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a里面的函数,和c语言的函数其实是不同的概念。在lua里通常讲的函数,其实是指闭包(closure)。
函数只是闭包的原形(prototype)声明。为了方便理解,所以通常讲函数。
lua里的函数是一个具有词法定界的第一类值。
第一类值是函数能够存储在变量中,存储在表中,能够作为函数的参数传递,能够作为函数的返回值。
如table.sort函数把函数作为参数传入
table.sort(list, function (a, b) return a > b end)
词法定界是指一个嵌套的函数能够访问外部函数的变量。如下函数
function fn() local x = 0 return function () x = x + 1 return x end end f = fn() print(f()) --1 print(f()) --2 f2 = fn() print(f2()) --1
当函数f执行时,函数fn已经返回,fn的局部变量x已经在栈中退出,但是f却能访问x。这是因为x是函数f的upvalue。
而f2函数执行的结果表明f和f2并没有共享upvalue,而是单独有一份自己的upvalue。
lua的闭包结构如图:
GC:垃圾回收相关。
prototype:一个指向原形的指针。原形中包括函数代码,变量,调试信息等。
upvalue:非局部变量。
可以简单理解,闭包是指函数加上函数的upvalue。
upvalue的共享和独立拷贝
什么情况下共享upvalue,什么情况下会有独立的upvalue呢。
y = 0 function fn() local x = 0 return function () x = x + 1 return x + y end end f1 = fn() f2 = fn() print(f1()) --1 print(f2()) --1 print(f1()) --2 print(f2()) --2 y = 10 print(f1()) --13 print(f2()) --13
对于f1和f2,x,y都是upvalue。可以看出x是独立的upvalue,而y是共享的upvalue。
upvalue所指向的值,如果在栈中,即仍在作用域内,此upvalue叫做open upvalue。如果upvalue指向的值已经退栈,超出了作用域,则生成一份单独的拷贝upvalue,此upvalue叫做close upvalue。
lua解释器维护了一个open upvalue链表。当需要引用upvalue时,首先遍历此链表,实现upvalue的复用。如果没有找到,则在链表中插入此upvalue。当upvalue退出栈时,也会从open upvalue中删除。
当f1和f2调用时,x早已经退出栈,所以f1和f2会生成独立的upvalue--x,而对于y,还在栈中,因此是共用的upvalue。
引用
1.http://www.cnblogs.com/plodsoft/p/5900270.html?utm_source=tuicool&utm_medium=referral
2.《programing in l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