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网络1-7


    网络中的主要协议是TCP,IP. TCP提供可靠有序的字节流数据传输。

    电路交换:预先为一个用户开辟一个链路,专用你交换数据。
    频率划分:每个用户划分一定的频率。
    时分划分:每个用户划分一定的时间,类似于CPU的时间划分,每个用
    户在时分里面可以使用全部带宽。

    分组交换:不同的分组共享网络资源,每个分组使用全部的链路带宽

    分组交换产生的问题:资源拥塞,产生分组排队,会等待链路资源。

    电报传输:无论电报多大,都是以整个报文的整体进行传输的,不进
    行分组传输。

    计算机要连进因特网需要端接路由器,端接路由器就是默认网关。

    无线访问网络:共享带宽。
    无线局域网:使用无线电的频谱替代网线,频率很高的无线电波,高
    频电波传播范围有限。
    广域无线访问:

    有线介质:电缆,光缆(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传播光脉冲、速
    度很、不会受到电波的干扰)。
    无线介质:大气,无线电,微波:可以达到45M/s,卫星:地球同步卫
    星、赤道上方2万3千公里放置的3颗卫星、卫星数量有限。

    无线介质传播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分组交换网络的延迟问题:延迟是在路由器产生的,交换节点上产生
    ,每个分组都要在路由器上存储转发。
    发送延迟:
    节点处理延迟:对收到的分组做校验错误,路由查表,
    传输延迟:物理链路长度,介质中信号传输速度,
    排队延迟:等待链路的延迟,最难以控制。

    协议的层次:网络成分很多:主机,路由器,各种介质的链路,应用
    程序,协议,硬件软件。

    应用层:ftp,smtp,http(网络应用),传输的单位是message。
    传输层:tcp,udp(主机进程间的数据传递),传输的单位是segment

    网络层:ip(路由选择协议,将数据报从信源传递到信宿),传输的单
    位是分组或者包。
    链路层:ppp,ethernet(数据在网络上相邻节点间传输),传输的单位
    是frame。
    物理层:信道上传送的位流,传输的单位是比特0,1

    主机实现了5层,路由器只实现了3层(网络层、链路层、物理层)。
    每层都会对数据进行封装。

    进程:主机中运行的程序。

    IP和端口号才能确定应用的地址。

    http是无状态的协议,就是服务端不保留访问的信息。

    cookie是存在内存里面,也可以存在硬盘里面。

    代理服务器(软代理,硬代理):节省访问时间,代理服务器上有缓
    存,如果没有修改就直接发送不用从实际服务器上获取。

    镜像网站也是一种代理服务器,
    代理服务器可以放在局域网里面,一个用户访问的信息可以放在代理
    服务器,其他用户访问相同的内容可以从代理服务器获取。

    SMTP传输阶段:不仅依靠TCP,SMTP自己也有握手、传输、结束。

    邮件可以携带声音、视频、word、pdf。

    用户发送邮件使用的协议是SMTP,用户下载邮件使用的协议是POP3、
    IMAP、http.

    DNS:就是一张表,分布式的数据库,用来存放IP域名转换表。
    为什么不搞集中的DNS,存放所有的主机映射表。通常DNS是分散的,就
    是分布式数据库来存储的。

    本地域名服务器:每个ISP,企业可拥有本地域名服务器,dns的查询首
    先发往本地域名服务器。
    授权域名服务器:每台主机必须在授权服务器上注册登记。每个ISP只
    能有一个授权域名服务器。

    根域名服务器:当本地域名服务器不能解析时,就像根域名服务器查
    询,如果根域名服务器不能查询,则向授权域名服务器查询。

    中介域名服务器:如果根域名服务器不知道授权域名服务器,则中介
    域名服务器负责帮助根域名服务器联系授权域名服务器。

    DNS缓存:一旦域名服务器得知某个映射后,就将其缓存,在一定时间
    间隔后缓存的条目会过期会删除。

  • 相关阅读:
    阿里云 CentOS 安装JDK
    【JSP&Servlet学习笔记】5.Servlet进阶AIP、过滤器与监听器
    【JSP&Servlet学习笔记】4.会话管理
    【HeadFirst设计模式】13.与设计模式相处
    【HeadFirst设计模式】12.复合模式
    【HeadFirst设计模式】11.代理模式
    【HeadFirst设计模式】10.状态模式
    【HeadFirst设计模式】9.迭代器与组合模式
    【HeadFirst设计模式】8.模板方法模式
    【HeadFirst设计模式】7.适配器模式与外观模式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aowen/p/4234650.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