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决策树


     

        文章转载自http://www.cnblogs.com/lliuye/p/9008901.html

    (感觉讲的很详细,所以收藏了)

      决策树(decision tree)是一种基本的分类与回归方法(本文主要是描述分类方法),是基于树结构进行决策的,可以将其认为是if-then规则的集合。一般的,一棵决策树包含一个根节点若干内部节点若干叶节点。其中根节点包含所有样本点,内部节点作为划分节点(属性测试),叶节点对应于决策结果。

      用决策树进行分类,是从根节点开始,对实例的某一特征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将实例分配到其子节点,若该子节点仍为划分节点,则继续进行判断与分配,直至将实例分到叶节点的类中。

      若对以上描述不太明白,可以结合以下图进行理解。


      根据以上决策树,现在给你一个实例:{色泽:青绿,根蒂:稍蜷,敲声:清脆,纹理:清晰,脐部:稍凹,触感:光滑},来判断该瓜是否是好瓜。其过程是:脐部(稍凹)-->根蒂(稍蜷)-->色泽(青绿)-->好瓜。

      以上是由决策树来进行分类的过程。而决策树的学习(构建)通常是一个递归地选择最优特征的过程。那么构建决策树时如何选择特征作为划分点(即选择哪个特征作为根节点或者选择哪个特征作为非叶子节点)?当训练数据量大、特征数量较多时构建的决策树可能很庞大,这样的决策树用来分类是否好?

      由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知道,构建决策树的三个要点:
      (1)特征选择
      (2)决策树的生成
      (3)决策树修剪


    2. ID3算法

      基于ID3算法的决策树构建,其选择特征的准则是信息增益信息增益(information gain)表示得知特征 XX的信息而使得类 YY 的信息的不确定性减少的程度。也就是说,信息增益越大,通过特征 XX ,就越能够准确地将样本进行分类;信息增益越小,越无法准确进行分类。

      在介绍信息增益之前,我们需要先对进行一下讲解。

    2.1 熵(Entropy)

      是度量样本集合纯度最常用的一种指标,它是信息的期望值。我们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信息。由《机器学习实战》中定义:

    如果待分类的事务可能划分在多个分类之中,则符号(特征) kk 的信息定义为:

    l(k)=log2p(k)l(k)=−log2⁡p(k)

    其中 p(k)p(k) 为选择该分类的概率。

      而计算的是所有类别所有可能值包含的信息期望值,其公式为:

    Ent(D)=k=1Np(k)log2p(k)Ent(D)=−∑k=1Np(k)log2⁡p(k)


      其中 NN 为类别个数。

      现在我们使用例子,来理解熵的计算:


      (1)对于最终分类(是否为好瓜),计算其信息熵:
        由上表可看出,一共有17个样本,属于好瓜的有8个样本,坏瓜的有9个样本,因此其熵为:

    Ent(D)=k=12pklog2pk=(817log2817+917log2917)=0.998Ent(D)=−∑k=12pklog2⁡pk=−(817log2⁡817+917log2⁡917)=0.998


      (2)对于特征“色泽”,计算其信息熵:
        由于特征“色泽”取值有:{青绿,乌黑,浅白}。若使用该属性对 DD 进行划分,可得到3个子集,分别记为: D1D1 (色泽=青绿), D2D2 (色泽=乌黑), D3D3 (色泽=浅白)。

        其中 D1D1 包含样本 1,4,6,10,13,171,4,6,10,13,17 ,其中类别为好瓜的比例为 p1=36p1=36 ,坏瓜的比例为 p2=36p2=36 ; D2D2 包含样本 2,3,7,8,9,152,3,7,8,9,15 ,其中类别为好瓜的比例 p1=46p1=46 ,坏瓜的比例为 p2=26p2=26 ; D3D3 包含样本 5,11,12,14,165,11,12,14,16 ,其中类别为好瓜的比例 p1=15p1=15 ,坏瓜的比例为 p2=45p2=45 ,因此其三个分支点的信息熵为:

    Ent(D1)=(36log236+36log236)=1.000Ent(D1)=−(36log2⁡36+36log2⁡36)=1.000
    Ent(D2)=(46log246+26log226)=0.918Ent(D2)=−(46log2⁡46+26log2⁡26)=0.918
    Ent(D3)=(15log215+45log245)=0.722Ent(D3)=−(15log2⁡15+45log2⁡45)=0.722

    2.2 信息增益(information gain)

      信息增益,由《统计学习方法》中定义:

    特征 aa 对训练数据集 DD 的信息增益 Gain(D,a)Gain(D,a) ,定义为集合 DD 的经验熵(即为熵)与特征 aa 给定条件下的经验条件熵 Ent(D|a)Ent(D|a) 之差,即:

    Gain(D,a)=Ent(D)Ent(D|a)Gain(D,a)=Ent(D)−Ent(D|a)

    其中特征 aa 将数据集划分为: D1,D2,...,DvD1,D2,...,Dv,而经验条件熵为:
    Ent(D|a)=i=1v|Di||D|Ent(Di)Ent(D|a)=∑i=1v|Di||D|Ent(Di)

      我们根据例子对其进行理解:
      对于特征“色泽”,我们计算其信息增益,由2.1中,集合 DD 的熵为: Ent(D)=0.998Ent(D)=0.998 ,对于特征“色泽”的三个分支点的熵为: Ent(D1)=1.000Ent(D2)=0.918Ent(D3)=0.722Ent(D1)=1.000,Ent(D2)=0.918,Ent(D3)=0.722,则“色泽”特征的信息增益为:

    Gain(D,)=Ent(D)i=13|Di||D|Ent(Di)=0.998(617×1.000+617×0.918+517×0.722)=0.109Gain(D,色泽)=Ent(D)−∑i=13|Di||D|Ent(Di)=0.998−(617×1.000+617×0.918+517×0.722)=0.109

    2.3 算法步骤

      ID3算法递归地构建决策树,从根节点开始,对所有特征计算信息增益,选择信息增益最大的特征作为节点的特征,由该特征的不同取值建立子节点;再对子节点递归地调用以上方法构建决策树;知道所有特征的信息增益均很小或者没有特征可以选择为止。最后得到一个决策树。

      在算法中(C4.5也是),有三种情形导致递归返回:

      (1)当前节点包含的样本全属于同一类别,无需划分。
      (2)当前属性集为空,或是所有样本在所有属性上取值相同,无法划分。(此时将所含样本最多的类别设置为该叶子节点类别)
      (3)当前节点包含的样本集合为空,不能划分。(将其父节点中样本最多的类别设置为该叶子节点的类别)


      输入:训练数据集 DD ,特征集 AA , 阈值 ϵϵ ;
      过程:函数 TreeGenerate(D,A)TreeGenerate(D,A) .
      1:计算节点信息增益 Gain(D,a)Gain(D,a) :
      2:  节点a的熵: Ent(D,a)Ent(D,a)
      3:  节点D的熵: Ent(D)Ent(D)
      4:  节点信息增益: Gain(D,a)=Ent(D)Ent(D,a)Gain(D,a)=Ent(D)−Ent(D,a)
      5:生成节点node:
      6:if DD 中样本全属于同一类别 Cthen
      7:  将node标记为 CC 类叶节点;return
      8:end if
      9:if A=A=∅ OR DD 中样本在 AA 上取值相同then
      10:  将node标记为叶节点,期类别标记为 DD 中样本数最多的类;return
      11:end if
      12:按照节点信息增益,从 AA 中选择最优划分属性 aa∗
      13:for aa∗ 中的每一个值 aia∗i do
      14:  为node生成一个分支;令 DiDi 表示 DD 中在 aa∗ 上取值为 aia∗i 的样本子集;
      15:  if DiDi 为空,then
      16:    将分支节点标记为叶节点,其类别标记为 DD 中样本最多的类;return
      17:  else
      18:    以 TreeGenerate(Di,A/a)TreeGenerate(Di,A/a∗) 为分支节点
      19:  end if
      20:end for
      输出:以node为根节点的一棵决策树



    3. C4.5算法

      实际上,信息增益准则对可取值书目较多的属性有所偏好,例如如果将前面表格中的第一列ID也作为特征的话,它的信息增益将达到最大值,而这样做显然不对,会造成过拟合。为了减少这种偏好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C4.5算法中将采用信息增益比来进行特征的选择。信息增益比准则对可取值数目较少的属性有所偏好。接下来,我们首先对信息增益比进行介绍。

    3.1 信息增益比(增益率)

      信息增益比的定义为:

    Gain_ratio(D,a)=Gain(D,a)IV(a)Gain_ratio(D,a)=Gain(D,a)IV(a)


      其中:

    IV(a)=i=1v|Di||D|log2|Di||D|IV(a)=−∑i=1v|Di||D|log2⁡|Di||D|


      我们根据例子对其进行理解:

      对于特征“色泽”,我们计算其信息增益比,由2.2计算得 Gain(D,)=0.109Gain(D,色泽)=0.109,而

    IV()=(617×log2617+617×log2617+517×log2517)=1.580IV(色泽)=−(617×log2⁡617+617×log2⁡617+517×log2⁡517)=1.580


      则 Gain_ratio(D,)=0.1091.580=0.069Gain_ratio(D,色泽)=0.1091.580=0.069。

    3.2 算法步骤

      C4.5算法同ID3算法过程相似,仅在选择特征时,使用信息增益比作为特征选择准则。


      输入:训练数据集 DD ,特征集 AA , 阈值 ϵϵ ;
      过程:函数 TreeGenerate(D,A)TreeGenerate(D,A) .
      1:计算节点信息增益比 Gainratio(D,a)Gainratio(D,a) :
      2:  节点a的熵: Ent(D,a)Ent(D,a)
      3:  节点D的熵: Ent(D)Ent(D)
      4:  节点信息增益: Gain(D,a)=Ent(D)Ent(D,a)Gain(D,a)=Ent(D)−Ent(D,a)
      5:  节点固定值: IV(a)IV(a)
      6:  节点信息增益比: Gainratio(D,a)=Gain(D,a)IV(a)Gainratio(D,a)=Gain(D,a)IV(a)
      7:生成节点node:
      8:if DD 中样本全属于同一类别 Cthen
      9:  将node标记为 CC 类叶节点;return
      10:end if
      11:if A=A=∅ OR DD 中样本在 AA 上取值相同then
      12:  将node标记为叶节点,期类别标记为 DD 中样本数最多的类;return
      13:end if
      14:按照节点信息增益,从 AA 中选择最优划分属性 aa∗
      15:for aa∗ 中的每一个值 aia∗i do
      16:  为node生成一个分支;令 DiDi 表示 DD 中在 aa∗ 上取值为 aia∗i 的样本子集;
      17:  if DiDi 为空,then
      18:    将分支节点标记为叶节点,其类别标记为 DD 中样本最多的类;return
      19:  else
      20:    以 TreeGenerate(Di,A/a)TreeGenerate(Di,A/a∗) 为分支节点
      21:  end if
      22:end for
      输出:以node为根节点的一棵决策树



    4. 剪枝处理

      针对于在第1部分提到的最后一个问题:当训练数据量大、特征数量较多时构建的决策树可能很庞大,这样的决策树用来分类是否好?答案是否定的。决策树是依据训练集进行构建的,当决策树过于庞大时,可能对训练集依赖过多,也就是对训练数据过度拟合。从训练数据集上看,拟合效果很好,但对于测试数据集或者新的实例来说,并不一定能够准确预测出其结果。因此,对于决策树的构建还需要最后一步----即决策树的修剪。
      决策树的修剪,也就是剪枝操作,主要分为两种:
      (1)预剪枝(Pre-Pruning)
      (2)后剪枝(Post-Pruning)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地介绍这两种剪枝方法。

    4.1 预剪枝(Pre-Pruning)

      预剪枝是指在决策树生成过程中,对每个节点在划分前先进行估计,若当前节点的划分不能带来决策树泛化性能的提升,则停止划分并将当前节点标记为叶节点。
      我们使用例子进一步理解预剪枝的过程:
      将本文开始的西瓜数据集表划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作为训练集用来构建决策树,一部分作为验证集用来进行决策树的剪枝。具体划分见下图:


      使用ID3算法进行决策树的构建,即使用信息增益进行特征的选择。首先选择特征“脐部”作为决策树根节点,如何判断该节点是否需要剪枝,需要对剪枝前后验证集精度进行比较。由“脐部”这个特征将产生三个分支“凹陷”、“稍凹”、“平坦”,并认定其分支结果(可采用多数表决法,当分类数量相当时,任选一类即可),如下图:


      查看验证集,若将“脐部”看做节点,并将其标记为“好瓜”,那么划分前的精度为: 37=0.71437=0.714。符合“脐部”=“凹陷”的样本有: 4,5,134,5,13 ,其中正样本(是好瓜)为 4,54,5 ,正样本个数为2,按照上图预测正确数为2;同理“脐部”=“稍凹”的样本中正样本个数为1,预测正确数为1;“脐部”=“平坦”的样本中负样本个数为2,预测正确个数为2。因此使用“脐部”这个特征进行划分,划分后的精度为: 57=0.71457=0.714。由于预测后精度大于预测前精度,因此不对“脐部”进行剪枝,即将其作为划分点进行划分。


      同理我们“色泽”以及“根蒂”特征进行划分前后精度的计算。对于“色泽”,划分后的精度为 0.5710.571 ,而划分前为 0.7140.714 ,划分使得结果变差,因此不以该特征进行划分,即将该节点记为叶子节点并标记为“好瓜”;同理“根蒂”特征划分前后的精度都为 0.7140.714 ,效果并未提升,因此也不将该特征进行划分,而是将其作为叶子节点并标记为“好瓜”。由此,决策树构建完毕。此时的决策树为只有一层的树。

      可有由图中看出,该决策树有点过于简单,虽然降低的过拟合的风险,但是由于其基于“贪心”的本质禁止了其它分支的展开,给预剪枝决策树带来了欠拟合的风险。

    4.1 后剪枝(Post-Pruning)

      后剪枝是指先从训练集生成一棵完整的决策树,然后自底向上地对非叶节点进行考察,若将该节点对应的子树替换为叶节点能带来决策能力的提升,则将该子树替换成叶节点。
      我们使用例子进一步理解后剪枝的过程:
      同样适用4.1中的划分数据集。针对已建立好的决策树,我们首先对“纹理”特征节点进行处理,判断其是否需要剪枝,见下图。


      首先,使用整个决策树对验证集进行预测,并将其预测结果与真实结果进行对比,可得到如下结果(预测结果与真实结果相同,标记为“正确”,否则标记为“不正确”):

    {(4,),(5,),(8,),(9,),(11,),(12,),(13,)}{(4,正确),(5,不正确),(8,不正确),(9,不正确),(11,正确),(12,正确),(13,不正确)}


      首先我们判断是否需要对“纹理”进行剪枝:剪枝前精确度由上结果可以得到为 37=0.42937=0.429 ,剪枝后(即将该节点标记为“好瓜”),此时对于样本 ((8,))((8,正确)) ,其它样本结果不变,其精度提升到 47=0.57147=0.571 ,因此对该节点进行剪枝。对节点5“色泽”,剪枝前精确度为 0.5710.571 ,剪枝后仍旧为 0.5710.571 ,对此我们可以不进行剪枝(但在实际情况下仍旧会需要剪枝);同理对“根蒂”、节点2“色泽”进行计算,所得结果见上图。由此得到后剪枝决策树。

      后剪枝决策树通常比预剪枝决策树保留了更多的分支,一般情况下,后剪枝决策树欠拟合的风险很小,其泛化能力往往优于预剪枝预测数。但由于其是基于创建完决策树之后,再对决策树进行自底向上地剪枝判断,因此训练时间开销会比预剪枝或者不剪枝决策树要大。


    文章转载自http://www.cnblogs.com/lliuye/p/9008901.html

  • 相关阅读:
    关于字典中可迭代的一个问题
    关于python字典还不错的一个总结
    代码17
    python文件读写,以后就用with open语句
    myeclipse配置内存
    android官网被封掉了,仅仅好用这个站点进谷歌了!嘎嘎
    IE input X 去掉文本框的叉叉和password输入框的眼睛图标
    【Bootstrap】一个PC、平板、手机同一时候使用并且美观的登陆页面
    110个经常使用Oracle函数总结
    索引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uyibao/p/10688391.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