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python-垃圾回收机制


    转载自 https://www.cnblogs.com/Xjng/p/5128269.html 加以整理,方便记忆

    1垃圾回收机制

    Python中的垃圾回收是以引用计数为主,分代收集为辅。引用计数的缺陷是循环引用的问题。
    在Python中,如果一个对象的引用数为0,Python虚拟机就会回收这个对象的内存。
    引用一段别人的代码,加深理解

    #encoding=utf-8
    __author__ = 'kevinlu1010@qq.com'
    
    class ClassA():
        def __init__(self):
            print 'object born,id:%s'%str(hex(id(self)))
        def __del__(self):
            print 'object del,id:%s'%str(hex(id(self)))
    
    def f1():
        while True:
            c1=ClassA()
            del c1
    

    c1=ClassA()会创建一个对象,放在0x237cf58内存中,c1变量指向这个内存,这时候这个内存的引用计数是1
    del c1后,c1变量不再指向0x237cf58内存,所以这块内存的引用计数减一,等于0,所以就销毁了这个对象,然后释放内存。

    导致引用计数+1的情况
        1.对象被创建,例如a=23
        2.对象被引用,例如b=a
        3.对象被作为参数,传入到一个函数中,例如func(a)
        4.对象作为一个元素,存储在容器中,例如list1=[a,a]
    导致引用计数-1的情况
        1.对象的别名被显式销毁,例如del a
        2.对象的别名被赋予新的对象,例如a=24
        3.一个对象离开它的作用域,例如f函数执行完毕时,func函数中的局部变量(全局变量不会)
        4.对象所在的容器被销毁,或从容器中删除对象
    

    2.循环引用导致内存泄露

    创建了c1,c2后,0x237cf30(c1对应的内存,记为内存1),0x237cf58(c2对应的内存,记为内存2)这两块内存的引用计数都是1,执行c1.t=c2和c2.t=c1后,这两块内存的引用计数变成2.
    

    在del c1后,内存1的对象的引用计数变为1,由于不是为0,所以内存1的对象不会被销毁,所以内存2的对象的引用数依然是2,在del c2后,同理,内存1的对象,内存2的对象的引用数都是1。
    虽然它们两个的对象都是可以被销毁的,但是由于循环引用,导致垃圾回收器都不会回收它们,所以就会导致内存泄露。

    3.垃圾回收

    垃圾回收后的对象会放在gc.garbage列表里面
    gc.collect()会返回不可达的对象数目,4等于两个对象以及它们对应的dict
    有三种情况会触发垃圾回收:
        1.调用gc.collect(),
        2.当gc模块的计数器达到阀值的时候。
        3.程序退出的时候
    如果有一天我们淹没在茫茫人海中庸碌一生,那一定是我们没有努力活得丰盛
  • 相关阅读:
    危险的DDD聚合根
    为什么要使用CQRS和Event Sourcing
    LMAX架构简介
    一点纯哲学
    AgileEAS.NET平台开发案例药店系统需求分析
    AgileEAS.NET平台开发实例药店系统功能发布[模块注册][上]
    AgileEAS.NET平台开发实例药店系统数据库设计
    AgileEAS.NET平台开发案例药店系统项目说明
    AgileEAS.NET平台开发实例药店系统功能发布[权限配置][下]
    AgileEAS.NET平台开发实例药店系统数据库还原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eran/p/10480309.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