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载并整理】AJAX XmlHttpRequest对象详解


    一. XMLHttpRequest由来及原生介绍

    XMLHttpRequest(XHR)是一个API对象,其中的方法可以用来在浏览器和服务器端传输数据。这个对象是浏览器的js环境提供的。从XHR获取数据的目的是为了持续修改一个加载过的页面,XHR是Ajax设计的底层概念。XHR使用的协议不同于HTTP,不仅可以使用XML格式的数据,也支持JSON,HTML或者纯文本。

    WHATWG组织负责维护一个动态的XHR标准文档。W3C基于WHATWG标准创建了一个固定的规范。

    历史

    XMLHttpRequest对象背后的概念最开始是被微软Outlook Web Access工作组为Microsoft Exchange Server 2000提出的。一个IXMLHTTPRequest接口被开发出来,第二代的MSXML库实现了这个概念。1999年的发布的IE5使用了第二代的MSXML库,通过ActiveX访问IXMLHTTPRequest接口,这个接口在MSXML中通过XMLHTTP包装。

    IE5,IE6没有在他们的脚本语言中定义XMLHttpRequest对象的标识符,当时IE5,IE6发布时,XMLHttpRequest标识符本身还不是一个标准。如果XMLHttpRequest标识符不存在,通过对象检测可以获得向后兼容性。微软在2006年发布的IE7时,定义了XMLHttpRequest对象标识符。

    Mozilla项目组为Gecko布局引擎开发实现的接口称为nsIXMLHttpRequest。这个接口被建模成尽可能的接近微软的IXMLHTTPRequest接口。Mozilla通过js对象为这个接口创建了一个包装器称为XMLHttpRequest。XMLHttpRequest首次可用是在2000年12月6号发布的Gecko 0.6版本中,但是还不是全功能版本直到2002年6月5号发布的1.0版本的Gecko。XMLHttpRequest对象在其他主要的web客户端中变成了一个事实标准,在2004年2月发布得Safari 1.2版本,2005年4月发布的KonquerorOpera8.0版本,2005年9月发布的iCab 3.0b352版本中都实现了这个对象。

    随着跨浏览器JS库(例如jQuery)流行,开发者再调用XMLHttpRequest功能时不用再直接接触底层API。

    标准

    W3C在2006年4月5号发布了一个关于XMLHttpRequest对象的工作草案规范,起草人是Opera的Anne van Kesteren和W3C的Dean Jackson。它的目标是“基于现有的实现,文档化一个最小的可以互相协作的特性,以便web开发者可以不用编写特定平台代码来使用这些特性”。

    W3C在2008年2月25号又发布了另一个关于XMLHttpRequest对象的工作草案,称为"XMLHttpRequest Level 2"。这个版本的XMLHttpRequest包括了XMLHttpRequest对象的扩展功能,例如事件处理,支持跨域请求,支持处理字节流。2011年底,这个规范被遗弃了,其中的内容收录在原始的规范中。

    在2012年底,WHATWG接管了这个事情,并且用Web IDL定义了一个标准。W3C目前的草案就是基于WHATWG标准创建的。

    HTTP请求

    下面的章节展示了符合W3C工作草案标准的用户代理如何使用XMLHttpRequest对象功能发起http请求。因为W3C关于XMLHttpRequest对象的标准仍然是一个草案,所以用户代理可能没有完全实现草案规定的功能,也就是下面的这些是有可能变化的。当使用XMLHttpRequest对象的脚本跨用户代理使用时,要考虑下这种影响。本文将试着列出主要的用户代理之间不一致的地方。

    open方法

    XMLHttpRequest对象的HTTP和HTTPS请求必须通过opent方法初始化。这个方法必须在实际发送请求之前调用,以用来验证请求方法,URL以及用户信息。这个方法不能确保URL存在或者用户信息必须正确。初始化请求可以接受5个参数,

    open( Method, URL, Asynchronous, UserName, Password )
    

    第一个参数是一个字符串值标识HTTP的请求方法。请求方法必须是用户代理支持的方法以及W3C的XMLHttpRequest对象草案规定的方法,如下:

    • GET (IE7+,Mozilla 1+)
    • POST (IE7+,Mozilla 1+)
    • HEAD (IE7+)
    • PUT
    • DELETE
    • OPTIONS (IE7+)

    然而请求方法并不限于以上列出的这些。W3C草案声明浏览器可以自行决定支持的请求方法。

    第二个参数也是一个字符串值,标示请求的URL。W3C推荐当有跨域请求时,浏览器应该报个错误。

    第三个参数是一个布尔值类型,标示请求是否是异步的,在W3C草案中并不是一个必须参数。如果没有提供,符合W3C规范的用户代理应该默认为true。异步请求("true")不会等待服务器响应在继续执行其他脚本之前,可以调用XMLHttpRequest对象的onreadystatechange事件监听器来获取请求的不同状态。一个同步的请求("false")会阻塞js执行直到请求完成,这时就没必要调用onreadystatechange事件监听器。

    第四个和第五个参数分别是用户名和密码。这些参数是服务端为了验证请求使用的。

        var xmlhttp;
    
        if (window.XMLHttpRequest) {
            xmlhttp = new XMLHttpRequest();
            xmlhttp.open("GET", filepath , false);
            xmlhttp.send(null);
        }
    
    sendRequestHeader方法

    在成功初始化请求之后,XMLHttpRequest对象的setRequestHeader方法可以用来设置请求头。

    setRequestHeader( Name, Value )
    

    第一个参数是header的字符串名称,第二个参数是字符串值。如果请求需要多个header,这个方法就要被调用多次。这个方法附加的请求头,在下次open方法调用时会被清空。

    send方法

    XMLHttpRequest对象的send方法用来发送请求,这个方法接收一个参数,这个参数就是要发送的内容。

    send(Data)
    

    如果不需要发送内容,这个参数可以省略。W3C草案声明这个参数可以是任意类型的值只要能被js转成字符串,除了DOM对象。如果用户代理无法序列化这个参数,这个参数会被忽略。Firefox3.0.x以及之前版本在send方法没传参数时会抛出异常。

    如果参数是DOM对象,用户代理应该确保文档已经被转成XML格式,通过文档对象的inputEncoding属性编码。如果请求头的Content-Type还没有通过setRequestHeader方法设置,用户代理应该自动的增加一个值"application/xml;charset=charset",其中的charset应该是用来编码文档的编码格式。

    如果用户代理被配置成使用代理服务器,XMLHttpRequest对象应该适当修改请求连接代理而不是源服务器,发送Proxy-Authorization头配置。

    onreadystatechange事件监听器

    如果XMLHttpRequest对象的send方法第三个参数是true,也就是发送了异步请求,onreadystatechange事件监听器将自动在XMLHttpRequest对象的readyState属性改变时被触发。

    状态改变过程如下:

    • open方法被成功调用,readyState属性被置为1(OPEND)
    • send方法被调用,成功接收到HTTP响应头,readyState属性被置为2(HEADERS_RECEIVED)
    • 一旦HTTP响应内容开始加载,readyState属性被置为3(LOADING)
    • 一旦HTTP响应内容结束加载,readyState属性被置为4(DONE)

    当监听器被定义之后,每次状态改变时都会触发。为了检测状态1和状态2,监听器必须在open方法调用前调用。open方法必须在send方法调用前调用。

        var request = new XMLHttpRequest();
        request.onreadystatechange = function () {
            var DONE = this.DONE || 4;
            if (this.readyState === DONE){
                alert(this.readyState);
            }
        };
        request.open('GET', 'somepage.xml', true);
        request.setRequestHeader('X-Requested-With', 'XMLHttpRequest'); 
        request.send(null);
    
    abort方法

    如果XMLHttpRequest对象的readyState属性还没有变成4,这个方法可以终止请求。这个方法可以确保异步请求中的回调不被执行。

    abort()
    

    一些AJAX库使用abort方法来取消潜在重复请求以及无序请求。

    HTTP响应

    当成功调用XMLHttpRequest对象的send方法之后,如果服务端响应式格式正确的XML,并且已经把Content-Type头设置成用户代理支持的XML类型,XMLHttpRequest对象的responseXML属性将会包含一个DOM文档对象。另外一个属性responseText将会包含服务端返回的文本类型,而不管它是否被理解为XML。



    二. XMLHttpRequest对象介绍
     

    jquery ajax-jqXHR  介绍

    http://www.css88.com/jqapi-1.9/jQuery.ajax/#jqXHR

     jqXHR 对象
    
    从jQuery 1.5开始,$.ajax() 返回XMLHttpRequest(jqXHR)对象,该对象是浏览器的原生的XMLHttpRequest对象的一个超集。例如,它包含responseText和responseXML属性,以及一个getResponseHeader()方法。当传输机制不是是XMLHttpRequest时(例如,一个JSONP请求脚本,返回一个脚本 tag 时),jqXHR对象尽可能的模拟原生的XHR功能。
    
    从jQuery 1.5.1开始, jqXHR对象还包含了overrideMimeType方法 (它在jQuery 1.4.x中是有效的,但是在jQuery 1.5中暂时的被移除)。.overrideMimeType() 方法可能用在beforeSend()的回调函数中,例如,修改响应的Content-Type信息头:
        
    
    $.ajax({
      url: "http://fiddle.jshell.net/favicon.png",
      beforeSend: function ( xhr ) {
        xhr.overrideMimeType("text/plain; charset=x-user-defined");
      }
    }).done(function ( data ) {
      if( console && console.log ) {
        console.log("Sample of data:", data.slice(0, 100));
      }
    });
    
    从 jQuery 1.5 开始,$.ajax()返回的jqXHR对象 实现了 Promise 接口, 使它拥有了 Promise 的所有属性,方法和行为。(见Deferred object获取更多信息)。
    为了让回调函数的名字统一,便于在$.ajax()中使用。jqXHR也提供.error() .success()和.complete()方法。这些方法都带有一个参数,该参数是一个函数,
    此函数在 $.ajax()请求结束时被调用,并且这个函数接收的参数,与调用 $.ajax()函数时的参数是一致。这将允许你在一次请求时,对多个回调函数进行赋值,
    甚至允许你在请求已经完成后,对回调函数进行赋值(如果该请求已经完成,则回调函数会被立刻调用)。 jqXHR.done(function(data, textStatus, jqXHR) {}); 一个可供选择的 success 回调选项的构造函数,.done()方法取代了的过时的jqXHR.success()方法。请参阅deferred.done()的实现细节。 jqXHR.fail(function(jqXHR, textStatus, errorThrown) {}); 一种可供选择的 error 回调选项的构造函数,.fail()方法取代了的过时的.error()方法。请参阅deferred.fail()的实现细节。 jqXHR.always(function(data|jqXHR, textStatus, jqXHR|errorThrown) { });(在jQuery 1.6 中添加) 一种可供选择的 complete 回调选项的构造函数,.always()方法取代了的过时的.complete()方法。 在响应一个成功的请求后,该函数的参数和.done()的参数是相同的:data, textStatus, 和 jqXHR 对象.对于失败的请求,参数和.fail()的参数是相同的:jqXHR 对象, textStatus, 和 errorThrown。
    请参阅deferred.always()的实现细节。 jqXHR.then(function(data, textStatus, jqXHR) {}, function(jqXHR, textStatus, errorThrown) {}); 包含了 .done() 和 .fail()方法的功能,(从 jQuery 1.8 开始)允许底层被操纵。请参阅deferred.then()的实现细节。 推荐使用的注意事项: jqXHR.success(), jqXHR.error(), 和 jqXHR.complete()回调从 jQuery 1.8开始 被弃用过时。他们将最终被取消,您的代码应做好准备,
    从jQuery 3.0开始被删除,你可以使用jqXHR.done(), jqXHR.fail(), 和 jqXHR.always() 代替。 // Assign handlers immediately after making the request, // and remember the jqxhr object for this request var jqxhr = $.ajax( "example.php" ) .done(function() { alert("success"); }) .fail(function() { alert("error"); }) .always(function() { alert("complete"); }); // perform other work here ... // Set another completion function for the request above jqxhr.always(function() { alert("second complete"); }); this在所有的回调中的引用,是这个对象在传递给$.ajax的设置中上下文;如果没有指定context(上下文),this 引用的是Ajax设置的本身。 为了向后兼容XMLHttpRequest ,一个 jqXHR 对象将公开下列属性和方法: readyState responseXML 和/或 responseText 当底层的请求分别作出 XML 和/或 文本响应 status statusText abort( [ statusText ] ) getAllResponseHeaders() 一个字符串 getResponseHeader( name ) overrideMimeType( mimeType ) setRequestHeader( name, value ) 用新值替换旧值,而不是将新值与旧值连接起来,这偏离了标准 statusCode( callbacksByStatusCode ) 假如没有onreadystatechange属性,因为不同的状态可以分别在 success , error , complete和statusCode 方法中进行处理。 Callback Function Queues(回调函数) beforeSend, error, dataFilter, success 和 complete接受的回调函数是在合适的时间调用。 从jQuery 1.5开始, fail , done ,和从jQuery 1.6开始的always回调钩子(hooks)采用先入先出队列管理。这意味着你可以为每个挂钩分配多个回调。
    见Deferred object methods ,这是实现内部的$.ajax()回调钩子(hooks)。 这里有$.ajax()提供的回调钩子 (hooks),如下: beforeSend 在发送请求之前调用,它接收jqXHR对象和settings作为参数对象。 error 在请求出错时调用。如果请求失败,在它们的顺序依次登记。他们接受jqXHR ,字符串表示的错误类型,以及异常对象(如果有的话)。
          一些内置的错误会将 "abort", "timeout", "No Transport" 等字符串作为异常对象。 dataFilter 在请求成功之后调用。传入返回的数据以及dataType参数的值。并且必须返回新的数据(可能是处理过的)传递给success回调函数。 success 当请求成功并接收到返回数据之后调用。传入返回后的数据,以及包含成功代码的字符串和jqXHR对象。 Promise callbacks — .done(), .fail(), .always(), and .then() — 根据他们注册的顺序被调用。 complete 请求完成时,无论是在失败或成功,它们按顺序依次执行回调。他们收到jqXHR对象,以及一个包含成功或错误代码。
  • 相关阅读:
    web-----------HTTP协议
    python基础作业------模拟实现一个ATM + 购物商城程序
    python--------进程与线程
    作业--用户输入数字0-100,判断成绩,用函数
    blog真正的首页
    blog首页视图
    让django完成翻译,迁移数据库模型
    创建Django博客的数据库模型
    创建blog APP
    在PyCharm上创建Django项目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ingsong/p/8488273.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