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读书报上同版刊载了关于翻译的两篇好文章,值得一读:
《西文自有宗师妙、汉译难观对属能》
http://www.gmw.cn/01ds/2006-04
《谁实为之?》
http://www.gmw.cn/01ds/2006-04
尤其是缪哲的《谁实为之?》,道出了眼下译者的苦衷,抄一段在这里吧:
……当然译书者,没有为发财的,名也不敢想。指挥家“译”曲谱,照片可上唱片的封面:这曲子是卡拉扬的,那曲子是阿巴斯的。作曲家的名字,反成了陪衬。若论 “再创造”,译书是甚于译曲的,但你的照片,连勒口也上不了。你那名字,还招人烦,惹人厌,因它提醒了读者读的是译本。若读书为乐趣,他便怀疑那给人乐趣 的精华,你给译丢了大半,他若读原文,原可尽取其精华而归的;倘为做学问,填脚注,你那名字就更要不得:查慎行为康熙捉刀,不闻“御制”的诗前,有冠查某 之名者。我偌大的学问,还不能与作者共语么?故引用你译的书时,你的名字,是必欲去之而后可的。……
——哈哈哈哈,译书人得此知心妙语,当大笑三百声!