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法雄的官职和法真的声誉,法正的父亲也是一个大宅门里的少爷。但轮到法正的时候,这个社会已经是群雄争霸,军阀四起,民不聊生,不要说享受生活,就算吃一顿饱饭,都成了奢求。
要想出人头地,就只能指望乱世出枭雄了!
留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先,不算是好汉。
公元176年,法正在东汉扶眉(今陕西眉县)呱呱落地了。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婴儿在若干年后会在群雄并起的三国时代掀起怎样的滔天巨浪。他让刘璋咬牙切
齿,追悔莫及;他让刘备如鱼得水,欣喜若狂;他让诸葛亮自叹不如,退避三舍。而曹操的一句话,或许最能说明法正的价值----
“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法正邪?”
也是这一年,15岁的刘备结束了编草席卖草帽的生活,在同宗的资助下与公孙瓒等人师从九江太守同郡卢植, 开始了求学的日子。
卢植又是谁?他的老师也是一个大儒,名叫马融,是法真的陕西老乡。据说卢植当初前往陕西求教马融的时候,就和法正的父亲法衍成了好朋友。
法正与刘备,这时就已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公元176年,三国时期的三个重要人物降临人世。除了法正外,还有他的小老乡马超;还有一个著名的才女,蔡文姬。
法正和马超都是陕西人,但这种同乡的关系后来迷惑了好多人,很多人以为老乡见老乡,当然要两眼泪汪汪,但马超的做法却截然相反,这也是后话,暂且不表。
这一年,官逼民反的事情时有发生。最著名的就是益州郡诸夷反汉,一边要反抗,一边要镇压。遭殃的当然是老百姓,受到无辜牵连的人不计其数。
这一年,吕布也出山了。他随父南撤到山西境内,归附为并州刺使丁原部下,开始了“三姓家奴”的生活。
法正的出生,给他的祖父法真带来无限快乐。此时的法真已经名扬天下,妇孺皆知。但让他苦恼的是,儿子法衍并没有继承他的事业,这样一来,法真的著书立说和满腹经纶,总要找一个继承人吧,要不就绝后了啊,只能带到棺材里了。
于是,法真开始教法正读书认字。法真精通中原和异域的图书典籍,再加上他本身就好学,并且不固定局限在哪一家。有这样一个大儒的爷爷熏陶,法正耳濡目染中,就沾染了不少仙气。
法真还经常给法正讲法雄年轻时的故事,如何带兵打仗,如何惩恶扬善,如何修身养性,如何淡泊名利,小法正经常听的入神。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爷爷简直就成了他的偶像和榜样。
法真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闲来无事,他还教法正养鸭子。爷孙俩玩的兴高采烈,不亦乐乎。
法真最多的时候,养过一千只鸭子,相当于一个规模不小的养殖场。年幼的法正就像个跟屁虫,跟着爷爷后面瞎起哄,推饲料、赶鸭子、捡鸭蛋,什么活全干过。
有一次从外地进了几百只鸭子,因为是晚上送的货,第二天白天一看,里边夹杂了不少的瑕疵品。有的脚是跛的,有的脖子粗得不正常。
法正就和爷爷一起,在几百只鸭子里一只只地查找,把有问题的鸭子抓出来,另外调养。
你想想,被几百只鸭子簇拥着,又是大热天,那种味道,真是让人受不了。但法正干的却很有耐心,不急不躁,还做的津津有味,法真看在眼里,觉得这孩子有耐性,有韧劲,以后会有出息。
鸭子的作息时间是很规律的,每天凌晨5点它就醒了,你得在它醒来前准备好吃食,趁它去吃东西了,再去捡鸭蛋,一直要忙到上午八九点,人才能吃上饭。
后来逐渐长大的法正嫌爷爷太辛苦,就把这活计接手过来,每天凌晨4点,自己就起床忙活。
喂鸭子时,给鸭子吃的蚕蛹里有种虫爱咬人,法正的小腿上被咬得全是伤口。
法真就借此教育法正:养鸭子和做学问也是一样的,要打出自己的品牌,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有时候要耐得住寂寞,把最基本的事情做好,剩下的就水到渠成了。
必须承认,法真早期对孙子的教育,对法正今后的道路起了极大的影响。
后来在辅佐刘备之前,法正在刘璋手下长期忍气吞声达15年之久,如果没有些毅力和定性,或许早就另谋出路了。这是后话,暂且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