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ytorch--torch.utils.data.DataLoader解读


        torch.utils.data.DataLoader是Pytorch中数据读取的一个重要接口,其在dataloader.py中定义,基本上只要是用oytorch来训练模型基本都会用到该接口,该接口主要用来将自定义的数据读取接口的输出或者PyTorch已有的数据读取接口的输入按照batch size封装成Tensor,后续只需要再包装成Variable即可作为模型的输入,主要包括DataLoader和DataLoaderIter两个类。

        dataloader.py脚本的的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pytorch/pytorch/blob/master/torch/utils/data/dataloader.py

        DataLoader类源码如下。先看看__init__中的几个重要的输入:1、dataset,这个就是PyTorch已有的数据读取接口(比如torchvision.datasets.ImageFolder)或者自定义的数据接口的输出,该输出要么是torch.utils.data.Dataset类的对象,要么是继承自torch.utils.data.Dataset类的自定义类的对象。2、batch_size,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即可。3、shuffle,一般在训练数据中会采用。4、collate_fn,是用来处理不同情况下的输入dataset的封装,一般采用默认即可,除非你自定义的数据读取输出非常少见。5、batch_sampler,从注释可以看出,其和batch_size、shuffle等参数是互斥的,一般采用默认。6、sampler,从代码可以看出,其和shuffle是互斥的,一般默认即可。7、num_workers,从注释可以看出这个参数必须大于等于0,0的话表示数据导入在主进程中进行,其他大于0的数表示通过多个进程来导入数据,可以加快数据导入速度。8、pin_memory,注释写得很清楚了: pin_memory (bool, optional): If True, the data loader will copy tensors into CUDA pinned memory before returning them. 也就是一个数据拷贝的问题。9、timeout,是用来设置数据读取的超时时间的,但超过这个时间还没读取到数据的话就会报错。

      在__init__中,RandomSampler类表示随机采样且不重复,所以起到的就是shuffle的作用。BatchSampler类则是把batch size个RandomSampler类对象封装成一个,这样就实现了随机选取一个batch的目的。这两个采样类都是定义在sampler.py脚本中,地址:https://github.com/pytorch/pytorch/blob/master/torch/utils/data/sampler.py。以上这些都是初始化的时候进行的。当代码运行到要从torch.utils.data.DataLoader类生成的对象中取数据的时候,比如:
    train_data=torch.utils.data.DataLoader(...)
    for i, (input, target) in enumerate(train_data):
    ...
    就会调用DataLoader类的__iter__方法,__iter__方法就一行代码:return DataLoaderIter(self),输入正是DataLoader类的属性。因此当调用__iter__方法的时候就牵扯到另外一个类:DataLoaderIter

      DataLoaderIter类源码如下。self.index_queue = multiprocessing.SimpleQueue()中的multiprocessing是Python中的多进程管理包,而threading则是Python中的多线程管理包,二者很大一部分的接口用法类似。还是照例先看看__init__,前面部分都是一些赋值操作,比较特殊的是self.sample_iter = iter(self.batch_sampler),得到的self.sample_iter可以通过next(self.sample_iter)来获取batch size个数据的index。self.rcvd_idx表示读取到的一个batch数据的index,初始化为0,该值在迭代读取数据的时候会用到。if self.num_workers语句是针对多进程或单进程的情况进行初始化,如果不是设置为多进程读取数据,那么就不需要这些初始化操作,后面会介绍单进程数据读取。在if语句中通过multiprocessing.SimpleQueue()类创建了一个简单的队列对象。multiprocessing.Process类就是构造进程的类,这里根据设定的进程数来启动,然后赋值给self.workers。接下来的一个for循环就通过调用start方法依次启动self.workers中的进程。接下来关于self.pin_memory的判断语句,该判断语句内部主要是实现了多线程操作。self.pin_memory的含义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了,当为True的时候,就会把数据拷到CUDA中。self.data_queue = queue.Queue()是通过Python的queue模块初始化得到一个先进先出的队列(queue模块也可以初始化得到先进后出的队列,需要用queue.LifoQueue()初始化),queue模块主要应用在多线程读取数据中。在threading.Thread的args参数中,第一个参数in_data就是一个进程的数据,一个进程中不同线程的数据也是通过队列来维护的,这里采用的是Python的queue模块来初始化得到一个队列:queue.Queue()。初始化结束后,就会调用__next__方法,接下来介绍。
    总的来说,如果设置为多进程读取数据,那么就会采用队列的方式来读,如果不是采用多进程来读取数据,那就采用普通方式来读。

      DataLoaderIter类的__next__方法如下,包含3个if语句和1个while语句。
    第一个if语句是用来处理self.num_workers等于0的情况,也就是不采用多进程进行数据读取,可以看出在这个if语句中先通过indices = next(self.sample_iter)获取长度为batch size的列表:indices,这个列表的每个值表示一个batch中每个数据的index,每执行一次next操作都会读取一批长度为batch size的indices列表。然后通过self.collate_fn函数将batch size个tuple(每个tuple长度为2,其中第一个值是数据,Tensor类型,第二个值是标签,int类型)封装成一个list,这个list长度为2,两个值都是Tensor,一个是batch size个数据组成的FloatTensor,另一个是batch size个标签组成的LongTensor。所以简单讲self.collate_fn函数就是将batch size个分散的Tensor封装成一个Tensor。batch = pin_memory_batch(batch)中pin_memory_batch函数的作用就是将输入batch的每个Tensor都拷贝到CUDA中,该函数后面会详细介绍。
    第二个if语句是判断当前想要读取的batch的index(self.rcvd_idx)是否之前已经读出来过(已读出来的index和batch数据保存在self.reorder_dict字典中,可以结合最后的while语句一起看,因为self.reorder_dict字典的更新是在最后的while语句中),如果之前已经读取过了,就根据这个index从reorder_dict字典中弹出对应的数据。最后返回batch数据的时候是 return self._process_next_batch(batch),该方法后面会详细介绍。主要做是获取下一个batch的数据index信息。
    第三个if语句,self.batches_outstanding的值在前面初始中调用self._put_indices()方法时修改了,所以假设你的进程数self.num_workers设置为3,那么这里self.batches_outstanding就是3*2=6,可具体看self._put_indices()方法。
    最后的while循环就是真正用来从队列中读取数据的操作,最主要的就是idx, batch = self._get_batch(),通过调用_get_batch()方法来读取,后面有介绍,简单讲就是调用了队列的get方法得到下一个batch的数据,得到的batch一般是长度为2的列表,列表的两个值都是Tensor,分别表示数据(是一个batch的)和标签。_get_batch()方法除了返回batch数据外,还得到另一个输出:idx,这个输出表示batch的index,这个if idx != self.rcvd_idx条件语句表示如果你读取到的batch的index不等于当前想要的index:selg,rcvd_idx,那么就将读取到的数据保存在字典self.reorder_dict中:self.reorder_dict[idx] = batch,然后继续读取数据,直到读取到的数据的index等于self.rcvd_idx。

      DataloaderIter类的_get_batch方法。主要根据是否设置了超时时间来操作,如果超过指定的超时时间后没有从队列中读到数据就报错,如果不设置超时时间且一致没有从队列中读到数据,那么就会一直卡着且不报错,这部分是PyTorch后来修的一个bug。

      DataLoaderIter类的_process_next_batch方法。首先对self.rcvd_idx进行加一,也就是更新下下一个要读取的batch数据的index。然后调用_put_indices()方法获取下一个batch的每个数据的index。

      DataLoaderIter类的_put_indices方法。该方法主要实现从self.sample_iter中读取下一个batch数据中每个数据的index:indices = next(self.sample_iter, None),注意这里的index和前面idx是不一样的,这里的index是一个batch中每个数据的index,idx是一个batch的index;然后将读取到的index通过调用queue对象的put方法压到队列self.index_queue中:self.index_queue.put((self.send_idx, indices))

  • 相关阅读:
    android 多线程
    Uva 10881 Piotr’s Ants 蚂蚁
    LA 3708 Graveyard 墓地雕塑 NEERC 2006
    UVa 11300 Spreading the Wealth 分金币
    UVa 11729 Commando War 突击战
    UVa 11292 The Dragon of Loowater 勇者斗恶龙
    HDU 4162 Shape Number
    HDU 1869 六度分离
    HDU 1041 Computer Transformation
    利用可变参数函数清空多个数组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ufeng123/p/13984241.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