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评测一个软件工程师的计算机网络知识水平与网络编程技能水平?


    主要参考历年408考试题目,以及对实验的简单改编题目

    一、选择题

    1.(2019年408-35题)对于滑动窗口协议,如果分组序号采用 3 比特编号,发送窗口大小为5,则接收窗口最大是()
    A. 2
    B. 3
    C. 4
    D. 5

    解析:B ,发送窗口大小 + 接收窗口大小 <= 2^n,在此发送窗口大小为5,故满足条件的接收窗口最大为3.

    2.(2019年408-37题)若将 101.200.16.0/20 划分为 5 个子网,则可能的最小子网的可分IP 地址数是()
    A. 126
    B. 254
    C. 510
    D. 1022

    解析:B ,考虑变长子网,其实题目中有一个词可以体现,“最小”子网,如果是普通的子网划分,不存在所谓的最小子网,因为用4位来划分的话就是固定的510个用户,但是如果你用的是变长子网划分,就可以考虑他的“最小”情况,即每一位bit划分一个子网(不用变长的话是每一位bit划分2个子网)那么加上原有的一个子网,需要划分5个子网就一共需要4个bit,那么就只剩下2^8-2=254个用户地址,这就是最小的情况

    3.(2019年408-37题)若主机甲主动发起一个与主机乙的TCP连接,甲、乙选择的初始序列号分别为 2018 和 2046,则第三次握手 TCP 段的确认序列号是()
    A. 2018
    B. 2019
    C. 2046
    D. 2047

    解析:D , 第三次握手为甲对乙的序号的确认,会占用一个序号,故为2046+1=2047

    4.A、B两个网络,IP均为静态分配,且IP段不同。当一台主机从一个A网络移到B一个网络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必须改变它的IP地址和MAC地址
    B、必须改变它的IP地址,但不需改动MAC地址
    C、必须改变它的MAC地址,但不需改动IP地址
    D、MAC地址、IP地址都不需改动

    解析:B ,原来情况下A,B是两个不同的局域网,IP段不同,当然默认网关路由也不同。如果主机从A网络移动到B网络,为了能够上网,必须更改IP地址与B网络相同的网段,这样才会被B网络视为本网络内的主机,才能上网。MAC地址一般是不需要改动的,有ARP协议可以自动的让网关路由器得知本主机的MAC地址。

    5.(2018年408-35题)下列网络设备中,能够抑制广播风暴的是()
    Ⅰ 中继器Ⅱ 集线器Ⅲ 网桥Ⅳ 路由器
    A.仅Ⅰ 和Ⅱ
    B.仅Ⅲ
    C.仅Ⅲ 和Ⅳ
    D.仅Ⅳ

    解析:C ,冲突域:在同一个冲突域中的每一个节点都能收到所有被发送的帧;冲突域是基于第一层(物理层);广播域是基于第二层(链路层);中继器和集线器属于第一层设备,所以分割不了冲突域;物理层设备中继器和集线器既不隔离冲突域也不隔离广播域;交换机和网桥属于第二层设备,所以能分割冲突域;网桥可隔离冲突域,但不隔离广播域;路由器属于第三层设备,所以既能分割冲突域又能分割广播域。VLAN(即虚拟局域网)也可隔离广播域。对于不隔离广播域的设备,它们互连的不同网络都属于同一个广播域,因此扩大了广播域的范围,更容易产生网络风暴。

    6.(2011年408-37题)在子网192.168.4.0/30中,能接收目的地址为192.168.4.3的IP分组的最大主机数是()
    A、0
    B、1
    C、2
    D、4

    解析:C ,网络192.168.4.0/30的地址范围是192.168.4.0/30~192.168.4.3/30,可有(4-2=2)个主机。主机位为全1时,即192.168.4.3,是广播地址,因此网内所有主机都能收到。

    7.(2011年408-36题)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一个(SYN=1,seq=11220)的TCP段,期望与主机乙建立TCP连接,若主机乙接受该连接请求,则主机乙向主机甲发送的正确的TCP段可能是()
    A. (SYN=0,ACK=0,seq=11221,ack=11221)
    B. (SYN=1,ACK=1,seq=11220,ack=11220)
    C. (SYN=1,ACK=1,seq=11221,ack=11221)
    D. (SYN=0,ACK=0,seq=11220,ack=11220)

    解析:C , 乙确认报文起码将标志位SYN和ACK置为1,表示对甲的报文段的确认,此外,不附带消息,但是占用ack字符1个,所以ack=11221,seq为乙的起始接收消息的编号是任意的,故满足条件的选项为C。

    8.(百度文库)在实现基于TCP的网络应用程序时,服务器端正确的处理流程是(   ) 
    A、socket() -> bind() -> listen() -> connect() -> read()/write() -> close()
    B、socket() -> bind() -> listen() -> read()/write() -> close()
    C、socket() -> bind() -> listen() -> accept() -> read()/write() -> close() 
    D、socket() -> connect() -> read()/write() -> close()

    解析:C,与实验内容相关,详见TCP基本原理博客。

    二、简答题

    1.(百度文库)设某路由器建立了如下路由表:

    目的网络 子网掩码 下一跳

    128.96.39.0 255.255.255.128 接口m0

    128.96.39.128 255.255.255.128 接口m1

    128.96.40.0 255.255.255.128 R2

    192.4.153.0 255.255.255.192 R3

    *(默认) —— R4

    现共收到5个分组,其目的地址分别为:

    (1)128.96.39.10

    (2)128.96.40.12

    (3)128.96.40.151

    (4)192.4.153.17

    (5)192.4.153.90

    试分别计算其下一跳。

    参考答案:
    (1)分组的目的站IP地址为:128.96.39.10。先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28相与,得128.96.39.0,可见该分组经接口m0转发。
    (2)分组的目的IP地址为:128.96.40.12。
    ① 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28相与得128.96.40.0,不等于128.96.39.0。
    ② 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28相与得128.96.40.0,经查路由表可知,该项分组经R2转发。
    (3)分组的目的IP地址为:128.96.40.151,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28相与后得128.96.40.128,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92相与后得128.96.40.128,经查路由表知,该分组转发选择默认路由,经R4转发。
    (4)分组的目的IP地址为:192.4.153.17。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28相与后得192.4.153.0。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92相与后得192.4.153.0,经查路由表知,该分组经R3转发。
    (5)分组的目的IP地址为:192.4.153.90,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28相与后得192.4.153.0。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92相与后得192.4.153.64,经查路由表知,该分组转发选择默认路由,经R4转发。

    2.简述访问TCP三次握手基本原理。

    3.(百度文库)按照下图简述ARP协议的工作原理。

    解析:假设主机HOST1欲向本局域网上的主机HOST2发送一个IP数据报。
    1)主机HOST1先在自己的ARP高速缓存中查看有无主机HOST2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如有,就将此MAC地址写到封装IP数据报的MAC帧的目的MAC地址字段,发出该MAC帧。
    2)若无,那么,主机HOST1就自动运行ARP,按以下步骤找出主机HOST2的MAC地址。- 发送ARP广播,通知所在局域网内的主机- 收到该ARP请求的主机检验数据帧中的IP地址是否和本机地址相同,若相同则是寻找自己的MAC地址,返回ARP应答报文并保存报文中源主机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映射。若不相同则丢弃。

    4.(2017年408) 甲乙双方均采用后退N帧协议(GBN)进行持续的双向数据传输,且双方始终采用捎带确认,帧长均为1000 B。Sx,y和Rx,y分别表示甲方和乙方发送的数据帧,其中:x是发送序号;y是确认序号(表示希望接收对方的下一帧序号);数据帧的发送序号和确认序号字段均为3比特。信道传输速率为100 Mbps,RTT=0.96 ms。下图给出了甲方发送数据帧和接收数据帧的两种场景,其中t0为初始时刻,此时甲方的发送和确认序号均为0,t1时刻甲方有足够多的数据待发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图(a),t0时刻到t1时刻期间,甲方可以断定乙方已正确接收的数据帧数是多少?正确 接收的是哪几个帧(请用Sx,y形式给出)?
    (2)对于图(a),从t1时刻起,甲方在不出现超时且未收到乙方新的数据帧之前,最多还可以发送多少个数据帧?其中第一个帧和最后一个帧分别是哪个(请用Sx,y形式给出)?
    (3)对于图(b),从t1时刻起,甲方在不出现新的超时且未收到乙方新的数据帧之前,需要重发多少个数据帧?重发的第一个帧是哪个(请用Sx,y形式给出)?

    答案解析:
    (1)、t0时刻到t1时刻期间,甲方可以断定乙方已正确接收了3个数据帧,分别是S0,0、 S1,0、S2,0。
    (2)、从t1时刻起,甲方最多还可以发送5个数据帧,其中第一个帧是S5,2,最后一个数据帧是S1,2。
    (3)、甲方需要重发3个数据帧,重发的第一个帧是S2,3。

    5.(原创) 简述访问www.ustc.edu.cn的过程中从域名获得IP地址可能经历的情况。

    解析:本地主机输入域名后,先查找本地主机缓存中的DNS信息,(一般hosts文件中设置的DNS解析仅用于测试),如果在本地缓存DNS中没有找到,则执行递归查询:

    • 向本地DNS服务器LDNS (local DNS)发出查询请求,如果找到www.ustc.edu.cn对应的ip地址,就直接获取,如果没有找到,LDNS服务器会向根服务器发出查询请求.
    • 根服务器将顶级域名.cn服务器的IP地址返还给LDNS服务器.
    • LDNS服务器向顶级域名服务器.cn发出查询请求,顶级域名服务器将edu.cn对应的二级域名服务器ip地址返还给LNDS服务器.
    • 后续过程同理。
  • 相关阅读:
    12月上旬的一些记录
    11月底的记录
    备考 19号
    在android 中开发java.net.SocketException: socket failed: EACCES (Permission denied) 报错
    使用JAVA NIO实现的UDP client和server
    ANSI X9.8标准 PIN xor PAN获取PIN BlOCK
    直接拿来用!最火的iOS开源项目(一)
    Anroid ListView分组和悬浮Header实现
    Android 联网监控抓包工具的制作(tcpdump的使用)
    Android tcpdump抓包应用实现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shun/p/12173560.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