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O设计的开闭原则



    The Open-Closed Principle (OCP) - OO设计的开闭原则

    Software entities (classes, modules, function, etc.) should be open for extension, but closed for modification.
    软件实体(模块,类,方法等)应该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开闭原则(OCP:Open-Closed Principle)是指在进行面向对象设计(OOD:Object Oriented Design)中,设计类或其他程序单位时,应该遵循:
    - 对扩展开放(open)
    - 对修改关闭(closed)
    的设计原则。

    开闭原则是判断面向对象设计是否正确的最基本的原理之一。

    根据开闭原则,在设计一个软件系统模块(类,方法)的时候应该可以在不修改原有的模块(修改关闭)的基础上,能扩展其功能(扩展开放)。
    - 扩展开放:某模块的功能是可扩展的,则该模块是扩展开放的。软件系统的功能上的可扩展性要求模块是扩展开放的。
    - 修改关闭:某模块被其他模块调用,如果该模块的源代码不允许修改,则该模块修改关闭的。软件系统的功能上的稳定性,持续性要求是修改关闭的。

    这也是系统设计需要遵循开闭原则的原因
    1)稳定性。开闭原则要求扩展功能不修改原来的代码,这可以让软件系统在变化中保持稳定。
    2)扩展性。开闭原则要求对扩展开放,通过扩展提供新的或改变原有的功能,让软件系统具有灵活的可扩展性。
    遵循开闭原则的系统设计,可以让软件系统可复用,并且易于维护。


    开闭原则的实现方法
    为了满足开闭原则的 对修改关闭(closed for modification) 原则以及扩展开放(open for extension) 原则,应该对软件系统中的不变的部分加以抽象,在面向对象的设计中,
    - 可以把这些不变的部分加以抽象成不变的接口,这些不变的接口可以应对未来的扩展;
    - 接口的最小功能设计原则。根据这个原则,原有的接口要么可以应对未来的扩展;不足的部分可以通过定义新的接口来实现;
    - 模块之间的调用通过抽象接口进行,这样即使实现层发生变化,也无需修改调用方的代码。

    接口可以被复用,但接口的实现却不一定能被复用。接口是稳定的,关闭的,但接口的实现是可变的,开放的。可以通过对接口的不同实现以及类的继承行为等为系统增加新的或改变系统原来的功能,实现软件系统的柔软扩展。

    简单地说,软件系统是否有良好的接口(抽象)设计是判断软件系统是否满足开闭原则的一种重要的判断基准。现在多把开闭原则等同于面向接口的软件设计。

    开闭原则的相对性
    软件系统的构建是一个需要不断重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模块的功能抽象,模块与模块间的关系,都不会从一开始就非常清晰明了,所以构建100%满足开闭原则的软件系统是相当困难的,这就是开闭原则的相对性。但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对模块功能的抽象(接口定义),模块之间的关系的抽象(通过接口调用),抽象与实现的分离(面向接口的程序设计)等,可以尽量接近满足开闭原则。
    作者:Angelo Lee
    本文版权归作者和博客园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原文连接,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 相关阅读:
    安全运维中基线检查的自动化
    解决“指定的服务已经标记为删除”问题
    linux让命令或程序在终端后台运行的方法(Ubuntu/Fedora/Centos等一样适用)
    微信小程序、SSL证书、开启服务器TSL1.0、TSL1.1、TSL1.2服务
    linux screen工具
    11.2.0.1升级到11.2.0.4报错之中的一个:UtilSession failed: Patch 9413827
    swift 编译提前定义 --不知道怎么定义,可是能够#if
    编译安装 gcc 4.9并验证使用
    sparkR处理Gb级数据集
    【J2EE】在项目中理解J2EE规范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efengmeander/p/2888006.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