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弱我有理,你们得兜底


    原创不易,求分享、求一键三连

    两个故事

    之前我们探讨了Leader必备的素质「担当」「独立思考」:

    谁能成为Leader,大Leader该做什么

    也给出了「Leader五维能力模型」作为评价标准,以及「Leader的五件事」用以约束Leader的行为。

    先抛开具体“秀操作”的案例,我们探讨一下「管理认知」,五维模型和管理认知会对后续你做的所有案例提出相对合理的解释。

    首先还是来两个案例。

    他说我很烂

    这个案例来源于此文:亏掉 5 位数,我发现弱者的 3 个特点

    今天早上遇到一件在我看来很奇葩的事儿,一个读者在后台留言说自己买了一个我之前推荐过的课程,听了几节后发现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觉得很失望。

    于是,他专门过来跟我留言,说对我很失望,觉得我推荐的东西太烂。

    有意思的是,就在前两天,一个同样买了这个课程的读者在微信上联系到我,说自己收获挺大,感谢我的推荐。

    这就有意思了,一个同学觉得内容很烂,毫无收获;一个同学觉得内容不错,收获满满,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差距?

    需要互相兜底吗

    这个案例来源于我的工作,之前有次以「产研互相理解、携手共进」的主题会上,有个同学一番发言,引起了技术同学诸多不满,也引起了我的思考:

    这里先说结论再说过程,结论是「该同学需求写的跟屎一样」,却想让「技术兜底」,技术显然不买账,就开始了拉扯,我站在全局发了一段话:

    两边同学分别是站在产品和研发的角度,所以会有本位问题,但是大目标是相同的,这是第一。

    「产品的本质是写需求,研发的本质是写代码」

    需求的评估指标可以是「需求完成度」或细节点「逻辑流转的顺畅度」,这个是基础;代码的评估可以是整体「开发效率」和上线后的「运转质量」,这里还不涉及性能。

    如果一个技术新人对业务不熟悉或者其他因素,写的代码很烂,产品同学是不是需要补位兜底,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是专业度的不一致导致的产品同学能不能兜底,还有专业度导致的能补位到什么程度。

    同样的问题在产品需求上也是一样的,技术需不需要补位,这是个能不能和做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产品更进一步是体验,技术更进一步是性能是页面卡顿率等等体验指标,类似这种东西是不是需要产研互相补位,我认为是需要的。

    所以讨论的点应该拉一条能力值基线,在「能力值基线以下不需要补位,不能补位,需要各司其职,达到专业能力,能力值以上需要互相补位」,以达到共同的目标。

    当然,挂着一个技术负责人的title他们会认为我有「立场」问题,但这就是我的真实想法:

    能力值基线以下不需要补位,不能补位,需要各司其职,能力值以上需要互相补位

    为避免误会,随后还补了一句:

    这里不是特指产品同学能力有问题,所以不必发散

    这里特指的是一种可能,比如我可以说研发这边有10%的同学能力值就是欠缺,就是需要内部培养培训,补足短板是其一

    再上一级的leader虽然当前能力值在线,但是也会随着公司的发展、业务的增速而导致能力不足

    客观的说,我就觉得我自己现在能力有所不足,不能完全的、深入的、系统的了解业务,这个都不是原则性问题

    我们如果突然从一个市值10亿的公司,变成市值100亿的公司,能力要求肯定会有变化,「这个能力不足是相对值不是绝对值」「能力基线也是动态变化的」

    但就我后续观察,该同学似乎「没听懂」,这是为什么?

    带着以上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管理认知

    同频对话

    认知即对人事物的认识,对相关人事物底层结构关系的认识 管理认知即对管理世界理解的投影、是五维模型的基础,这里画一个图:

    图片

    我们假设,人们成长轨迹一定是从下到上的,极少有人出身就在终点,毕竟真实世界很少有龙傲天。在这个假设下,有一个人问我图书馆在什么方向:

    ① 市区认知的人会说,东北边有一个南边有一个

    ② 县区认知的人会说,书店在北边,市区的人在说谎

    ② 而省区认知的人会说,东边也有一个书店哟,于是市区认知的人会很不以为然

    认知是向下兼容,认知更高的人知道下面的人在想什么,而认知低的人未必知道上面的人在说什么

    所以说,我们在传递一个信息时候一定要做到「同频对话」,尽量「拉齐认知」,否则极容易成为鸡同鸭讲,这个情况最常见于产品、运营、研发、GM各说各话。

    能力值基线与势能

    前面一直再提「能力基线」,这个能力基线到底是什么?

    然后,公司会有很多项目,这个项目凭什么会落到我手里?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提出另一个逻辑:「势能与能力值基线」

    图片

    这里要表达几个点:

    ① 通过不同的事件(多数时候是做项目、做汇报),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势能

    ② 个人能力值会逐渐成为基准线,而势能却是动态变化的

    有了这个认知,我们再画第二张图:

    图片

    完成某些项目,势能会达到一定程度,这个时候更难的项目、更高的职位才会考虑到你,能力值是做事的基础,势能涉及你所能利用的资源,需要长期运营,我们也会得出更进一步的评价模型:

    图片

    上面故事中的人物,可以很好的与BVR模型对应起来:

    第一层次,环境层次,代码写不出来怪键盘,「看书没收获怪作者」「写不好需求怪技术不兜底」

    第二层次,行为层次,会认为不涨工资是因为没加班,员工不加班是因为工资不满意;

    第三层次,能力层次,会认为「只要我努力就能怎么样」,也会认为只要我失败,那么就是我不够努力;

    PS:小孙就是困在了第三层次出不来的典型

    第四层次,BVR层次,已经了解到「结构影响行为」的人,开悟的起点;

    第五层次,身份层次,做事首先考虑我是谁,我的定位是什么,我这个阶段的边界是什么的人;

    第六层次,精神层次,不是天才就是傻子,不是伟人就是疯子;

    所以,我们先会圈定一个人的能力基准线,其次看他的势能,也就是我们所谓影响力,根据基本能力和势能,就能判断这个同学能做什么样的事情。

    结语

    能力(五维能力模型)与势能可以判断某个人能做什么事,能把这个事做到什么程度

    这里再进一步,判断一件事情你能不能做,更确切的说法是判断这件事情你的团队能不能做,所以考察个人能力、势能的同时,也会考察「团队的能力、势能」,所以团队可以找更多补足能力短板的人,所谓能力互补即是如此.

    为了更好的说明关联,这里举一个例子(例子中只是我的认知,未必正确,大家可有其他判断):

    之前工作经历里面,有几个同学基础的能力差距不是太大(这里特指做项目的能力),而慢慢的差距就出来了,其中的原因:

    ① 「势能差距」

    包括如何“造势”的能力,初期和运气有关系,长期来说运气成分会拉平

    ② 「自我认知问题(管理认知)」

    会更偏上图三角形中的“身份”维度(这里并不是说那个同学到了那个层次,而是当时在那个工作环境下,他是那么认为的,在更大环境中未必)

    比如其中一个同学就会认为我是团队二号位,另一个同学会认为我是团队三号位,这个是他们给自己拉的一条能力值基线。

    这个自我认知基线会改变他的“屁股”,会影响他的思维,会影响他对自己的要求,很有可能三号位同学会偶尔挑战下二号位同学,完全听从一号位同学,心理“打压”所有二号位以外的同学,他们会根据各种心理试探、事件举证,确认自己的定位正确性。

    你对自己的认知与定位,会决定你的行为

    认知+势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行为和所处位置,这还没扯到能力上,多数情况来说,能力的差距不会有那么大。

    ③ 第三点是团队,「团队会造成根本的差距」

    一些同学会刻意的打造自己的小团队,这个培养可以是指点,给资源,给管理权限,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他有更多的「经历】」「经历会造成根本的不同」(回顾上图的能力/势能图)。

    团队与团队之间是有差距的,比如二号位同学团队更闭环,能力更全面;三号位同学团队更单维、更low,横向一对比,高下立判了。

    管理认知+势能+团队可以决定你在一个环境中真正的角色,个人势能需要运营,团队势能运营更难;

    认知是你「想要什么」的基础,「势能是你有没有资格」要这个东西,团队是你「能不能」做这个事情,战略、战术、推进落地,几个大小因素,缺一不可。

    到一个阶段以后,基本管理能力、全局推动能力乃至聪明等美好的特质,都是上赌桌的基本筹码,是同等对话的基础。

    有认知、有能力、没势能会被认为「好高骛远」或者「时运不济」,几次失败后,别人就会认为你身上「只剩下一些傲气」,难成大事。

    如果认知、能力、团队皆到位了,想要更进一步只需要等待时机,以逸待劳,人品没问题就好。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希望对各位有用。「原创不易,请各位多多分享」

    精修短篇说明:为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趁春节大家休息期间,将之前的文章做一些整理

     

    想要更多交流可以加群:

    图片

  • 相关阅读:
    DML-DDL-DCL
    FastDFS常见场景模拟
    如何定义软件版本
    鸟哥的linux私房菜学习-(七)改变文件属性与权限
    鸟哥的linux私房菜学习-(六)Linux 文件权限介绍
    二、基本语法
    一、JavaSE语言概述
    鸟哥的linux私房菜学习-(五)补充:重点回顾
    鸟哥的linux私房菜学习-(五)Linux系统的在线求助man page与info page
    鸟哥的linux私房菜学习-(四)linux命令的基本概念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exiaochai/p/15854262.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