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ervice是什么
Service,服务。一般用于提供需要在后台长期运行的服务(如复杂计算、下载等等耗时任务),其特点是长生命周期的、没有用户界面、在后台运行的。
二:Service的生命周期方法
在定义Service子类时,需要重写以下方法:
内部自动调用的方法 | 作用 |
---|---|
onCreat() | 创建服务 |
onStartCommand() | 开始服务 |
onDestroy() | 销毁服务 |
onBind() | 绑定服务 |
onUnbind() | 解绑服务 |
在其他地方,创建服务、启动服务、停止服务时,需要调用以下方法:
startService() | 启动服务 |
stopService() | 关闭服务 |
bindService() | 绑定服务 |
unbindService() | 解绑服务 |
1:调用startService()后,自动调用service内部方法:onCreate()、onStartCommand()
2:调用stopService()后,自动调用内部方法:onDestory()
3:调用bindService()后,自动调用内部方法:onCreate()、onBind()
4:调用unbindService()后,自动调用内部方法:onCreate()、onBind()、onDestory()
三:常见的生命周期调用
1:startService()启动服务、stopService()停止服务:只能开启和关闭Service,无法操作Service;若启动服务后,无手动调用stopService(),则程序退出后服务仍然存在
2:bindService()绑定服务、unbindService()解绑服务:Service随着调用者销毁而停止。
3:使用startService()启动服务,再使用bindService()绑定服务——使用unbindService()解绑服务,再使用stopService()停止服务:要先解绑,才能停止服务。
四:Service的类型
【图片来自:http://www.jianshu.com/p/d963c55c3ab9】
五:不同类型Service的使用
1:本地服务:与某一个程序相关,在程序的代码中启动、停止服务
步骤1:新建子类继承Service类,重写父类的onCreate()、onStartCommand()、onDestroy()和onBind()方法
步骤2:在AndroidManifest.xml里注册该Service
步骤3:在activity的代码中,创建用于启动Service的Intent对象
步骤4:调用startService(intent)启动Service、调用stopService(intent)停止服务
Androidmanifest里Service的常见属性说明
属性 | 说明 | 备注 |
---|---|---|
android:name | Service的类名 | |
android:label | Service的名字 | 若不设置,默认为Service类名 |
android:icon | Service的图标 | |
android:permission | 申明此Service的权限 | 有提供了该权限的应用才能控制或连接此服务 |
android:process | 表示该服务是否在另一个进程中运行(远程服务) | 不设置默认为本地服务;remote则设置成远程服务 |
android:enabled | 系统默认启动 | true:Service 将会默认被系统启动;不设置则默认为false |
android:exported | 该服务是否能够被其他应用程序所控制或连接 | 不设置默认此项为 false |
2:远程服务:与程序无关,系统级别的服务
远程Service与调用者不在同一个进程里(即远程Service是运行在另外一个进程)
一般用在多个应用程序共享同一个后台服务(远程服务)的情况。
我们把Service称为服务器端、需要与Service通信的进程称为客户端。
-
以下是两个进程角色的具体使用步骤:
服务器端(Service)
步骤1:新建定义AIDL文件,并声明该服务需要向客户端提供的接口
步骤2:在Service子类中实现AIDL中定义的接口方法,并定义生命周期的方法(onCreat、onBind()、blabla)
步骤3:在AndroidMainfest.xml中注册服务 & 声明为远程服务客户端(Client)
步骤1:拷贝服务端的AIDL文件到目录下
步骤2:使用Stub.asInterface接口获取服务器的Binder,根据需要调用服务提供的接口方法
步骤3:通过Intent指定服务端的服务名称和所在包,绑定远程Service
AIDL:Android 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即Android接口定义语言;用于让某个Service与多个应用程序组件之间进行跨进程通信,从而可以实现多个应用程序共享同一个Service的功能。
具体使用参见:http://www.jianshu.com/p/34326751b2c6
3:前台服务
前台服务是指在手机的下拉通知栏保持显示一个通知。
前台Service优先级较高,不会由于系统内存不足而被回收;后台Service优先级较低,当系统出现内存不足情况时,很有可能会被回收。
前台服务不是一种特殊的服务类型,它只是在一般的后台服务的基础上添加了几个属性,使其具有了前台显示的界面而已。任何服务都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成为前台服务:
在原有的Service类对onCreate()方法中添加以下内容: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reate() { super.onCreate(); //添加下列代码将后台Service变成前台Service //1:创建"点击通知"后要跳转至哪个页面的Intent对象 Intent notificationIntent = new Intent(this,MainActivity.class); PendingIntent pendingIntent = PendingIntent.getActivity(this,0,notificationIntent,0); //2:新建通知栏的Builer对象 Notification.Builder builer = new Notification.Builder(this); //3:用通知栏的builder对象进行通知图标、标题、内容、点击事件的设置 builer.setContentTitle("前台服务通知的标题");//设置通知的标题 builer.setContentText("前台服务通知的内容");//设置通知的内容 builer.setSmallIcon(R.mipmap.ic_launcher);//设置通知的图标 builer.setContentIntent(pendingIntent);//设置点击通知后的操作 //4:使用builder创建出一个通知 Notification notification = builer.getNotification();//用Builder对象生成notification //5:让通知在下拉通知栏显示 startForeground(1, notification); }
4:可通信服务
上面创建的服务,除了启动、停止之外,并不能与activity进行交互,即:activity不能访问服务中的其他方法。
要通过activity操作service的话,需要用到绑定服务。
1)新建子类继承Service类,并在其中新建一个内部类继承自Binder类,在binder子类中定义Activity需要调用的方法。
然后在Service子类中创建binder子类实例,并在onBind()方法中return 这个实例。
2)在Activity中,创建ServiceConnection实例,并且重写其onServiceConnected()方法,把连接传递过来的binder强制类型转换为第一步中创建的binder。
3)在Activity中,创建一个binder实例,然后通过bindService()方法,把ServiceConnection实例作为参数传递进去,从而把创建的binder赋值为绑定成功后得到的service中的binder实例。
4)最后,通过binder调用其内部定义好的方法,从而实现Activity与Service的通信。
各种服务类型的使用场景:
【图片来自:http://www.jianshu.com/p/e04c4239b07e】
六:Service与Thread的区别
一般来说,会将Service和Thread联合着用,即在Service中再创建一个子线程(工作线程)去处理耗时操作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