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map与普通文件读写


    常规文件系统操作(调用read/fread等类函数)中,函数的调用过程:

     1、进程发起读文件请求。

    2、内核通过查找进程文件符表,定位到内核已打开文件集上的文件信息,从而找到此文件的inode。

    3、inode在address_space上查找要请求的文件页是否已经缓存在页缓存中。如果存在,则直接返回这片文件页的内容。

    4、如果不存在,则通过inode定位到文件磁盘地址,将数据从磁盘复制到页缓存。之后再次发起读页面过程,进而将页缓存中的数据发给用户进程。

     总结来说,常规文件操作为了提高读写效率和保护磁盘,使用了页缓存机制。这样造成读文件时需要先将文件页从磁盘拷贝到页缓存中,由于页缓存处在内核空间,不能被用户进程直接寻址,所以还需要将页缓存中数据页再次拷贝到内存对应的用户空间中。这样,通过了两次数据拷贝过程,才能完成进程对文件内容的获取任务。写操作也是一样,待写入的buffer在内核空间不能直接访问,必须要先拷贝至内核空间对应的主存,再写回磁盘中(延迟写回),也是需要两次数据拷贝。

    而使用mmap操作文件中,创建新的虚拟内存区域和建立文件磁盘地址和虚拟内存区域映射这两步,没有任何文件拷贝操作。而之后访问数据时发现内存中并无数据而发起的缺页异常过程,可以通过已经建立好的映射关系,只使用一次数据拷贝,就从磁盘中将数据传入内存的用户空间中,供进程使用。

    总而言之,常规文件操作需要从磁盘到页缓存再到用户主存的两次数据拷贝。而mmap操控文件,只需要从磁盘到用户主存的一次数据拷贝过程。说白了,mmap的关键点是实现了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的数据直接交互而省去了空间不同数据不通的繁琐过程。因此mmap效率更高。

    https://blog.csdn.net/gdj0001/article/details/80136364

  • 相关阅读:
    route命令
    自动删除n天前日志
    ss命令
    rcp命令
    crontab,at命令,常见问题
    locate,nl命令
    kill,killall,top,free,vmstat,iostat,watch命令
    [转载]memcached stats 命令
    Swift学习笔记
    C++移位运算符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angxingsha/p/11458741.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