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库优化查询与存储原理


    优化查询

    1、储存引擎选择:如果数据表需要事务处理,应该考虑使用InnoDB,因为它完全符合ACID特性。
    如果不需要事务处理,使用默认存储引擎MyISAM是比较明智的
    2、分表分库,主从。
    3、对查询进行优化,要尽量避免全表扫描,首先应考虑在 where 及 order by 涉及的列上建立索引
    4、应尽量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对字段进行 null 值判断,否则将导致引擎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
    5、应尽量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使用 != 或 <> 操作符,否则将引擎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
    6、应尽量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使用 or 来连接条件,如果一个字段有索引,一个字段没有索引,将导致引擎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
    7、Update 语句,如果只更改1、2个字段,不要Update全部字段,否则频繁调用会引起明显的性能消耗,同时带来大量日志
    8、对于多张大数据量(这里几百条就算大了)的表JOIN,要先分页再JOIN,否则逻辑读会很高,性能很差。

    数据库的优化

    1.优化索引、SQL 语句、分析慢查询;
    2.设计表的时候严格根据数据库的设计范式来设计数据库;
    3.使用缓存,把经常访问到的数据而且不需要经常变化的数据放在缓存中,能节约磁盘IO
    4.优化硬件;采用SSD,使用磁盘队列技术(RAID0,RAID1,RDID5)等
    5.采用MySQL 内部自带的表分区技术,把数据分层不同的文件,能够提高磁盘的读取效率;
    6.垂直分表;把一些不经常读的数据放在一张表里,节约磁盘I/O;
    7.主从分离读写;采用主从复制把数据库的读操作和写入操作分离开来;
    8.分库分表分机器(数据量特别大),主要的的原理就是数据路由;
    9.选择合适的表引擎,参数上的优化
    10.进行架构级别的缓存,静态化和分布式;
    11.不采用全文索引;
    12.采用更快的存储方式,例如 NoSQL存储经常访问的数据**

    存储原理

    储存过程是一个可编程的函数,它在数据库中创建并保存。它可以有SQL语句和一些特殊的控制结构组成。当希望在不同的应用程序或平台上执行相同的函数,或者封装特定功能时,存储过程是非常有 用的。数据库中的存储过程可以看做是对编程中面向对象方法的模拟。它允许控制数据的访问方式。
    存储过程通常有以下优点:
    1、存储过程能实现较快的执行速度
    2、存储过程允许标准组件是编程。
    3、存储过程可以用流程控制语句编写,有很强的灵活性,可以完成复杂的判断和较复杂的运算。
    4、存储过程可被作为一种安全机制来充分利用。
    5、存储过程能够减少网络流量

    MySQl集群的优缺点

    优点:

      • 99.999%的高可用性
      • 快速的自动失效切换
      • 灵活的分布式体系结构,没有单点故障
      • 高吞吐量和低延迟
      • 可扩展性强,支持在线扩容
        缺点:
      • 存在很多限制,比如:不支持外键
      • 部署、管理、配置很复杂
      • 占用磁盘空间大、内存大
      • 备份和恢复不方便
      • 重启的时候,数据节点将数据load到内存需要很长的时间
  • 相关阅读:
    Python selenium —— 一定要会用selenium的等待,三种等待方式解读
    python3 selenium 切换窗口的几种方法
    转:对UI自动化测试的一些感悟
    Docker
    【转】selenium之 定位以及切换frame
    selenium——键盘操作
    selenium——鼠标事件
    python 读取Excel表格方法
    springboot maven 更新jar包速度慢的问题
    Python3 读写utf-8文本文件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iongying4/p/12507951.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