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05-26 随笔


    前几天在新闻上看到这样一则事件,一名男孩高考失利无奈下只能在家里经营的超市中帮忙,男孩的性格可以说是较为内向,但是人却说话礼貌,干活伶俐。街坊邻居也很喜欢他,当他有一次过生日希望收到的礼物是一部iphone手机,他母亲当然答应下来,因为这是这个家中的小顶梁柱第一次要的礼物,但是男孩在一次坐车中,因为忘带了钱而把手机压在司机那里,回去取钱,然而这个司机却跑了。男孩因为这件事遭受了打击,最痛苦的事并不是被骗而是街坊邻居天天的话语,这些话语像针刺一般扎入男孩的内心,终于男孩留下了遗书,在网上去查找(最不痛苦的死法),在某一日男孩在家中卧室烧炭自杀。
    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去评论这件事,但是如果我是男孩的话,当我处在那样的环境下,我一定是在想我高考的失利,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从一件决定自己将来命运的失败事件中勇敢走出来,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人都是在一次次失败中,去习惯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也根本是个伪命题。男孩的被骗只是一个诱因,当一个人无法确定自己拥有的社会价值时,往往将会处于崩溃的边缘,那如潮水般的自责感,和90后脆弱的自尊心将会使一个人走向偏激的道路上。
    最近国外的一个研究机构,调查了千禧一代在生活的态度和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其中千禧一代的特点就是不安全和高消费,而价值观是友情和家庭。这个价值观真是让人感觉十分的安全和舒心啊。但是也表明了这一代人的进取心不高。

    我同样是这个时代的一员,所以我能深切的体会男孩的脆弱心理,尤其是家人的温柔与体谅。让一个少年连恨的人都没有,最后只能恨自己的无能,也许在一些拥有“正确”头脑的人心中会瞧不起这个男孩,因为大家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大家的人生中都经历过让人频临崩溃的事,也许大多数人会将他们体会到的人生,作为自己一生的骄傲和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将自己独特化,而这种心理正是这个时代大家的通病,人们总是利用别人的不幸来证明自己的“高瞻远瞩”,利用别人的不幸来安慰自己“看,原来大家都是一样的”。然而这又是多么的讽刺。自己的成功作为“独特”,自己的失败作为“平凡”。人们潜意识中的双重标准无时无刻不在人们的心中作祟。
    杨绛说:多读少想,不知道为什么,网上确有人将她老人家这句话理解成了因果句。我在这里也仅谈谈个人的看法,说实话我不太理解这句话,和大家的说法一样。但是我总以为人的一生的问题无数,总有无法想通的,我理解老人家的少想指的是暂时放下。
    我是90后,我觉得迷茫总是在孤身一个人的时候被无限放大,在高中时大家的目标都是考大学,那时候没有迷茫的原因是目标很短,而且大家的目标相同。而在大学中,每个人的方向,抱负,理想都不相同,因为没有了幻想所以感觉生活乏味。可笑的时,我也讽刺过别人,说:你要是在过去连饭也吃不上的时候,现在就不想这么多了。而在那时我不理解的事情就这么发生了,为什么大家都很迷茫确要在别人的面前表现出自己的坚定。我在这之后的理解就是,90后的自私和自我中心作祟。
    曾经有一次我们四号教学楼的,顶楼上背书被阿姨发现了,我去和阿姨交流的时候(其实是去挨训),其中阿姨的一些话让我突然对90后这个团体在老人中的印象有了了解。阿姨的话语最后的落脚点在于80后和90后的区别上,90后的自私和自我中心是阿姨话语中出现的词语。
    一件体现80后和90后区别的事件是,80后在毕业时,会将宿舍中的啤酒,收音机等重物从楼上扔下去,将车棚砸的稀巴烂,而90后确显得安静和安分,但是90后的情感也相对冷漠。我和阿姨聊了很久,其中听阿姨讲的事件,大多数在于90后一代的不礼貌。而这是让我之后有深深反思的地方。
    杨绛老人家的多读少想也许老人家说话的本意并没有那么的特别,也许只是为了安慰和鼓励年轻人,但是确让我定下了自己的做事方针,不明白就去想,想不通就去做。

    --生活随笔,请勿评论(想到哪说哪)

  • 相关阅读:
    性能测试分析
    常见的性能缺陷
    性能测试中TPS上不去的几种原因浅析
    Linux新增和删除环境变量
    JProfiler的详细使用介绍
    详解Tomcat的连接数和线程池
    造数据存储过程
    shell脚本解压多个jar包
    使用shell快速建立上万个文件夹
    df、du命令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uesen1995/p/4531700.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