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网络概述


    1.互联网的发展

      不多加概述,百度百科自行研究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A%92%E8%81%94%E7%BD%91/199186?fr=aladdin

    2.互联网的组成

       边缘部分 由所有链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组成,这部分用户直接使用,用来进行主机间的通信和资源共享

       核心部分 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这部分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连通性和交换)

     

    边缘部分

    边缘部分--连接在互联网上的所有主机,这些主机又称为端系统(互联网的末端)

    计算机通信--两台计算机的进程之间进行通信

    通信方式

      1)C/S方式(客户端-服务器方式)

        客户端服务端严格分明

        客户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

        

      2)P2P方式(对等方式)

        

         对等方式peer to peer

        两台主机通信时不区分哪个是服务请求方哪个是服务提供方,只要两台主机都安装了对等连接软件(P2P软件)

        双方都可以下载对方的共享文件

        P2P方式可支持大量对等用户

    核心部分

     核心部分是互联网中最复杂的部分,因为核心部分要向网络边缘中的大量主机提供连通信

     核心部分工作方式   [分组交换]

      1)电路交换

      两两主机交换建立一条链路即可,但多个主机就需要多条链路➡用交换机在多个主机间协调,需要连接哪两个主机,交换机负责打开双方的连接使之进行通信

         电路交换 : 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

          必须经过 建立连接(占用通信资源)→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释放连接(归还通信资源)

          弊端 : 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通话的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传输效率低

          因为两两的传输是突发地出现在传输线路上的,准备连接,释放连接占用时间多,而并没有实质性地用在传输信息上

          通信线路资源往往是空闲的,资源利用率低 ,而导致传输效率低

      2)分组交换

       [存储转发技术]

          报文(message):要发送的整块数据

          分组/包(package):再发送报文时将报文分割成的多个等长的数据段

          首部/包头(header):每个分组头部,存储目的地址源地址等重要控制信息

           

        传输过程 

      

      A主机传输报文到B主机→分割为多个分组→中途传输线路分为多个小段,交由多个路由器进行分组转发

    路由器收到一个分组先暂时存储,检查其首部,查找转发表,按照首部中存储的目的地址找到合适的借口转发出去,一步一步以存储转发的方式把分组交付给最终目的总机

    提高传输效率的原因:

    • 传输线路分段,当前路由处理了这个分组之后交付给下一个路由,而这个路由还可以立马去传送下一个任务的分组
    • 省去了建立连接,释放连接的开销

      

      问题:1. 一个路由未处理完一个分组,另一个分组立马转发到这个路由上,就需要进行排队,会造成时延

              2.多个分组都携带首部,首部也会有一定的空间开销

      

     适用情况分析:

     电路交换:传送时间远大于建立连接时间时

     报文交换,分组交换:传送突发数据时提高网络的信道利用率

     分组交换:分组长度小于报文长度,时延小,灵活性更高时使用

  • 相关阅读:
    浅谈软件开发项目的质量控制
    分布式系统稳定性模式
    正确使用 Volatile 变量
    我和 OI 的一些故事
    NOIP2020 退役记
    博弈论基础入门
    [HAOI2008]硬币购物(容斥/背包DP)
    [CF] 1307F Cow and Vacation(思维/贪心)
    [noi.ac 模拟赛8] c(容斥/DP)
    [noi.ac 模拟赛9] A.出征准备(同余最短路)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ing-dong/p/11868755.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