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Linux文件存储系统


    1.Linux 系统中的文件存储结构

       

      Linux系统中常见的目录名称以及相应内容

      

    2.系统内核中的udev 设备管理器会自动把硬件名称规范起来,目的是让用户通过设备文件的名字可以猜出设备大致的属性以及分区信息等。另外,udev设备管理器的服务会一直以守护进程的形式运行并侦听内核发出的信号来管理/dev 目录下的设备文件。

      Linux 系统中常见的硬件设备的文件名称

      

      由于现在的 IDE 设备已经很少见了,所以一般的硬盘设备都会是以“/dev/sd”开头的。而一台主机上可以有多块硬盘,因此系统采用a~p 来代表16 块不同的硬盘(默认从a 开始分配),分区编号规则:

      主分区或扩展分区的编号从 1 开始,到4 结束;  逻辑分区从编号 5 开始。

    3.设备名称文件信息

       

      /dev/目录中保存的应当是硬件设备文件;

      sd 表示是存储设备;

      a 表示系统中同类接口中第一个被识别到的设备;

      5 表示这个设备是一个逻辑分区。

      即“/dev/sda5”表示的就是“这是系统中第一块被识别到的硬件设备中分区编号为5 的逻辑分区的设备文件”。

    4.Linux主分区、逻辑分区、扩展分区

      1)主分区:也叫引导分区,最多可能创建4个,当创建四个主分区时候,就无法再创建扩展分区了,当然也就没有逻辑分区了。  即主分区和扩展分区最多有4个。

      扩展分区:除了主分区外,剩余的磁盘空间就是扩展分区了,扩展分区是一个概念,实际上是看不到的。当整个硬盘分为一个主分区的时候,就没有了扩展分区。扩展分区最多只能一个。

      逻辑分区:在扩展分区上面,可以创建多个逻辑分区。逻辑分区相当于一块存储介质,和操作系统还有别的逻辑分区、主分区没有什么关系,是“独立的”。

      能够被格式化的是主分区和逻辑分区,扩展分区无法被格式化。

      1--4号是保留给主、扩展分区的,逻辑分区一定是由5号开始。

     2) 磁盘容量与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的关系:

        硬盘的容量=主分区的容量+扩展分区的容量

        扩展分区的容量=各个逻辑分区的容量之和

      举例:如果硬盘中需要5 个分区,至少需要几个逻辑分区?
      答:可以选用创建3 个主分区+1 个扩展分区的方法,然后把扩展分区再分成2 个逻辑分区,即有了5 个分区。

  • 相关阅读:
    chrome扩展程序开发之在目标页面运行自己的JS
    微信JSSDK接口,previewImage
    js加减乘除丢失精度
    java jdbc/ojdbc 链接oracle的三种方式
    Navicat 提示Cannot create oci environment 解决方案
    jquery ajax 回调函数
    时间日期标识符
    SSIS从理论到实战,再到应用
    Business Intelligence——SSIS项目从创建到部署的简单总结(二)
    Business Intelligence——SSIS项目从创建到部署的简单总结(一)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inghen1216/p/13518028.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