据包。不难想象,其中必定包括ip地址信息。

    但是,以太网数据包只包含MAC地址,并没有ip地址的栏位。那么有必要修改数据定义,在定义一个栏位吗?

    答:不要,我们可以把ip数据包直接放进以太网数据包的数据部分,因此完全不用修改以太网的规格。这就是互联网分层的好处:上层的变动完全不涉及下层的结构。

    具体来说,ip数据包也分“标头”和“数据”两个部分。


    标头主要包括版本,长度,ip地址等信息,数据部分则是ip数据包的具体内容。他放进以太网数据包后,以太网数据包就变成了下面这样:

    ip数据包的标头部分长度为20-60字节,整个数据包的长度最大为65535字节。因此,理论上,一个ip数据包的数据部分,最长为65515字节。前面说过,以太网数据包的数据部分,最长只有1500字节。因此,如果ip数据包超过了1500字节,他就需要分割成几个以太网数据包,分开发送了。

    4.4ARP协议。

    关于网络成,还有最后一些需要说明:

    因为ip数据包是放在以太网数据包里发送的,所以我们必须同时知道两个地址,一个是对方的MAC地址,另一个是对方的IP地址。通常情况下,对方的ip地址是已知的,但是我们不知道他的MAC地址。

        所以我们需要一种机制,即ARP协议:将从ip地址就可定义得到MAC地址:

    这里又分为两种情况:(1)如果两台计算机不在同一个子网络,那么事实上没有办法得到对方的MAC地址,只能把数据包传送到两个子网络连接处的网关(gateway),让网关去处理。

    (2)如果两台主机处于同一个子网络,那么我们可以用ARP协议,得到对方的MAC地址。ARP协议也是一个数据包,其中包含他对所要查询主机的IP地址,在对方的MAC地址栏这一栏,填的是FF:FF;FF;FF;FF;FF,这个表示,一个广播地址。他所在的网络中的每一台主机,都会受到这个数据包,从中取出ip地址,与自身的ip地址进行比较。如果两者相同,都做出回复,向对方报告自己的MAC地址,否则就丢弃这个包。

    总之,有了ARP协议之后,我们就可以得到同一个子网络内的主机MAC地址,可以把数据包发送到任意一台主机上。

    五、传输层。

    5.1传输层的由来

        有了MAC地址和ip地址,我们已经可以在互联网上任意两台主机上建立通信。

        接下来的问题是,同一台主机上有许多程序都需要用到网络,比如:一边浏览网页,一边就在于同学聊qq,当一个数据包从互联网山发来的时候,你怎么知道,他是表示网页的内容还是表示在线聊天的内容?

        这就代表着,我们还需要一个参数,表示这个数据包到底共那个程序(进程)使用。这个参数就叫做端口:port,他其实就是,每一个使用网卡的程序的编号。每个数据包都发到主机的特定端口,所以不同的程序能取到自己所需要的数据。

        端口是0-65535之间的一个整数,正好16个二进制位。0-1023的端口被系统占用,用户只能选用大于1023的端口。不管是网页还是在线聊天,应用程序会随机选用每一个端口,然后与服务器的相应端口联系。

        传输层功能就是:建立端口到端口的通信,相比之下,网络层的功能是建立主机到主机的通信。只要确定主机和端口,我们就能实现程序之间的交流。。因此,unix系统就把主机+端口,就叫做套接字(socket)。有了它我们就可以进行网络应用程序开发了。

    5.2UDP协议

    5.3tcp协议:

    udp协议的优点是比较简单,容易实现,但是缺点是可靠性差,一旦数据包发出,无法知道对方是否收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高网络可靠性,TCP协议就这样产生了,这个协议非常复杂,但可以近似的认为,他就是有确认机制的UDP协议,没发出一个数据包要求确认。如果可以近似认为,他就是有确认机制的UDP协议,每发出一个数据包都要求确认。如果一个数据包遗失,就收不到确认,发出放就知道有必要重发这个数据包了。

    因此,TCP协议能够确认数据不会遗失。他的缺点是,过程过于复杂,实现苦难,消耗过多的资源。

    六、应用层

        应用层收到 传输层 的 数据,接下来就要解读,由于互联网是开放架构,数据来源多,必须事先规定好格式,否则根本无法解读。

        应用层的作用,就是规定应用程序的数据格式。

    举例来说,TCP协议可以为各种各样的程序传递数据,那么必须有不同协议规定电子邮件,网页,ftp数据的格式,这些应用程序协议就构成了应用层。

  • 相关阅读:
    [bzoj4131]并行博弈_博弈论
    [bzoj1874][BeiJing2009 WinterCamp]取石子游戏_博弈论
    [bzoj4281][ONTAK2015]Związek Harcerstwa Bajtockiego_倍增LCA
    [bzoj2091][Poi2010]The Minima Game_动态规划
    [bzoj1578][Usaco2009 Feb]Stock Market 股票市场_完全背包dp
    常用正则表达式
    webSQL的基本操作
    《css3揭秘》的效果code
    笛卡尔积算法的sku
    仿制淘宝sku点击效果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jds/p/8597405.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