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OS、Mac 和 Unix 文件格式+ UltraEdit使用


    文件格式 区分DOS、Mac 和 Unix分别对应三种系统
    从文件编码的方式来看,文件可分为ASCII码文件和二进制码文件两种
    文件模式 区分ASCII模式和Binary模式 
        通常由系统决定,大多数Linux/UNIX系统只有两种模式:文本模式和二进制模式。文本传输器使用ASCII字符,并由回车键和换行符分开,而二进制不用转换或格式化就可传字符,二进制模式比文本模式更快,并且可以传输所有ASCII值
     
    一、文本格式区别
    用UltraEdit打开unix文本文件时总会提示:是否将文件转换为dos格式。在windows编辑配置文件,然后用ftp上传到linux主机,发现运行时读取配置文件有错。由于没有经验,分析了半天。
    UltraEdit另存为有1.DOS终结符-CR/LF
       2.UNIX终结符-LF
       3.MAC终结符-CR
    具体分析,在 utrledit下打开分别打开一个dos和unix的文本文件,然后选择十六进制编辑,即可看到其编码内容(可以批量替换来转格式 bat文件)。unix下的回车是用0x0A表示的,而dos下的回车则是0x0D0A。
    在windows下用utraledit编辑后,可以在文件菜单下找到转换为unix格式,然后再上传主机。但是这时还有问题,因为有的ftp工具可以选择以文本或者二进制格式传输,这时则必须选择二进制,否则传输时又会被改为dos格式。
    unix文本文件和windows/dos文本文件的格式区别主要是两点:
     
    换行符:
                      unix(/n)                            windows/dos(/r/n)
    Ctrl:            ^J                              ^M^J
    Dec:           10                               13+10
    Hex:            0A                              0D+0A
    Code:          LF                               CR+LF
    文件结束符:
                      unix                            windows/dos
    Ctrl:            ^D                              ^Z
    Dec:           04                               26
    Hex:            04                              1A
    ASCII模式和Binary模式的区别是回车换行的处理,Binary模式不对数据进行任何处理,ASCII模式将回车换行转换为本机的回车字符,比如:UNIX下是 ,Windows下是 ,Mac下是 。
        ASCII模式下会转换文件,不能说是不同系统对回车换行解释不同,而是不同的系统有不同的行结束符。UNIX系统下行结束符是一个字节,即十六进制的0A,而Windows的系统是两个字节,即十六进制的0D0A,所以当你用ASCII方式从UNIX的FTP Server下载文件到Windows系统上时(不管是二进制或者文本文件),每检测到一个字节是0A,就会自动插入一个0D,所以如果你的文件是二进制文件,比如可执行文件、压缩包什么的,就肯定不能用了。如果你的文件就是UNIX下的文本文件,你用ASCII模式是正确的,要是误用了Binary模式,你在Windows上看这个文件是没有换行的,里面是一个个的黑方块。
        一般来说,我们最好都用Binary方式,这样可以保证不出错。如果有文本格式转换的问题,即UNIX格式的文本和DOS格式的文本之间的转换,有很多工具可以做的,不要在ftp传输的时候冒险,尤其是你如果对这些东西不是非常清楚的话。
    在printf这样的函数中, 如果你出现一个 , 它却代表了一个逻辑上的意义, 即它代表在本地系统上的那种回车换行, 所以它在UNIX上只是<LF>, 但如果你在DOS上用诸如Truboc编程的话它输出的是<CR><LF>。
    UltraEdit 每次打开新文件的时候,都提示:

    文件可能不是DOS格式,

    你要转换 File 为 DOS 格式吗?


    高 级 -> 配置 -> 文件处理 -> DOS/UNIX/MAC 处理 -> UNIX/MAC 文件检测/转换 中,取消原先选择的
    检测文件类型并提示进行更改,选取 禁用

    DOS、Mac 和 Unix 文件格式 相信很多朋友都碰到过这三种文件格式的互换问题,今日又碰到这个问题,忽然想 寻根问底,于是整理了本文档。 文件格式区别 我们先看看这三个家伙有啥区别。

    很久以前,人们用老式的电传打字机作为输入设备,它使用 两个字符来另起新行。一个字符把滑动架移回首位 (称为回车,),另一个字符把纸上移一行 (称为换行,)。 当计算机问世后,由于存储器曾经非常昂贵。有些人就认定没必要用两个字符来表示行尾。于是 UNIX 开发者决定他们可以用 一个字符来表示行尾。

    Apple 开发者规定了用 。 开发 MS-DOS (以及微软视窗) 的那些家伙则决定沿用老式的 。三种行尾格式如下: unix dos mac 这意味着,如果你试图把一个文件从一种系统移到另一种系统,那么你就有换行符方面的麻烦。 转换 有需求就会有动力。

    在Windows平台,有强大的UltraEdit,它支持DOS、Mac 和 Unix 三种文 件格式的任意互换。在【文件】->【转换】选项卡下有相应的对应选项,很傻很强大。

    下面我们看看在Unix/Linux平台该如何做呢?

    方法一:强大的dos2unix dos2unix filename

    方法二:强大的脚本 sed 's/^M//' filename > tmp_filename 其中^M是同时Ctrl+V+M按出来的,表示回车。 或 tr -d " " filename 或 cat filename | perl -pe '~s/ //g' > tmp_filename

    方法三:强大的vim vim filename :set fileformat=unix :w 或 vim filename :%s/^M//g :w 与vi不同,vim具有自动识别功能,只需如下设置就可以自动进行转换。不过由于Mac格式比较特殊,vim对mac格式的自动探测可能会出错。请参考: http://vimcdoc.sourceforge.NET/doc/usr_23.html vim filename :set fileformats=unix,dos,mac 批量转换 有时候我们可能希望对这种转换进行批量处理。

    在Windows下有强大的UltraEdit,用全局replace的方法或者建立工程的方法可以批量转换,请参考 http://tech.ddvip.com/2007-10/119380983936863.html 。Windows平台下还有很多相关的小工具,如MultiU2D等,google一下吧。 在Unix/linux平台下我们就要借助脚本文件或者通道了,实质上是上述几种方法的自动化。

    下面举几个简单例子,来源自 http://bbs.chinaunix.net/viewthread.PHP?tid=412957&extra=&page=1 :

    脚本1: ls -l | awk '{print 8}' > filename.txt N=1 NN=`wc -l filename.txt | awk '{print $1}'` while [ "8}' > filename.txt N=1 NN=`wc -l filename.txt | awk '{print $1}'` while [ "N" -le "NN"];doTempLine=sedn"NN"];doTempLine=‘sed−n"N"p "filename.txt"` if [ -n "TempLine"];thentmpfilename=TempLine"];thentmpfilename=TempLine dos2ux tmpfilename>filemvfiletmpfilename>filemvfiletmpfilename fi N=((((N + 1)) done

    脚本2: for XFILE in (egreplMfind.name".txt";find.name".sql")doecho""(egrep−lM‘find.−name"∗.txt";find.−name"∗.sql"‘)doecho"开始处理文件"XFILE if [ -s XFILE]thenTMPFILE=XFILE]thenTMPFILE=XFILE.tmp mv XFILEXFILETMPFILE tr -d " " XFILErmXFILErmTMPFILE else continue fi done 通道法: find . -type f |xargs -i dos2unix {} 后记 对于Mac格式转换到其他两种格式的方法类似,在类Unix环境下有dos2unix/mac2unix工具。 在计算机世界,格式转换无处不在,如字符格式、压缩格式、网络协议格式、音视频格式等等。所以进行相关工作时,应该多多留意。

    从文件编码的方式来看,文件可分为ASCII码文件和二进制码文件两种。

    ASCII文件也称为文本文件,这种文件在磁盘中存放时每个字符对应一个字节,用于存放对应的ASCII码。例如,数5678的存储形式为:
    ASC码:  00110101 00110110 00110111 00111000
         ↓     ↓    ↓    ↓
    十进制码: 5     6    7    8 共占用4个字节。ASCII码文件可在屏幕上按字符显示, 例如源程序文件就是ASCII文件,用DOS命令TYPE可显示文件的内容。 由于是按字符显示,因此能读懂文件内容。

    二进制文件是按二进制的编码方式来存放文件的。 例如, 数5678的存储形式为: 00010110 00101110只占二个字节。二进制文件虽然也可在屏幕上显示,但其内容无法读懂。C系统在处理这些文件时,并不区分类型,都看成是字符流,按字节进行处理。输入输出字符流的开始和结束只由程序控制而不受物理符号(如回车符)的控制。 因此也把这种文件称作“流式文件”。

    UCS-2编码(16进制) UTF-8 字节流(二进制)
    0000 - 007F 0xxxxxxx
    0080 - 07FF 110xxxxx 10xxxxxx
    0800 - FFFF 1110xxxx 10xxxxxx 10xxxxxx
    问题一:

    使用Windows记事本的“另存为”,可以在GBK、Unicode、Unicode big endian和UTF-8这几种编码方式间相互转换。同样是txt文件,Windows是怎样识别编码方式的呢?

    我很早前就发现Unicode、Unicode big endian和UTF-8编码的txt文件的开头会多出几个字节,分别是FF、FE(Unicode),FE、FF(Unicode big endian),EF、BB、BF(UTF-8)。但这些标记是基于什么标准呢?

    问题二: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ConvertUTF.c,实现了UTF-32、UTF-16和UTF-8这三种编码方式的相互转换。对于Unicode(UCS2)、 GBK、UTF-8这些编码方式,我原来就了解。但这个程序让我有些糊涂,想不起来UTF-16和UCS2有什么关系。

    查了查相关资料,总算将这些问题弄清楚了,顺带也了解了一些Unicode的细节。写成一篇文章,送给有过类似疑问的朋友。本文在写作时尽量做到通俗易懂,但要求读者知道什么是字节,什么是十六进制。

    0、big endian和little endian

    big endian和little endian是CPU处理多字节数的不同方式。例如“汉”字的Unicode编码是6C49。那么写到文件里时,究竟是将6C写在前面,还是将49写在前面?如果将6C写在前面,就是big endian。还是将49写在前面,就是little endian。

    “endian”这个词出自《格列佛游记》。小人国的内战就源于吃鸡蛋时是究竟从大头(Big-Endian)敲开还是从小头(Little-Endian)敲开,由此曾发生过六次叛乱,其中一个皇帝送了命,另一个丢了王位。

    我们一般将endian翻译成“字节序”,将big endian和little endian称作“大尾”和“小尾”。

    1、字符编码、内码,顺带介绍汉字编码

    字符必须编码后才能被计算机处理。计算机使用的缺省编码方式就是计算机的内码。早期的计算机使用7位的ASCII编码,为了处理汉字,程序员设计了用于简体中文的GB2312和用于繁体中文的big5。

    GB2312(1980年)一共收录了7445个字符,包括6763个汉字和682个其它符号。汉字区的内码范围高字节从B0-F7,低字节从A1-FE,占用的码位是72*94=6768。其中有5个空位是D7FA-D7FE。

    GB2312 支持的汉字太少。1995年的汉字扩展规范GBK1.0收录了21886个符号,它分为汉字区和图形符号区。汉字区包括21003个字符。2000年的 GB18030是取代GBK1.0的正式国家标准。该标准收录了27484个汉字,同时还收录了藏文、蒙文、维吾尔文等主要的少数民族文字。现在的PC平台必须支持GB18030,对嵌入式产品暂不作要求。所以手机、MP3一般只支持GB2312。

    从ASCII、 GB2312、GBK到GB18030,这些编码方法是向下兼容的,即同一个字符在这些方案中总是有相同的编码,后面的标准支持更多的字符。在这些编码中,英文和中文可以统一地处理。区分中文编码的方法是高字节的最高位不为0。按照程序员的称呼,GB2312、GBK到GB18030都属于双字节字符集 (DBCS)。

    有的中文Windows的缺省内码还是GBK,可以通过GB18030升级包升级到GB18030。不过GB18030相对GBK增加的字符,普通人是很难用到的,通常我们还是用GBK指代中文Windows内码。

    这里还有一些细节:

    • GB2312的原文还是区位码,从区位码到内码,需要在高字节和低字节上分别加上A0。

    • 在DBCS中,GB内码的存储格式始终是big endian,即高位在前。

    • GB2312 的两个字节的最高位都是1。但符合这个条件的码位只有128*128=16384个。所以GBK和GB18030的低字节最高位都可能不是1。不过这不影响DBCS字符流的解析:在读取DBCS字符流时,只要遇到高位为1的字节,就可以将下两个字节作为一个双字节编码,而不用管低字节的高位是什么。

    2、Unicode、UCS和UTF

    前面提到从ASCII、GB2312、GBK到GB18030的编码方法是向下兼容的。而Unicode只与ASCII兼容(更准确地说,是与ISO-8859-1兼容),与GB码不兼容。例如“汉”字的Unicode编码是6C49,而GB码是BABA。

    Unicode 也是一种字符编码方法,不过它是由国际组织设计,可以容纳全世界所有语言文字的编码方案。Unicode的学名是"Universal Multiple-Octet Coded Character Set",简称为UCS。UCS可以看作是"Unicode Character Set"的缩写。

    根据维基百科全书(http: //zh.wikipedia.org/wiki/)的记载:历史上存在两个试图独立设计Unicode的组织,即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一个软件制造商的协会(unicode.org)。ISO开发了ISO 10646项目,Unicode协会开发了Unicode项目。

    在1991年前后,双方都认识到世界不需要两个不兼容的字符集。于是它们开始合并双方的工作成果,并为创立一个单一编码表而协同工作。从Unicode2.0开始,Unicode项目采用了与ISO 10646-1相同的字库和字码。

    目前两个项目仍都存在,并独立地公布各自的标准。Unicode协会现在的最新版本是2005年的Unicode 4.1.0。ISO的最新标准是10646-3:2003。

    UCS规定了怎么用多个字节表示各种文字。怎样传输这些编码,是由UTF(UCS Transformation Format)规范规定的,常见的UTF规范包括UTF-8、UTF-7、UTF-16。

    IETF 的RFC2781和RFC3629以RFC的一贯风格,清晰、明快又不失严谨地描述了UTF-16和UTF-8的编码方法。我总是记不得IETF是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的缩写。但IETF负责维护的RFC是Internet上一切规范的基础。

    3、UCS-2、UCS-4、BMP

    UCS有两种格式:UCS-2和UCS-4。顾名思义,UCS-2就是用两个字节编码,UCS-4就是用4个字节(实际上只用了31位,最高位必须为0)编码。下面让我们做一些简单的数学游戏:

    UCS-2有2^16=65536个码位,UCS-4有2^31=2147483648个码位。

    UCS -4根据最高位为0的最高字节分成2^7=128个group。每个group再根据次高字节分为256个plane。每个plane根据第3个字节分为 256行 (rows),每行包含256个cells。当然同一行的cells只是最后一个字节不同,其余都相同。

    group 0的plane 0被称作Basic Multilingual Plane, 即BMP。或者说UCS-4中,高两个字节为0的码位被称作BMP。

    将UCS-4的BMP去掉前面的两个零字节就得到了UCS-2。在UCS-2的两个字节前加上两个零字节,就得到了UCS-4的BMP。而目前的UCS-4规范中还没有任何字符被分配在BMP之外。

    4、UTF编码

    UTF-8就是以8位为单元对UCS进行编码。从UCS-2到UTF-8的编码方式如下:

    例如“汉”字的Unicode编码是6C49。6C49在0800-FFFF之间,所以肯定要用3字节模板了:1110xxxx 10xxxxxx 10xxxxxx。将6C49写成二进制是:0110 110001 001001, 用这个比特流依次代替模板中的x,得到:11100110 10110001 10001001,即E6 B1 89。

    读者可以用记事本测试一下我们的编码是否正确。

    UTF -16以16位为单元对UCS进行编码。对于小于0x10000的UCS码,UTF-16编码就等于UCS码对应的16位无符号整数。对于不小于 0x10000的UCS码,定义了一个算法。不过由于实际使用的UCS2,或者UCS4的BMP必然小于0x10000,所以就目前而言,可以认为UTF -16和UCS-2基本相同。但UCS-2只是一个编码方案,UTF-16却要用于实际的传输,所以就不得不考虑字节序的问题。

    5、UTF的字节序和BOM

    UTF -8以字节为编码单元,没有字节序的问题。UTF-16以两个字节为编码单元,在解释一个UTF-16文本前,首先要弄清楚每个编码单元的字节序。例如收到一个“奎”的Unicode编码是594E,“乙”的Unicode编码是4E59。如果我们收到UTF-16字节流“594E”,那么这是“奎”还是 “乙”?

    Unicode规范中推荐的标记字节顺序的方法是BOM。BOM不是“Bill Of Material”的BOM表,而是Byte Order Mark。BOM是一个有点小聪明的想法:

    在UCS 编码中有一个叫做"ZERO WIDTH NO-BREAK SPACE"的字符,它的编码是FEFF。而FFFE在UCS中是不存在的字符,所以不应该出现在实际传输中。UCS规范建议我们在传输字节流前,先传输字符"ZERO WIDTH NO-BREAK SPACE"。

    这样如果接收者收到FEFF,就表明这个字节流是Big-Endian的;如果收到FFFE,就表明这个字节流是Little-Endian的。因此字符"ZERO WIDTH NO-BREAK SPACE"又被称作BOM。

    UTF -8不需要BOM来表明字节顺序,但可以用BOM来表明编码方式。字符"ZERO WIDTH NO-BREAK SPACE"的UTF-8编码是EF BB BF(读者可以用我们前面介绍的编码方法验证一下)。所以如果接收者收到以EF BB BF开头的字节流,就知道这是UTF-8编码了。

    Windows就是使用BOM来标记文本文件的编码方式的。

    6、进一步的参考资料

    本文主要参考的资料是 "Short overview of ISO-IEC 10646 and Unicode" (http://www.nada.kth.se/i18n/ucs/unicode-iso10646-oview.html)。

    我还找了两篇看上去不错的资料,不过因为我开始的疑问都找到了答案,所以就没有看:

    1. "Understanding Unicode 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Unicode Standard" (http://scripts.sil.org/cms/scripts/page.php?site_id=nrsi&item_id=IWS-Chapter04a)
    2. "Character set encoding basics Understanding character set encodings and legacy encodings" (http://scripts.sil.org/cms/scripts/page.php?site_id=nrsi&item_id=IWS-Chapter03)

    我写过UTF-8、UCS-2、GBK相互转换的软件包,包括使用Windows API和不使用Windows API的版本。以后有时间的话,我会整理一下放到我的个人主页上(http://fmddlmyy.home4u.china.com)。

  • 相关阅读:
    Android中开发习惯
    Activity、Window和View三者间的关系有一定的见解
    Android底层有一定的认识,研究过相关的Android源码
    安卓工程的启动过程
    OAuth2认证有一定的了解
    屏幕适配经验
    NOIP模拟赛14
    NOIP模拟赛13
    NOIP模拟赛12
    NOIP模拟赛11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elongsan/p/10025134.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