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扩写自郭神的《树状数组新应用》,在此表示膜拜。树状数组的学名貌似叫做Binary Index Tree,关于它的基本应用可参考Topcoder上的这篇Tutorial.
树状数组可以看作一个受限制的线段树,它维护一个数组,最经典的树状数组支持的基本操作有两个:(1)改变某一个元素的值 (2)查询某一个区间内所有元素的和。在此基础上,经过简单的变形可以变成支持另一组操作:(1)把一个区间内所有元素都加上一个值 (2)查询某一个元素的值。这两个都是已经泛滥了的东西了,在此不赘述。
简单的树状数组模型是不支持这样一组操作的:(1)把某一个区间内所有元素都加上一个值 (2)查询某一个区间内所有元素的和。当然,这个东西可以用线段树完成,但是线段树占内存比较大,写起来也比较繁(对我这种不会数据结构的人而言)。下面我们用一个改进版的树状数组完成这个任务。
首先一个观察是区间操作总可以变成从最左端开始,比如把区间[3..6]都加10,可以变成[1..6]加10, [1..2]减10。查询也类似。于是下面只关心从最左端开始的情况。定义Insert(p, d)表示把区间[1..p]都加d,Query(p)表示查询区间[1..p]之和。
我们考虑调用一次Insert(p, d)对以后的某次查询Query(q)的影响:
(1) 如果p<=q,总的结果会加上p*d (2) 如果p>q,总的结果会加上q*d
也就是说,Query(q)的结果来源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Insert(p1,d) (p1<=q),一部分是Insert(p2,d) (p2 > q)。我们用两个数组B[], C[]分别维护这两部分信息,B[i]表示区间右端点恰好是i的所有区间的影响之和,C[i]表示区间右端点大于i的所有区间的影响之和。每当遇到 Insert时,考虑当前的Insert会对以后的Query产生什么影响,更新B和C数组;当遇到Query时,把两部分的结果累加起来。
具体来说,当我们遇到Insert(p, d)时,把B[p]增加p*d,把C[1], C[2], …, C[p-1]都增加d。当遇到Query(p)时,查询B[1]+B[2]+…+B[p]+C[p]*p即可。可以发现对B数组是修改单个元素,查询区间和;对C数组是修改区间,查询单个元素,这恰好对应于一开始说的树状数组支持的基本操作。于是我们用两个树状数组漂亮地完成了任务。:)
示例代码:
#include <cstdio> const int MAXN = 1024; int B[MAXN], C[MAXN]; #define LOWBIT(x) ((x)&(-(x))) void bit_update(int *a, int p, int d) { for ( ; p && p < MAXN ; p += LOWBIT(p)) a[p] += d; } int bit_query(int *a, int p) { int s = 0; for ( ; p ; p -= LOWBIT(p)) s += a[p]; return s; } void bit_update2(int *a, int p, int d) { for ( ; p ; p -= LOWBIT(p)) a[p] += d; } int bit_query2(int *a, int p) { int s = 0; for ( ; p && p < MAXN ; p += LOWBIT(p)) s += a[p]; return s; } inline void _insert(int p, int d) { bit_update(B, p, p*d); bit_update2(C, p-1, d); } inline int _query(int p) { return bit_query(B, p) + bit_query2(C, p) * p; } inline void insert_seg(int a, int b, int d) { _insert(a-1, -d); _insert(b, d); } inline int query_seg(int a, int b) { return _query(b) - _query(a-1); } int main() { int com, a, b, c; while (scanf("%d%d%d",&com,&a,&b) != EOF) { a += 2; b += 2; //防止出现负数 if (com == 0) { //更新 scanf("%d",&c); insert_seg(a, b, c); } else { //查询 printf("%d\n",query_seg(a,b)); } }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