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ython第九章-文件


    文件

    一、文件的概念

    1.1 文件的概念和作用

    我们以前操作的数据都是在程序中提前写死的, 但是在实际开发中这是远远不够的.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对存储在计算中文件内的数据进行处理, python 提供了一系列的对文件操作的 api

    1.1.1 什么是文件

    计算机的文件,就是存在在某种长期存储设备上的一段数据

    长期存储设备包括:硬盘,U盘,移动硬盘,光盘。。。

    1.1.2 文件的作用:将数据长期保存下来,在需要的时候使用

    大家应该听说过一句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不仅人的大脑会遗忘事情,计算机也会如此,比如一个程序在运行过程中用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计算出了结果,试想一下如果不把这些数据存放起来,相比重启电脑之后,“哭都没地方哭了”

    可见,在把数据存储起来有做么大的价值

    使用文件的目的:

    就是把一些存储存放起来,可以让程序下一次执行的时候直接使用,而不必重新制作一份,省时省力

    1.2 文件的存储方式

    在计算机中,文件是以二进制的方式保存在磁盘上的

    文本文件和二进制文件

    文本文件

    ​ 可以使用文件编辑软件查看

    ​ 本质上还是一个二进制文件

    ​ 例如:python的源程序

    二进制文件

    ​ 保存的内容不是给人直接阅读的,而是提供给其他软件使用的

    ​ 例如:图片文件,音频文件,视频文件等等

    ​ 二进制文件不能使用文本编辑软件查看

    二、文件的基本操作

    2.1 操作文件的步骤

    在计算机中要操作文件的套路非常固定,包含以下三个步骤

    1. 打开文件(首先要先找到文件并打开.)

    2. 读,写文件

      ​ 读:将文件内容读入内存

      ​ 写:将内存内容写入文件

    3. 关闭文件

    2.2 操作文件的函数

    在python中要操作文件需要记住以下函数

    序号 函数/方法 说明
    01 open 打开文件,并且返回文件操作对象
    02 read 将文件内容读取到内存
    03 write 将制定内容写入文件
    04 close 关闭文件

    open 函数负责打开文件,并且返回文件对象

    read/write/close 三个方法都需要通过文件对象来调用

    2.3 打开文件的方式

    打开文件使用 python 内置的open()函数

    open()函数默认以只读方式打开文件,并且返回一个文件对象file object`(文件对象), 最常用的就是使用 3 个参数(还要其他的可选参数)

    语法格式

    file = open(filename[, mode, encoding])  # ("文件名", "访问方式","编码")
    

    参数说明:

    第一个参数:filename是指的文件名.

    也包含路径. 路径可以是相对路径, 也可以是绝对路径. 不过路径分隔符要注意:window 下是反斜杠和 mac 和 linux 下是/

    第二个参数:mode是打开文件的模式. 可选. 默认是只读和文本模式(rt).支持如下模式:

    第三个参数:encoding,如果是文本文件, 则最好指定一下文本文件的编码.否则对一些非ascii字符没有办法解码. 目前一般文件都使用utf-8

    返回值:返回值就是一个文件对象. 使用这个文件的一些 api 可以操作文件内容


    示例代码:

    file = open("test.txt", "rt", encoding="utf-8") # 默认就是 rt 表示对只读文本文件, 并且指定文件编码. 
    

    常用的文件打开模式mode

    序号 访问方式 说明
    01 r 等价于rt,以只读方式打开文件。文件的指针将会放在文件的开头,这是默认模式。如果文件不存在,抛出异常
    02 w 等价于wt,以只写的方式打开文件(没有读的权限)。如果文件存在会被覆盖(会先把文件的长度置 0 (文件截断为0))。如果文件不存在,创建新文件
    03 a 等价于at,以追加方式打开文件。如果文件已经存在,文件指针将会放在文件的结尾。如果文件不存在,创建新文件进行写入
    04 r+ 等价于r+t,以读写方式打开文件。文件的指针将会放在文件的开头。如果文件不存在,抛出异常
    05 w+ 等价于w+t,以读写方式打开文件。如果文件存在会被覆盖。如果文件不存在,创建新文件
    06 a+ 以覆写方式打开文件。如果该文件已存在,文件指针将会访问文件的结尾。如果文件不存在,创建新文件写入

    频繁的移动文件指针,会影响文件的读写效率,开发中更多的时候会以只读,只写的方式来操作文件

    2.4 文件的读和写

    2.4.1文件读取

    open 函数的第一个参数是要打开的文件名(文件名区分大小写)

    ​ 如果文件存在,返回文件操作对象

    ​ 如果文件不存在,会抛出异常

    read 方法可以一次性读入并返回文件的所有内容

    close 方法负责关闭文件

    如果忘记关闭文件,会造成系统资源消耗,而且会影响到后续对文件的访问

    注意:方法执行后,会把文件指针移动到文件的末尾

    # 1.打开
    file = open("文件路径")
    
    # 2.读取
    text = file.read()
    print(text)
    
    # 3.关闭
    file.close()
    

    提示:在开发中,为了防止忘记关闭文件,通常会编写打开和关闭的代码,再编写中间针对文件的读/写操作

    read 的几种方式

    1. 使用read(num)可以从文件中读取数据,num表示要从文件中读取的数据的长度(单位是字节),如果没有传入num,那么就表示读取文件中所有的数据

    2. 读取一行

      read 方法默认会把文件的所有内容一次性读取到内存

      如果文件太大,对内存的占用会非常严重,可以使用 readline 方法

      ​ readline 方法可以一次读取一行内容

      ​ 方法执行后,会把文件指针移动到下一行,准备再次读取

      读取大文件的正确姿势

      # 打开文件
      file = open("文件名")
      
      # 循环读取文件
      while True:
      	# 读取一行内容
      	text = file.readline()
      	
      	# 判断是否读到内容
      	if not text:
      		break
      	
      	# 每读取一行的末尾已经有了一个"
      "
      	print(text, end = "")
      
      # 关闭文件
      file.close()
      
    3. 使用for ... in...读取 效率更高

      # 使用for循环进行读取更效率
      file = open('demo1.txt', 'r+t', encoding='utf-8')
      for line in file:
          print(line)
      
    4. 使用readlines()进行读取,会把读取的每行内容放在一个列表当中

      file = open('demo1.txt', 'r+t', encoding='utf-8')
      # 使用readlines()进行读取,会把读取的每行内容放在一个列表当中
      print(file.readlines())
      
    2.4.2 文件写出

    write(string)

    向文件中写入字符串, 并返回写入的字符的个数.

    file = open("new.txt", "w+", encoding="utf-8")
    
    count = file.write("你好啊abc")
    print(count)
    

    注意:

    1. 如果文件模式使用r+, 则文件不存在会抛出异常.
    2. w+, 文件不存在会自动创建文件, 并写入
    3. a+, 追加的方式写入文件

    如果是写入的其他类型的数据, 则写之前需要手动转换

    根据你打开文件的模式, 来决定到底是转成字符串还是转成字节对象

    file = open("new.txt", "w+t", encoding="utf-8")
    
    nums = ("a", "b", "你 好", 30)
    
    file.write(str(nums))
    

    文件内容:

    writelines()

    把存储字符串的列表直接写入到文件中

    写入的时候不会自动帮你格式化, 会把每个字符串元素挨个写在一起, 你应该在写入之前自行处理好格式

    file = open("new.txt", "w+t", encoding="utf-8")
    
    nums = ("a", "b", "你好")
    
    file.writelines(nums)
    

    2.4.3其他方法

    文件指针(了解)

    ​ 文件指针 标记从哪个位置开始读取数据

    ​ 第一次打开文件时,通常文件指针会指向文件的开始位置

    ​ 当执行了read方法后,文件指针会移动到读取内容的末尾

    tell(), 和 seek()

    tell()返回文件指针在当前文件中的位置. 返回的值是以字节为单位的.

    seek()设置文件指针的位置

    file = open("new.txt", "r+t", encoding="utf-8")
    
    print(file.tell())  # 文件打开之后指针位置默认为 0
    
    print(file.read(1))
    
    print(file.tell())
    
    file.seek(4)
    print(file.read(1))
    

    2.5 文件的关闭

    关闭文件

    为什么要关闭文件:

    1. 打开文件之后总是会占用一定的系统资源, 所以当你对文件操作完毕之后, 应该关闭文件.
    2. 写入数据的时候, 并不是立即写入到文件中, 一般先放入到缓冲区. 当关闭文件的时候, 再从缓冲区写入到文件中.

    关闭文件调用文件对象的close()方法即可.

    2.6 文件的复制

    读取源文件的数据,写给目标文件

    小文件:使用read(),write()

    大文件:使用readline(),write()

    2.7 文本文件的编码格式

    文本文件存储的内容是基于字符编码的文件,常见的编码有ASCII编码,UNICODE编码等

    Python 2.x 默认使用ASCII编码

    Python 3.x 默认使用UTF-8编码

    ASCII编码

    ​ 计算机中只有256个ASCII字符

    ​ 一个ASCII在内存中占用1个字节的空间

    UTF-8 编码格式

    计算机中使用1-6个字节来表示一个UTF-8字符,涵盖了所有文字。

    大多数汉字使用3个字节

    [扩展内容]

    在Python 2.x中第一行,增加以下代码,解释器会以utf-8编码来处理python文件

    # *-* coding:utf8 *-*
    

    也可以使用

    # coding=utf8
    

    在Python 2.x中,即使指定了文件使用UTF-8

    2.8使用 with 方式打开文件

    打开文件的时候使用with关键字, 可以在文件操作完毕之后在合适时间自动关闭文件, 即使发生了异常也能关闭文件.

    而且代码要比处理异常的语句少

    with open("new.txt", "r+", encoding="utf-8") as file:
        print(file.read())
    
  • 相关阅读:
    API函数
    平台调用教程
    查看网页源文件方法
    网页端商品链接转换为手机端链接的部分网址规则
    中文分词消除歧义简单思想
    java 链接数据库时的配置代码
    手机参数更新语句根据Id 可以得到某手机的各种参数
    中文分词—基于Lucene的分词器—支持中英文混合词
    修改Imdict做自己的分词器
    制作可输入的下拉框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anadoude/p/12626579.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