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12.04版本有什么新特点(或新面貌)?这个版本使计算机仿佛有了“灵性”。为什么?
进入12.04版本,不论你在何处,只要按一下开关键“Alt”,在屏幕左上角就会出现一个小帮手HUD如下:(注意:再按一下“Alt”键,它就会立即消失。)
由上图可见,HUD的”图标“就像是航空驾驶员的头盔,表明了HUD的由来。HUD就是“Head-UpDisplay”,意思是“抬头显示”,即只要航空驾驶员目视前方,专注目标,不必低头查看仪表盘数据,而仪表读数投射在视窗玻璃上,呈半透明状,可供驾驶员参考。由此就有了“抬头显示”(HUD)的说法。把HUD引入计算机领域,也算是一种“奇思妙想”吧?
半透明的HUD“面板”(panel)有是什么用处?只要你把心中的“意图”用文字(不论哪一种文字)键入“HUD面板”,你们,在该面板的下方立即就会出现一个“建议列表”(List),而且,第一个选项瞬时增加亮度,以便引起你的注意,只要你觉得此选项内容比较符合自己的”意图“,立即按下”回车键“,计算机就会”领旨而行“。用英文表达这个意思就是:”The HUD tries to predict(预测)which function or file the user wants as they type it in“,其基本思想就是:"It's driven by the idea that search or expressing your intent(意图)has become really powerful.”
很明显,HUD采用了人工智能技术(Fuzzy Matching模糊匹配以及机器学习)。但是,此时的HUD小帮手是不是很聪敏了呢?它能不能猜透你的”意图“?实际上,HUD开始不够聪敏,但是,它会不断地自动学习,摸索着猜透你的习惯与意图,会变得越来越聪敏。
比如说,由于你的粗心大意,把字母的顺序搞颠倒了,比如把“Firefox”打成了“Firefxo”。这不要紧,HUD会立即觉察出来,知道你的真正意图是“Firefox”,它会建议你使用“火狐浏览器”。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HUD背后的理论根据是俄国学者Levenshtein于1965年提出的所谓“编辑”距离,即如何定义两个字符串之间的”编辑”距离。我们不难想象,给定一个字符串,要求在其他的100个字符串中间找出一个“最像它”的字符串,计算工作量是何等的巨大。不知Ubuntu开发者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HUD技术不是一般的查找、搜索与匹配的简单“拷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